《三國演義》-趙雲

世界各名著經典中印象最深的莫屬於《三國演義》,其中最為欣賞的便是常山趙子龍。他的種種觸動我的心,似乎存在某種相似感。

《三國演義》-趙雲


英雄者趙雲也

趙雲自追隨劉備後,直到劉備當了漢中王,可說是無役不予。劉嬋也是他在長坂坡救出的,史書雖沒《三國演義》寫得那麼玄,但趙雲救阿斗不是虛構的。進軍西川,是趙雲第一次沒隨劉備行動而留守荊州。可就是這次留守,他又幹出了另一件大事,即“截江奪鬥”,也是史有明文的壯舉。救了後主劉禪的小命,趙雲對蜀漢的汗馬功勞還小麼?可劉備得了西川后,對趙雲就再沒重用了。對於趙雲來說這可以說是他的悲劇,也是蜀國的損失。

定軍山之戰,主謀是法正,而“親冒矢石”強攻定軍山的是劉備本人,趙雲根本沒上第一線。趙雲完全是背鍋的。

《三國演義》-趙雲


一出祁山,趙雲也沒當先鋒,與鄧芝領偏師出斜谷策應主力。街亭失守全線大敗,而“雲與鄧芝勒兵徐徐而退,不致大損。”《三國演義》中的“不損一人一騎”是羅老先生給英雄帶的花環。而戰後孔明上表檢討,自貶,有功無過的趙雲卻也糊里糊塗地跟著被貶了級。直至去世,趙雲也未獲封侯。有點像李廣先生。

趙雲不得重用,很大的一個因素是他出身布衣,不是名門望族。這與中國歷史上產生於西漢後期,東漢時達到高峰,直至唐代才衰落的“門閥制度”有關。

漢末亂世,群雄並起,門閥制度也受到衝擊,但其生命力極為頑強。袁紹貴為十八路諸侯盟主,“四世三公”的身世是決定因素。三國之中,曹瞞對門閥制度最不感冒,“青梅煮酒論英雄”時把袁氏的“四世三公”稱為“冢中枯骨”。他手下的戰將中,除曹氏、夏侯氏外,典韋、許褚是草莽豪強,徐晃、張遼、文聘是降將。而劉備早期無人可用,顧不上講究門第。但臥龍一到,這套玩意兒就又活了。魏、蜀、吳三國,蜀漢對門閥制度的堅持是最明確的,趙雲也就倒黴了。同時,孔明的任人唯親,也是史有定論的,馬謖、楊儀就是例子。難怪在孔明當政的後期,蜀漢是“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了。其實這也是無奈的選擇

劉備稱帝,群臣上賀表,列了前五十個人的名字加上“........等一百八十人”。諸位知道領銜的是誰麼?“徵西大將軍都亭侯馬超”!沒別的原因,“馬孟起世代公侯”是唯一的理由。法正列第二,孔明第八。趙雲呢?在“........等一百八十人”中,連名字都不能列在賀表上。

《三國演義》-趙雲


歷來讀史之人有“漢家待功臣薄”的感慨,漢高帝劉邦,殺死了韓信、黥布;漢武帝時有飛將軍李廣的悲劇。到了最後三分之一的後主時,趙雲好歹還是壽終正寢的。

《三國演義》上寫劉禪聞趙雲死而大哭,又是羅老先生加的花環。那時的劉禪,早把救過他兩次的趙雲忘得一乾二淨了,連點“悼念”的意思都沒有。到得後來,不知道怎地又想起救命恩人來了,在給別人封侯時順帶也追封了趙雲。可趙雲要是知道追封的事,準得氣得在墳墓裡詐屍不可:那時距蜀漢亡國也沒幾年了

但是又說回來劉備也算是“伯樂”如果沒有劉備也就沒有名流青史的趙雲,也就沒有了後續人評

補充一下,趙雲有2任夫人,分別是樊夫人、馬雲祿。皆是美女,美女配英雄

《三國演義》-趙雲


在三國裡我最崇拜的是趙雲,同時我也能體會到趙雲的處境,他自帶清白,低調的感覺,和當下無數的打工仔一樣雖然低調但是同樣不可或缺。昔日的趙雲與今日的我們均是白衣,無錢,無權,無背景。只能拼自己,依靠自己的努力去打天下。如果能遇見“劉備”一樣的老闆還好,生怕遇見“袁術”一類領導。與趙雲相比較我們的前途未來也未可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