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那孩子一歲有抓週的習慣嗎?都抓些什麼?

山城老況


我來回答一下,正好看過一篇相應的文章借來回答一下。我們甘肅這邊抓周主要是筆、墨、紙、硯還有錢,算盤,書籍等物。

抓周習俗,在民間流傳已久,它是小孩週歲時舉行的一種預測前途和性情的儀式,是第一個生日紀念日的慶祝方式。它與產兒報喜、三朝洗兒、滿月禮、百日禮等。

抓周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魏晉南北朝。“江南風俗,兒生一期為制新衣,盥浴裝飾,男則用弓矢紙筆,女則用刀尺針縷,並加飲食之物及珍寶服玩,置之兒前,觀其發意所取,以驗貪廉智愚,名之為試兒”。

下面分享一個小故事更好理解。

相傳,三國時期吳王孫權登機不久,太子孫登就不幸病亡,孫權唯有從其他兒子當中從新挑選太子。而這個時候有一個叫景養的布衣就提議到,立嗣傳位是關係到國家千秋萬代的根基大業,不單隻要看皇子是否有能力,而且還要看皇孫是否有作為一朝天子的天賦,並稱他有試別皇孫賢愚的辦法,孫權遂命景養擇一吉日。是日諸皇子各自將兒子抱進宮來,只見景養端出一個滿置珠貝、象牙、犀角等物的盤子,讓小皇孫們任意抓取。眾小兒或抓翡翠,或取犀角。惟有孫和之子孫皓,一手抓過簡冊,一手抓過綬帶。孫權大喜,遂冊立孫和為太子。然而,其他皇子不服,各自交結大臣,明爭暗鬥,迫使孫權廢黜孫和,另立孫亮為嗣。孫權死後,孫亮僅在位七年,便被政變推翻,改由孫休為帝。孫休死後,大臣們均希望推戴一位年紀稍長的皇子為帝,恰好選中年過二十的孫皓,這時一些老臣回想起先前景養採用的選嗣方式,不由嘖嘖稱奇。其後,許多人也用類似的方法來考校兒孫的未來,由此形成了流被(pi)江南的“試兒”習俗。




惜墨齋紫甘藍


大家好!我是平凡的稻草人,很高興這裡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關於小孩子週歲抓周的習俗。

我老家是湖北省麻城市,這是一座有著上千年的城市,文化和習俗有著完整的傳承。

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小孩子週歲抓周的一些細節,抓周那天親朋好友都會來賀喜。首先要請理髮師給小孩子理髮,再個給小孩子洗澡換上新衣服,下面就開始主題了:一般會準備 蔥(聰明伶俐)筆(教師)算盤(會計)剪刀(裁縫)稱(做生意)包子(廚師)小孩子抓到哪個就寓意哪個,客人們都會鼓掌恭賀。你們那裡有相似的抓周嗎!歡迎一起交流交流。


平凡的稻草人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

在我們國家有很多的地方會在孩子過一週歲當天讓孩子抓周,抓周的物品各有不同,我是湖北的,在我們當地給寶寶抓周都是會在週歲當天中午吃飯前進行這個習俗,在酒店大圓桌上放上筆、吃的、玩具、衣服髮卡讓寶寶選擇去抓(抓到筆的寓意是寶寶長大後會學習好考好大學、工作也會很好)(抓到吃的寓意是寶寶長大後好吃)(抓到玩具寓意是寶寶長大後只會貪玩,不腳踏實地)(抓到衣服和髮卡寓意寶寶長大後愛打扮)不過呀很多寶爸寶媽都希望寶寶抓到筆😃😃這樣可以在親朋好友面前賺足面子😜😜

我認為寶寶還小因為沒有抓到筆就把孩子定型為長大了學習不好、沒有好的工作、好吃、不腳踏實地、愛收拾打扮這些都太迷信了,寶寶還小,在成長的路上是需要父母正確的去教育和引導的。

我想很多的家長和我一樣希望寶寶健康平安快樂,所以不管寶寶抓到的是什麼寶爸寶媽都別太在意,就當抓周是一種娛樂,抓周在中國🇨🇳很多地方都有傳承,傳承中華文化是美德,但是不能太封建迷信喲!


