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00萬鄉村女性 正在用短視頻開啟新生活

4700萬鄉村女性 正在用短視頻開啟新生活

友導讀

2020年,在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和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全國4700萬鄉村女性面臨著更大的發展機會,也被激發出更大的成長需求。農村經濟升級和農業人口自我邊界的突破中,科技成為催化劑和生產力。越來越多的公益組織發了現這一趨勢,並藉助科技為鄉村女性賦能。

2019年,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攜手摩根大通,發起了“鄉村女性賦能計劃”,在甘肅、貴州等八個省76個縣展開培訓,讓女性學會創業技能、理財和短視頻使用技巧。

社交電商正在闖入鄉村女性的生活,影響、改變她們的命運。越來越多的鄉村女性藉著科技的賦能,正在實現從前想都不敢想的職業夢想。

本文來源自網絡

本文長度約3095字,閱讀全文大概需要5分鐘


甘肅省臨洮縣,鄉間的黃土小路上,普通農戶家的院子擺滿了黃澄澄的玉米棒,凍梨和紅棗。遠遠看去,這樣的生活彷彿和以前沒有太大變化,永遠是這麼舒適安逸。

然而,當走進這些農戶家裡時,一切又和從前大不一樣。

科技正在闖入當地人的生活,影響和改變當地人的命運,尤其是鄉村女性。依靠在短視頻平臺上記錄生活,在線售賣農產品,越來越多的鄉村女性憑藉自己的頭腦和雙手,正在實現從前想都不敢想的職業夢想。

2020年,在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和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全國4700萬鄉村女性面臨著更大的發展機會,也被激發出更大的成長需求。農村經濟升級和農業人口自我邊界的突破中,科技成為催化劑和生產力。

越來越多的公益組織發現了這一趨勢,並藉助科技為鄉村女性賦能。比如,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發起了“鄉村女性賦能計劃”,在甘肅省、貴州省等八個省76個縣展開培訓,讓女性學會創業技能、理財和短視頻使用技巧。

“無數個選擇留在鄉村的女性,正在改變、成長,為自己的人生成就更多可能。”一位參與該項目的志願者表示,通過短視頻賦能,這些女性更加自信地走到臺前,不斷突破城鄉邊界,也對自身更認同。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鄉村女性在新時代的奮鬥故事。


全國人大代表梁倩娟:“幸福是奮鬥出來的!”

甘肅是勞務輸出大省,2500萬人口中很多女性都曾奔向全國各地打工,來自甘肅隴南的全國人大代表梁倩娟就曾是一位南下打工妹,現在則是電商扶貧帶頭人。

“我現在更希望人們叫我‘梁掌櫃’。”梁倩娟說,這些年隴南的交通越來越發達,當地貧困地區的特產終於有機會走向省外,短視頻則是很好的載體。

2019年,在一場扶貧電商活動中,她的快手直播間(快手ID:longshangzhuangyuan)同時有上萬人在線觀看,這讓她激動不已,身在封閉的鄉村,這是她完全不敢想象的。

4700萬鄉村女性 正在用短視頻開啟新生活

梁倩娟正在快手直播賣貨

初中畢業就到廣東務工的梁倩娟,2013年回鄉後在甘肅隴南市徽縣水陽鎮石灘村開起淘寶店“隴上莊園”,開啟了她的電商實踐。

隨著網店規模逐步擴大,她開始幫忙銷售周邊村子農戶的土特產,給梁倩娟供貨的村民逐漸增加到400多戶,其中有100多是貧困戶。作為當地的電商扶貧帶頭人,梁倩娟在2018年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

商業嗅覺敏銳的梁倩娟緊跟時代步伐,發現了短視頻和直播的潛力。2019年,她在快手發佈了第一條短視頻,記錄她去北京參加兩會的見聞。之後,她便經常在快手錄短視頻和直播,展示家鄉的蘋果、核桃、蜂蜜等土特產。2019年,梁倩娟在快手賣的農產品超過了10萬斤。

“疫情期間,我的店鋪照常營業。”梁倩娟說,在快手上購買蜂蜜、蘋果的北京人很多,而且幾次交易之後,通過直播很多成為了朋友。

相比圖文,短視頻和直播更加真實、直觀,與當地特色產業深度融合,將特色產品遠銷東南西北,也讓更多村裡人看到了脫貧致富的希望。

梁倩娟堅信:“幸福是奮鬥出來的,我們就是要腳踏實地地幹,帶著更多的人把家鄉的農特產品賣得更遠。”


