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

《家鄉》


人,即使活到八九十歲,有母親便可以多少有點孩子氣。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裡,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了根。有母親的人,心裡是安定的。

——老舍


說起家鄉,映入腦海的,是一幅幅美麗多彩的畫面,暖得讓人心醉,或許沒有那麼絢爛,但始終讓人牽掛嚮往。

可是,那是從前。

如今的家鄉於我,徒剩一份遙遠的記憶,一間舊房,一座新墳……

記憶裡的家鄉,天,又藍又高;雲,又白又遠;風,又涼又爽;水,又清又甜。

那時,春有楊柳青青,柳枝兒可做成籮筐,還可做成戴在孩子們頭上的柳環;有滿地的油菜花,蜜蜂蝴蝶聞香而來,破蘆葦棒裡的蜂蜜,很香,很甜,是孩子們的最愛;有滿樹的槐花,香飄滿村,槐花炒韭菜是村人們的最愛。

那時,夏有滿樹野桑棗,孩子們站在樹下,拽著一根枝丫,吃得嘴唇烏黑;有滿秧田的青蛙,刨上一堆蚯蚓,用繩子紮起幾條,一頭綁在長竹竿上,可釣到很多,或煎或煮,好吃的很;有滿溝渠的龍蝦,可找到龍蝦洞,伸手進去把它們掏出,亦可用竹籃子,把爬在溝渠裡的龍蝦直接快速舀起,或炒,或炸,非常的鮮美,最愛那種剛剛蛻皮的,可不用剝殼整隻吃下。

那時,秋有滿樹的梨、桃、瓜果蔬菜,想吃什麼摘什麼;稻子一片金黃,田野里人聲鼎沸,家家戶戶都在忙著秋收,喜悅爬滿人們的臉。

那時,冬有厚厚的雪,孩子們不怕冷,都在外面堆雪人;綠油油的小麥,統統被天老爺蓋上了白被子,等待來年的大豐收;青青的油菜,總有些愛在雪裡伸出頭;春節也是在這個時節,一年裡不管大人小孩,這是最被期待的日子。

那此美好,總想一直擁有。

可一年年過去,時光,它就那麼靜悄悄地,在不經意間溜走了,帶走了一切。那些曾經成為了記憶裡,一個個的碎片。

早早的離開家鄉,到另一個城市打工,開始了候鳥般,一年一次的迴歸。從此,我的記憶裡,家鄉沒有了春夏秋,於我,僅剩下短暫的冬。

即便如此,家鄉對我而言,依舊是個特別的存在。因為,家鄉有母親,有另一個城市感受不到的溫暖,跑的再遠,飛的再高,我知道,母親在那,我的根,也隨著母親,在那!

猶記得,每年冬天,很早,母親就準備好各種乾果零食,製作好各種我們家和我們那裡特有的東西,買上一堆水果魚肉,再殺上自家養的雞鴨,期盼著、等待著,我和妹妹一年一次的歸家。

一直以為,家鄉的冬天,會永遠披著皚皚白雪,與母親一起,等著我和妹妹回來!

可是,如今,家鄉的冬,也如家鄉的春、夏、秋,一樣的離我們遠去。

我的家鄉,就這麼隨著母親的離去,變成了他鄉!再沒醉人的風景;再沒別樣的溫暖;再沒,只為我和妹妹準備的食物。

徒留下,那些,飄散在時光裡的遙遠記憶!那間,我們一家人,一直住著的舊房!那座,裝著父母骨灰的孤墳……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