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提高農民種地收入,水稻收購價格提高到2.5元/斤,零售價4元/斤,你能接受嗎?

有點意思的事兒


首先說一下我瞭解的市場

一個朋友作大米生意,從五元一斤到六百一斤,我很懷疑的問他,六百一斤大米有市場嗎

他肯定的回答,有,很多

這就出現一個問題,市場消費層次

糧食是一個民生物資,是要保證所有國民吃飽肚子的東西,而想單一的提高價格來提高農民收入,後果只會讓市場更亂

個人認為,政策有了,就要找對方向,農業是一個大市場,民以食為天,以前是要保證吃上飯,吃飽肚子,現在是保證吃飽了的前提下,要向一個吃好吃精的方向發展

怎樣產出優質,高價的農產品,就要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來作了


小農乖乖


把稻穀提高到每斤2.5元,零售價每斤4元,那麼大米的平均零售價起碼賣到每斤5元。對於農村失地農民和城市下崗工人家庭來說,光是每個月吃糧的開資也是比較大的。按照一家3到4口人,平均每人每月吃40斤大米計算,每月要吃120斤到160斤大米,每月購買大米需要600元到800元,一年光買米需要七仟多近1萬元。

而農村失地農民因村裡建工廠、修公路以及建村裡公共設施佔用耕地,特別是沒有上報國土部門批的這些失地農民,享受不到失地補貼金,這些失地農民每年按人均1畝地補償500元計算,按平均一戶三到四口人計算,一年只能補償1500元到2000元。這點錢遠遠不夠購買糧食的。除非國家對所有的失地農民和下崗工人,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前提下,稻穀才可以加價到每斤2.5元,國家用高價購買農民種的糧食,然後在平價出售糧食,同時取消農業補貼。

但是,就農業而言,想要得到長足發展,根本的問題是要解決規模種植,機械化跟進,隨著全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適當提高糧食價格,而不是一時的把糧食翻倍的漲價。


鄉村老農有話說


漲不漲價跟我沒多大關係,就說漲到每斤100元我也沒有賣的,我也有2畝多田能產2000多斤水稻,一家四口人只有一人常年在家,其餘三人都在外面,逢年過節才回家一次,假如糧食真漲那麼多,反而更加增添負擔除了生活費就沒有多少錢回家了,所以再漲對我沒用。


楊正合1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把水稻價格給提升,這個我想一般是不可能的。如果說像你說的那種批發都兩塊五1斤的話,那零售四塊錢1斤的話,那應該是大米的價格吧,如果是水稻的話那是絕對不可能的。像我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村人,家裡世世代代都種過水稻。我們很小的時候就跟著家人去田裡面幹活,很累的很辛苦的,那個時候的穀子才賣多少錢,100斤才賣80塊錢。那個時候一包肥料就相當於要拿100斤穀子賣的錢只能買一包肥料。那都是十幾年前的時候的價格了。現在十幾年以後就去年吧,我還賣了幾千斤穀子,也才125塊錢100斤。所以這麼多年都沒有什麼變化,你說賣四塊錢1斤的穀子,那絕對不可能的。就打比方說萬一真的賣4塊錢1斤的穀子。那個大米的話,不得賣個八塊十塊的。那像那些在外打工的人,哪裡還買得起大米呀?到時候那些商家賣肥料的,賣農藥的,那不得倒都漲價。所以不管怎麼漲都輪不到農民的頭上,所以農民才是最樸實的,賺最少的錢幹最累的活。漲價就不去想了,大家要節約糧食才是真的。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13efbcc8e75c4946a6612b52a87bde53\

l鄉村小王


哪小麥,玉米呢?我們本地不種水稻呀


一切隨緣


提高糧食價格不是解決農民收入的最佳辦法,要從降低農資化肥農藥等方面來解決。


幸運星145195432


糧食漲不漲價的問題,一直一來都是個有爭論的話題。

有人說,糧食是一種比較特殊的商品,關係到千家萬戶,牽一髮而動全身,不可隨便漲跌。

有人說,依據目前的物價水平,糧食價格過低,應該漲價,以提高農民種糧的積極性。

我傾向於第二種觀點,糧食價格應該適當有所上漲。原因如下:

相較於其它,比如農資產品的價格漲幅,糧食產品價格顯然是過低了。

近些年,化肥農藥等一些農用物資,漲幅過快,農民種地的成本加大,致使農民朋友種田沒多少利潤,甚至虧本,農民種地的積極性降低,從而有了農田栽樹甚至拋荒的現象屢有發生(當然,這些現象的發生,也有其它因素,但糧價過低至少是原因之一)。

支持糧食價格適當上漲,這裡我說的是“適當”,不是沒有節制的過快上漲。如果糧食價格漲幅過大,當然也不可接受,會影響社會的穩定。但是適當調整糧食價格,是可行的。還是強調“適當”。

其實,糧食價格漲與不漲,種糧的農民該種的還是去種,不種肯定還是去打工。但對真正種糧農民的農民朋友來說,適當多一點收入,也是一種鼓勵和支持吧。


笨刨


提高農民種地收入不是靠提高價格來增收,因為糧食價格提高了,相應的生活成本會漲得更快,收入與開支又互抵了,種地農民的增收又變成零。我看解決此問題比較合理的方法是:現在農民手裡的土地承包權應該都還有三十年,現在政府按一千元一畝,一次性把農民三十年的土地承包權反租回政府手中,也就是一畝田一次性付三萬塊錢,然後在這三十年裡任何人都可以再從政府手中獲得種地權,無需付任何承租費,但必須得按政府的要求去種植出合格的農產品,再按政府的指導價格出售,收入全都歸種地人,無需向政府交一分錢。為了使失地農民老年無憂,政府還得強制每人應一次性最少要交十五年的養老保險金,也就是說政府一次性付的地租不是叫你用來去享受的,而是用做養老,至於在養老金還沒有發放之前的日子,得靠自己去掙錢過日子。


喜好5


雖然我不是農民,但希望重視農民,提高他們的收入,改善居住生活條件,糧價漲高如果真能讓農民得到實惠,我願意


追夢者152724661


水漲船高……物價還在上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