燕子帶寶寶


我們老家是江蘇的現居上海,不論上海還是江蘇都有這個抓周的習俗,都是父母對於孩子的一種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美好的期待吧,一般都會擺一些筆,墨紙,硯,算盤,現金,還有一些玩具啥的發揮各自想象吧,我們家寶寶一週歲時抓周,就是以上東西,那時也挺好玩的寶寶啥也不要就抓了住一張百元大鈔,後來寶寶奶奶又拿別的東西跟寶寶換寶寶說啥就是不換,還生了氣[捂臉]我們家爺爺奶奶是做生意的,當時看到寶寶抓周抓了錢老人開心的嘞,這個只是家人對於孩子的未來的一種美好期待吧。


景子童鞋


大家好🍎我老家還有孩子抓周的習俗。在孩子滿週歲那天,家裡的大人會準備很多禮物,如筆、書、計算機、玩具、吃等等擺在孩子面前讓他自己抓,看看孩子第一次拿起的是什麼,習俗說第一個抓到的就預示著孩子的未來,我們中國是個禮儀之邦,文明古國,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在抓周時抓起來的是筆、計算機等,這些東西預示孩子將來會認真讀書,家長希望孩子以後能做個文化人,能夠有個好未來!能夠多為社會做貢獻。


珠69598586


我聽說過這件事情,當地也有這樣的說法,有的家長也會選擇這樣做,我外甥女過週歲生日的時候,就抓周了。只是當時由於種種原因,我和媳婦帶著家裡寶寶走到半路就折回來了,那時我家的小丫頭有4個月大,家裡邊的汽車隨後才買回來,給那時的出行帶來很大的不便。時間過得飛快,轉眼之間,女兒已經1歲10個月大了。我家丫頭沒有抓周,只是昨天晚上我還在想:‘少年若天成,習慣成自然’這句話。要想讓女兒養成良好的習慣,還要從寶寶時抓起。因此,很早我就讓她接觸到書本:睡前故事書、看圖識字卡、寶寶學說話的小本子、及其它繪本。我也會在家沒事兒拿著書看,希望給她引導,給她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早睡早起也是一項內容,從晚上9點左右睡覺,到現在的9點半至10點之間睡覺,早起一般7點左右就醒了。吃飯基本是一天三頓按時吃。希望她做一個善良的人,有愛心的人還在想辦法培養中。有時間抽空再帶她跑跑轉轉,長長見識。





盧諾熙


我老家是山東的,新生兒滿週歲時也有抓周的習俗,相信不光是在山東全國很多地方都有這種習俗。新生兒誕生,長到一歲時,家人親戚都有一種高興勁兒,盼望孩子將來有個好前程,有些地區在此時會把很多有寓意的物品擺放在孩子面前,讓孩子自己選擇。那麼寶寶一歲抓周代表什麼呢?

每個地方的規矩都是不同的,選擇物品也不一樣,這風俗習慣一直流傳下來,就是一種吉祥和寓意,百姓望子成龍,所以還是很喜歡的。準備一些學習方面的文具用品,孩子娛樂的玩具等等,擺放在孩子眼前,讓寶寶自己選擇最喜歡的,拿在手裡。其實就是風俗而已,沒有科學道理,抓到的東西並沒有那麼好的意義,人為想象而已。

主要物品有算盤、詞典、元寶、毛筆、尺子、筷子、鏟子等,或者比較有含義的物品都可以讓孩子抓。這是老百姓舉辦的一種寓意美好的民間儀式。書是代表有學問,計算器代表科學家, 尺子代表搞建築, 信用卡代表發大財,筆是代表文學家,金印鑑表示當大官,掌權。寶劍表示當兵,針管表示是個醫師。

還有一些比較老式的,比如蔥代表聰慧,芹菜寓意勤勞。還有稻草代表著幹農活,寶寶一歲抓周,一地方也叫叫“試兒”,流傳時間很長了, 一種可以預測寶寶將來好壞命運的活動,也就是為孩子過生日的紀念慶祝方式。

以上就是我的答案,謝謝題主!



