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四十不惑,望財不比三;五十知天命,思人不親三,是何意?

人到中年,四十不惑,茫然四顧,卻發現自己還在為錢所累,這就是現代中年人生活的真實寫照。只有到了五十而知天命的年紀,才會突然明白,原來和親人在一起,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這就是俗語“四十不惑,望財不比三;五十知天命,思人不親三”所要表達的真實內容。

俗語:四十不惑,望財不比三;五十知天命,思人不親三,是何意?


俗語雖簡單,看上去就是一串數字,但是數字的背後卻是人生的哲理表達。“四十不惑,望財不比三”是要告訴四十歲的中年人,到了這個年紀,不要去和別人攀比,比子女,比富貴,比權勢。

對於一箇中年人來說,到了四十歲的年紀,什麼都定型了,最需要的不是比,而是定下心來認真生活。我們在生活中往往會遇到這樣一種人,什麼都喜歡和別人比。聽到某某人子女更強,就一定要讓自己的孩子超過他,如果做不到,就天天罵自己的孩子。

聽到別人家裡很有錢,自己也憋著勁到處去弄錢,結果竹籃打水一場空。中年人需要的是生活的穩定,心情的穩定,才能帶來家庭的穩定。這個時候,不能再像年輕人一樣到處蹦躂了。

“五十知天命,思人不親三”是告訴我們,五十歲是人生知天命的年紀,所有的事情原來在冥冥中都有定數,人力無法強力更改。生活中有三種人不要過於接近,那就是不仁不義之人,不忠不孝之人,沒有廉恥之人。

俗語:四十不惑,望財不比三;五十知天命,思人不親三,是何意?


這幾種人生活中都存在,只是程度輕重不同而已,如果你跟這幾種人長期在一起接觸,那麼你的三觀會受到很大影響,最後變得扭曲。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只有跟那些具有高尚品德的人在一起交往,才能讓自己的思想得到昇華。

為什麼我們在生活中往往會看到一些五十歲的人,特別是一些高級別的官員犯罪呢?理論上來說,他們這個年紀事業穩定,家庭穩定,生活穩定,不應該出任何問題呀。但這其實恰恰是出問題最多的一個年齡段,簡而言之,就是沒有選擇好自己應該交往的人。

官員大權在握,各種有著不同目的的人蜂擁而來,投其所好,都希望搞定這個官員,為自己所用。官員最終受不了誘惑,而成為了這些人手中謀利的工具。最後的結果就是鋃鐺入獄,當他們進入監獄以後,才會後悔不已。

俗語雖然簡短,但是很真實的告訴了我們每個人到四十歲或者五十歲時,應該如何來規劃自己的生活。應該去交往什麼樣的人,這個很關鍵,這一步走順了,那麼你的後半生將會非常好走。

俗語:四十不惑,望財不比三;五十知天命,思人不親三,是何意?


這一步沒有走順,那麼你相對平靜的生活就會被徹底打亂,你的人生規劃將會混亂不堪。這也提示我們,每個人在人生的不同階段一定要有自己明確的規劃,才能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否則就會變得渾渾噩噩,每日虛度時光。對於四十歲和五十歲的人來說是這樣,對於年輕人來說,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