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郎的墓被發現,原來《水滸傳》騙了我們好幾百年

《水滸傳》裡武大郎和潘金蓮的故事家喻戶曉,潘金蓮紅杏出牆、謀害親夫,當然為人不齒。可是對武大郎,讀者似乎也並無好感:如果真是老實本分的人,當初就該拒絕潘金蓮這門婚事,正因貪圖美色,才惹來這場禍事,這就叫“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但是你知道嗎,這兩個人物,其實是水滸裡被抹黑得最嚴重的。此話從何講起?

武大郎的墓被發現,原來《水滸傳》騙了我們好幾百年


武大郎在歷史上確有其人,他原名武植,字田嶺,生活於明朝初年,老家在河北清河縣東4公里處的武家那村,該村至今仍有武家後人居住。

根據1996年武家後人為武植所刻的墓誌銘,可以瞭解到:

武植是商王武丁的後裔,年少喪父,和母親相依為命,他刻苦攻讀詩書,中了進士,任陽穀縣縣令,在任期間興利除害,官聲頗佳,據說治下百姓還給他送過“萬民傘”。

解放前,武植的墓地曾被盜掘,村裡人還都去看過,據當時在場的老人說,武植墓由青磚壘成,內置楠木懸棺,棺木中發現兩具骸骨。

從武植骸骨來看,他身高至少在1.8米左右,堂堂七尺男兒,絕不是水滸中武大郎的五短身材。

武大郎的墓被發現,原來《水滸傳》騙了我們好幾百年


棺中另一具骸骨,想來就是武植的髮妻潘金蓮。潘金蓮老家位於武家那村正北1.5公里的黃金莊。潘金蓮出身官宦人家,知書達理,溫柔賢惠,兩人生了4個兒子,一生舉案齊眉,十分恩愛。

既然武植和潘金蓮是這樣一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為什麼在水滸中被寫得如此不堪呢?

武大郎的墓被發現,原來《水滸傳》騙了我們好幾百年


這裡面有一個緣由:據說武植有位同窗好友,名叫黃堂,此人家境較好,也曾接濟過武植。

後來黃堂家中失火,生活窮困潦倒,聽說武植在陽穀縣當縣令,就去陽穀找武植,想得到資助。

武植很熱情地接待了黃堂,請黃堂在家一住幾個月,但卻遲遲不提資助之事。

黃堂認定武植忘恩負義,所以就告辭回鄉,在路上他越想越氣,那時候比較流行小說、話本,這個黃堂也有點才氣,於是就沿路以武植和潘金蓮為主人公,寫了些話本,極盡抹黑之能事。

氣宇軒昂的縣令武植,被他寫成了醜陋、猥瑣的賣炊餅小販,而大家閨秀潘金蓮則被寫成一個出身低賤、水性楊花的婦人。西門慶是當地有名的一個無賴,黃堂也把他寫了進去。

武大郎的墓被發現,原來《水滸傳》騙了我們好幾百年


黃堂寫完故事後四處分發,一心要把武植的名聲搞臭,一洗他心中怨氣。

可是,等他回家一看,傻了。

原來這幾個月來,武植已經派人來給他重建了家園。黃堂此時真是悔之無及,他轉頭回去想把那些故事都收回來,可是這個故事流傳很快,哪裡還收得回來……

這些話本,後來也成了《水滸傳》引用的材料,幾百年下來,武大郎、潘金蓮就成了人們今天心目中的樣子。

武植墓誌銘中有一段話這樣寫道:

“悠悠歲月,歷歷滄桑,名節無端詆譭,古墓橫遭毀劫,令良士賢婦飲恨九泉,痛惜斯哉。”

令人讀後不免唏噓。

武大郎的墓被發現,原來《水滸傳》騙了我們好幾百年


關於武植的資料,大都源自武家後人,並不為專家認可。但說句公道話,人家應該也是以族譜記載的事實為根據的,否則憑空編造祖先未曾經歷的事,也是對祖先的大不敬,不是嗎?所以,還是不要輕易否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