深夜o讀書


我這邊有寶寶抓周的習慣,就是在寶寶滿一週的那一天,在天台底下放一張桌子,上邊放上鋼筆,算盤,還有錢看看寶寶先抓哪一樣,預示著寶寶將來幹嘛,有沒有出息,我本人覺得這是一種迷信的說法,不過那天親戚朋友圍成一堆,逗孩子玩還是挺熱鬧的,這就是一個風俗習慣。


小朱愛健康


我國的許多地方,都有孩子滿週歲時"抓周"的習慣,長江中下游地區更為普遍。據說這個"抓周"的習俗由來以久,可以追溯到魏晉南北朝的時代…

相傳在三國時期,孫權在東吳登基不久,太子孫登就不幸夭折了,必須另選太子。但是另選太子牽動著方方面面,更關係著國家的千秋大業,怎麼辦才好呢?

朝臣們各有己見。其中有一個叫景養的布衣,說自己有辦法測出皇孫們是否賢愚,是否具有治理國家的天賦的方法…

於是,在一個良辰吉日裡,各皇子都將幼兒抱進宮來。那景養早就準備好一些令人眼花瞭亂之物,讓各皇孫子們任意抓取。

眾幼兒們都忙著抓取黃金翡翠,犀角象牙之耀眼之物。唯有皇孫孫皓一手抓簡冊,一手抓授帶。令孫權大喜,當即決定了冊立其父孫和為太子…,

眾皇子們自然不服,整個朝迋明爭暗鬥,迫使孫權收回了成命。孫權死後,朝政更是混亂不堪,無人可以長久為政。後來眾朝臣一致希望,要擁戴一位年歲稍長的皇子為帝,恰好就選中了年過二十的孫皓…

這時許多的老臣都回想起二十年前,那場抓周的情形,不禁嘖嘖稱奇心生感嘆…,

後來為了考核兒孫的宿命與未來。民間裡沿用了當年孫權的方法,"抓周"的習俗就這樣形成了,許多地方也一直延續至今…

我們當地也有抓周的習俗。不過所用之物都是隨各家的方便。一般都會選在幼兒的週歲筵席上,在桌上放置一些諸如錢,印章,計算機,筆、書,金銀首飾,玩具或食物…,總之,幼兒如果選中了家長的心想之物,都皆大歡喜。但也不論選到啥,都會有吉祥的解釋。人們圖個吉利罷了…

人這一生有許多的希望,有許多的企盼。人們都希望子孫們超越前人,勝過自己。為家庭爭光,能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材…

這是一個夢,一箇中國人的美好的夢。


邀你看夕陽


有啊,估計抓周這個習俗是全國絕大部分地區都有的吧?

小孩 抓周內容,自古有之,寓意抓什麼將來就能成為什麼樣的人。發展到現在都逐漸淡化不一了,根據個人愛好放置抓周物品,比如筆、人民幣、書、計算器、秤砣等等不一,抓住人民幣就象徵著未來是有錢人,抓了筆象徵著未來是學者或科學家,等等,反正放置的東西都是寓意好的物品。主要目的是對孩子未來的一種美好期許,當然這只是一種心裡慰藉或暗示而作用已,誰不希望自己孩子將來有出息呢?!現在很多家庭只有一個孩子,所以在孩子抓周日,小孩父母會邀請雙方家庭很多至親到現場見證,同時討個全家開心。

小孩 抓周時候,一大家子歡聚一堂、其樂融融,眼裡是憧憬著孩子未來美好前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