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是人的起點,亦還是終點

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農家小孩兒,小學的時候家裡窮,村子裡面大都很窮,那時候我和我的幾個發小最愛做的夢就是天上有飛機飛過,然後會從天降落下來一大包吃的或者是一包錢,每想到此時,不禁發出咯咯的得意笑聲,吃喝不愁就是我們那時候的快樂源泉。

每次看到飛機在空中尾氣噴射留下痕跡的時候,我們就會沿著飛機飛過的痕跡一路小跑地追上去,不知道前面會不會有那樣一包吃的或者一包錢之類的東西,說不定會有呢。當然,十幾年過去了,我也沒有撿到過什麼。


家鄉,是人的起點,亦還是終點

現在才明白,其實那時候的我們期望的是吃飽穿暖,渴望的是追逐藍天白雲的自由遼闊啊

村莊沒有學校,上學就要走路去了。小學離家3點多公里,中學離家5點多公里。在小學的時候,沒有代步工具,每天都是徒步往返在家與學校之間。儘管相比著周邊村莊的孩子我們是離家最遠的,但是我們從沒有遲到過,每次都是早到,老師和校長也不禁誇讚我們村莊的孩子有志氣。

孩子的勤奮與父母有很大的關係

無論過去多少時間,我的腦海裡總是記得這樣的一幕。

那時候我們小學是六點鐘的早讀,學生們也大都是六點鐘前後陸續到達,嗯,方便說一下,六點鐘前完全可以,要是六點鐘後的話就要小心地避開老師偷偷溜進教室了。被老師發現遲到,是免不了一頓批評教育的。


家鄉,是人的起點,亦還是終點

露出不失禮貌的微笑


像這種會遲到的事,幾乎沒有在我和發小們的身上出現過。為什麼呢?

我的父母深切知道知識的重要性,我父親曾經說,他就是因為家裡面沒有糧食,才沒去讀的高中,他不想讓他的後輩步了他的後塵;母親也經常豪言,“如果我讀過書,我就絕對不會嫁給你爸。"我知道她是在說土味情話。

我小學時候的冬天,沒有溫室效應之說,實實在在冷的令人髮指。那是怎樣的一幕呢,每天凌晨四點半我的小猴子鬧鐘叮呤~叮呤~叮呤地就會響起來。那是多麼冷的天啊,當時的母親就是一個戰士,起床、添煤、燒水、煮飯,幾乎一氣呵成,五點鐘叫我起床吃飯,從一開始的牴觸到後來的適應,這樣使我們總能提前到學校20分鐘。

為什麼說我們呢,不拋棄不放棄這樣的俠義心我們很小的時候竟是那樣強烈,今天我起的早,就挨家挨戶的去叫;明天他起的早,一樣挨家挨戶的去叫,還一直等著,哪怕會遲到,也還是會等著,不計後果。有的時候因為起床晚消得他們在外面等,自己就會不好意思。

我們是一群很對的人,很對的結為夥伴兒。

儘管我們村莊偏僻,但是我們大人的眼光卻不狹隘,他們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什麼是應該追求的,什麼是應該放棄的。誠然,他們那一輩的人為我們省吃儉用,為了我們自律自省。他們完完全全站在了我們的角度,毫無保留地把愛奉獻了出來。


家鄉,是人的起點,亦還是終點

我們長大了,他們就老了

村裡的孩子每個都是長跑能手

集體出動是需要付出代價的,那就是有的時候真的會遲到。

“還有五分鐘就遲到了“,隊伍中唯一的小女孩拉長聲音說,“都怪你,早飯吃兩口不就得了”,顯然這位是個脾氣火爆的主兒,“別慌,全體開跑,可以按時到校”,這是我們的狗頭軍師發話了。”

就這樣你一言我一語嘰嘰喳喳個不停,接著就邁開腳丫子狂奔。我體格瘦小,發育比較慢,到高中的時候才開始長個。不過,那時我驕傲的就是,別看我體格小,但是我能跑。

跑起來真算是身輕如燕啊,當時我一度自信地認為我在跑步上面有著驚人的天賦,還不斷找人約跑,就是這樣的迷之自信一直讓我保持到了大學,才因身體素質的硬傷被破除。

儘管會有遲到的時候,但是老師看到匆匆進來的人群,加上我們個個戲精,把氣喘的聲音放大無數倍,她看後從沒有因為遲到的原因批評過我們,有的大概只會是心疼吧,這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是體會的到的。這使得我愛我的啟蒙老師,愛我的村莊裡面的叔叔伯伯,愛它本身。


家鄉,是人的起點,亦還是終點

奔跑吧,we are famaily

總結

我的村莊,裝載著個人情懷,滿載著對它的思念與感懷。現在的我已經參加了工作,不管順風逆境,

它總會時不時地從心底湧現出當年曾經種種,毫無疑問,那是一段美好的時光。


家鄉,是人的起點,亦還是終點

那時的村邊野草野花開的好的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