50歲大姐麻芳英:這份“小事業”是一扇窗戶

年過50的麻芳英(快手ID:815323858)最近愛上了化妝,也拍起了視頻,成為街坊鄰里眼中小有名氣的“網紅”。

“這件毛衣是我自己織的,你們看一下。”她在快手直播間裡嫻熟地向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不僅僅是衣服,她編織的沙發墊、手提包等小物件都很受歡迎。

一直以來,麻芳英對手工編織有著濃厚的興趣。2018年,在錄製編織教學視頻的時候,她偶然發現可以通過網絡銷售手工藝品,於是便開始嘗試在快手上拍短視頻,卻三番五次遭到家人的反對。“家裡的農活並不輕鬆,整天拍視頻會很浪費精力。”

4700萬鄉村女性 正在用短視頻開啟新生活

麻芳英正在學習互動

家人的擔憂不無道理。兒子女兒常年在外工作,麻芳英既要照顧年近八旬的老人,也要每天接送小孫子上下學,四五畝地也依賴著她收拾打理。生活並不輕鬆,但麻芳英沒有放棄。

憑藉著嫻熟的技巧和優質的成品,她在快手上很快便積累了上千粉絲,視頻的最高點擊量達到9000多,不僅沒有耽誤家務活,靠著在快手售賣自己的織品,她每月還有2000元的額外收入。

看到麻芳英每天樂此不疲,家人也開始支持她的工作。相比之前繁瑣而沉重的勞動,這份“小事業”打開了一扇屬於她自己的窗戶,她有很強的成就感,也增強了自信心。

4700萬鄉村女性 正在用短視頻開啟新生活

麻芳英編織的小物件

據聯合國婦女署公佈的一項數據,我國75%的農業勞動力是女性。一直以來,農村女性所付出的勞動往往是被忽視的,家務勞動、家庭瑣事等無償的、基礎的“隱形工作”,掩蓋了這一群體的成就和光榮。在日復一日的鄉村勞動中,她們大多自我價值感低,希望通過提高自身的能力,改善生活的現狀。

直播恰好打破了時空和地域限制,給了這些女性更大的展示平臺,讓她們辛苦付出和認真生活的樣子得以被看見。


“娘子軍”房松梅:把家鄉土特產賣出去

在甘肅宕昌縣的鄉村女性賦能課堂上,房松梅(快手ID:853356542)很認真地寫下她們的組名:娘子軍。這三個字是全組成員對小組的希望,也是房松梅對自己的定位,她希望自己可以與村裡的姐妹們一起,通過電商把家鄉的土特產品賣出去。

通過自己的力量來帶動家鄉的發展,一直是房松梅的心願。小時候因為家境的原因,她在村民的接濟下艱難成長,長大後她一直無法忘記故鄉的情誼。如今通過學習和使用短視頻,她在快手上已經有5萬多粉絲,開始通過自己的方式帶動家鄉脫貧。

“現在每天都會拍一些視頻,分享到快手平臺上,來宣傳家鄉的風景和形象,但在帶貨方面並沒什麼經驗。”報名參加培訓,房松梅的目的性很強:學會怎麼開通快手的商家號,怎麼推廣運營。此外,她還參與了線下實操培訓和線上直播的各類課程,進一步學習和提升了電商運營能力。

友成摩根大通鄉村女性賦能計劃項目負責人表示,社交電商作為在移動社交時代背景下產生出來的電商新形式,如今已成為農產品上行的重要推動力量,項目嘗試將社交電商與鄉村女性組合,把優勢資源輸送給最需要的人群,發揮她們在鄉村的主導作用。

4700萬鄉村女性 正在用短視頻開啟新生活

房松梅給自己的小組取名“娘子軍”

掌握了基本的運營技巧後,房松梅開始琢磨“到底賣什麼好”,她想把最好的產品介紹給粉絲,她相信電商可以把家鄉的產品帶給更遠的地方,帶領全村人走上更富裕的日子。

雖然平時還是一如既往地忙碌,但她似乎找到了一道光,指引著自己打開眼界,更加自信地面對生活。

正如友成基金會副理事長湯敏先生所說,“城鎮化的發展不應該是將城鎮與鄉村割裂,而是將鄉村和城市慢慢融合起來,鄉村女性是城鄉資源對接的橋樑,也是雙方融合發展的連接點,把她們集中起來進行培養,精準扶貧的發展和鄉村振興的實現就有了新的希望,就有了一個主力軍。”

4700萬鄉村女性 正在用短視頻開啟新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