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詞|多情自古是無情

納蘭性德,字容若,清初宰相納蘭明珠之子,出身世族,身份貴胄,烏衣公子,生活富足。優渥的成長環境,養成他天真浪漫,淡泊名利的性格,且其自幼飽讀詩書,才華橫溢。


德也狂生耳!偶然間、淄塵京國,烏衣門第。納蘭性德一生,從未因其優越的出身而得意洋洋,相反,在他眼中,擁有高貴的出身,不過是他生命的一場意外。他努力上進,聰敏好學,依靠自己的淵博學識,十七歲進太學,十八歲為順天鄉試舉人,十九歲便中第為貢士,二十二歲則高中進士。一路走過,也算是一帆風順。


“紫陌天遊非隔面,玉階有夢鎮眉愁。滓濱強對新紅杏,一夜東風感舊知。”


納蘭詞|多情自古是無情

年少求學的納蘭性德,師從大儒徐乾學,與其學習儒家經典,並且通曉漢人文化。之後師徒二人一同編撰了《通志堂經解》一書,轟動一時。又作《淥水亭雜識》四卷,是滿漢文化交流的鑑證,其中包含歷史、地理、天文等各類知識,可見納蘭滿腹經綸,博學多才。


自古帝王忌權臣。納蘭性德之父納蘭明珠權傾朝野,在納蘭性德二十二歲高中進士之時,本應進入翰林書院,卻被康熙帝留在身邊做了近身侍衛。與帝王相伴的日子,不得不謹小慎微,看似高貴,著實平淡,滿心抱負的納蘭性德,卻被家族所累,壯志難酬。


家族的牽絆也好,權利的制衡也罷,納蘭的一生只能捲入權利的漩渦之中,他逃不開,也躲不掉,他十分無奈,寫道:“非關癖愛輕模樣,冷處偏佳。別有根芽,不是人間富貴花。”


納蘭詞|多情自古是無情

他反而羨慕起隨風起落的雪花,無富無貴,但卻落得自由自在。或許納蘭一早就猜到,王公貴胄的出身,只會是他一生的枷鎖。


“西風多少恨,吹不散眉彎。”


仕途的缺憾,加之愛情的波折,深深的增加了納蘭性德詩詞的悽婉。相傳,納蘭一生經歷過三段感情,其中最刻骨銘心的,大概是與其妻盧氏的情感。納蘭與盧氏幸福美滿,恩愛有加,二人心意相通,情意纏綿。只可惜造化弄人,婚後第三年,盧氏便因難產而香消玉殞,天人永隔。


納蘭詞|多情自古是無情

她的死給納蘭性德沉痛的打擊,使他深感生命之無常。在為亡妻守靈的日子裡,他在寺廟佛堂裡拈香誦經,聽梵音鐘聲,看僧敲木魚,虔誠得如同一位出家人。他寫下悼念亡妻的詞章,“但是有情皆滿願,更從何處著思量,篆煙殘燭並回腸”,希望妻子能重生。他的詞風也開始大變,所謂“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字字驚心,句句血淚。


“青衫溼遍,憑伊慰我,忍便相忘。半月前頭扶病,剪刀聲、猶在銀釭。憶生來、小膽怯空房。到而今,獨伴梨花影,冷冥冥、盡意淒涼。願指魂兮識路,教尋夢也迴廊。”


納蘭傷情徹骨,作大量詩詞悼念妻子,字字真切,聲聲哀怨,縱是隔著百年光陰,我們依然能從一詞一句中體會到詞人的痛徹心扉。


納蘭詞|多情自古是無情

納蘭性德作為貴胄世家的長子,不得已,另娶官氏作為續絃。但他依然陷在對亡妻的思念之中,無法自拔。直到後來,納蘭與江南才女沈宛結實。沈宛為江南藝妓,才華橫溢,二人也算情投意合,相惜相憐,但卻因沈宛為漢人,滿漢不能通婚,且其身份低微,只能深居別院,始終未被認可接納。


二人的短暫愛情以悲劇告終,在沈宛自動離去後畫上句號。兩人都萬分痛苦。翻檢納蘭詞,常見有“而今才道當時錯”、“何如薄倖錦衣郎”、“薄情轉是多情累”、“多情自古是無情”之類的詞句,或許就是他對這段不幸姻緣的痛悔吧。


納蘭性德對於這段感情耿耿於懷,始終覺得是自己辜負了沈宛,便以沈宛的口氣,留下了《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

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成為千古絕唱。友人顧貞觀不由感嘆:“容若詞一種悽婉處,令人不忍卒讀”。


納蘭詞|多情自古是無情

“一日心期千劫在,後身緣恐結他生裡。然諾重,君須記!”


納蘭性德一生多情,他的情義不僅僅給予愛情,也賦予友情,他極為看重朋友。又或許在天子腳下,受身份所制,他無法結實真正的朋友,故而,他更喜與江南文人相交。這些文人皆漢人,不入仕,與納蘭的身份地位相差懸殊。但作為滿族貴族公子的納蘭性德卻很是欣賞他們的氣骨、仰慕他們的才華,常常拋開自身的身份,與他們把酒言歡,推心置腹。


與友人聊到興起之時,也曾寫下:“有酒惟澆趙州土,誰會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盡英雄淚。君不見,月如水。”


納蘭詞|多情自古是無情

他對朋友亦是一腔真情。納蘭性德喜愛漢文化,崇尚北宋以來的文人風骨,並不斷向這種風格靠攏,詩情畫意,自由自在。與江南文人的洽談,也許讓他感受到了不同於皇宮大內的無拘無束,整個人都變的生機勃勃起來。


“擬將歡笑排離索,鏡中無奈顏非昨。顏非昨。才華尚淺,因何福薄。”


納蘭性德的一生,擁有滿腔熱血、滿腹才情,只可惜滿腔熱血無處施展,還好有滿腹才情聚成詩集,其中詩詞多為悼念亡妻,曰《飲水詞》,取“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之意,表達男女情愛之深意。生活的種種不如意,致使納蘭性德心中憂鬱,年僅三十一歲便悄然離世。時人云: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人知?


納蘭詞|多情自古是無情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納蘭性德所擁有的,或許在許多人看來,已是無比惹人豔羨,但他一生真正所追求的、所期盼的,卻終其一生不可求。又或許,他將他這一生的遺憾,已通通寄予詩詞之中,將無限情懷,留與後人評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