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兩千年前的聲音,隨東方紅唱響太空,湖北旅遊不可錯過它

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文化的文明古國,在這裡誕生了許許多多令人驕傲的文明。編鐘,一種古老的樂器,根據文獻記載和出土文物發現,中國在西周時期就有了編鐘,那時候的編鐘一般是由大小3枚組合起來的。春秋末期到戰國時期的編鐘數目就逐漸增多了,有9枚一組的和13枚一組的等等。1957年,在我國河南信陽城陽城址出土的第一套編鐘13枚演奏的東方紅樂曲隨著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唱響太空。

來自兩千年前的聲音,隨東方紅唱響太空,湖北旅遊不可錯過它

就是這套鍾唱響了《東方紅》

最著名的當屬1978年,湖北隨州南郊擂鼓墩的一座戰國時代(約公元前433年)的曾侯乙墓出土的編鐘,是至今為止所發現的成套編鐘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套,這套編鐘之大,足以佔滿一個現代音樂廳的整個舞臺。戰國曾侯乙編鐘是戰國早期曾國國君的一套大型禮樂重器,國家一級文物,現藏於湖北省博物館,為該館“鎮館之寶”。

來自兩千年前的聲音,隨東方紅唱響太空,湖北旅遊不可錯過它

曾侯乙編鐘

戰國曾侯乙編鐘鍾架長748釐米,高265釐米,全套編鐘共六十五件,分三層八組懸掛在呈曲尺形的銅木結構鍾架上,最大鐘通高152.3釐米,重203.6千克。它用渾鑄、分鑄法鑄成,採用了銅焊、鑄鑲、錯金等工藝技術,用料是銅、錫、鉛合金,全套編鐘上裝飾有人、獸、龍等花紋,鑄制精美,花紋細緻清晰,並刻有錯金銘文,用以標明各鐘的發音音調,它是公元前433年的實物。每件鐘均能奏出呈三度音階的雙音,全套鍾十二個半音齊備,可以旋宮轉調,音列是現今通行的C大調,能演奏五聲、六聲或七聲音階樂曲,整套編鐘能奏出現代鋼琴上的所有黑白鍵的音響。

來自兩千年前的聲音,隨東方紅唱響太空,湖北旅遊不可錯過它

戰國曾侯乙編鐘的出土改寫了世界音樂史,是中國迄今發現數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氣勢最宏偉的一套編鐘,代表了中國先秦禮樂文明與青銅器鑄造技術的最高成就,在考古學、歷史學、音樂學、科技史學等多個領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2002年1月被國家文物局列入《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

來自兩千年前的聲音,隨東方紅唱響太空,湖北旅遊不可錯過它

剛剛說了編鐘的歷史,那麼編鐘在古代作為皇家禮器,埋在地下經歷了2400多年保存至今仍能夠演奏出現代樂曲,可見我國的音樂文化和鑄造技術已經發展到相當高的水平,它比歐洲十二平均律的鍵盤樂器的出現要早將近2000年。現在我們國家將仿製的編鐘作為國禮贈送給友好國家,也體現了編鐘的珍貴。前些年有些人崇洋媚外看不起民樂,殊不知西洋樂器大多與中國同源,比如鋼琴和中國揚琴,揚琴是明朝時從波斯傳入中國,而鋼琴是在1709年發明的,揚琴比鋼琴早了400多年,其原理都是用錘擊打琴絃發出聲音。還有中國的笙和口琴,兩者都是依靠氣流使簧片震動發聲,可以說笙使口琴的鼻祖,在這裡就不多做介紹了,有興趣可以找度娘。

來自兩千年前的聲音,隨東方紅唱響太空,湖北旅遊不可錯過它

中國擁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有著悠久燦爛的文化,國人沒必要崇洋媚外,自己老祖宗的東西夠自己炫耀了,現在國內逐漸的民樂、戲曲的逐漸興起,國人思想也開始轉變,尤其是一些90後的年輕人穿漢服、學戲曲發揚中國傳統文化,而且外國興起了“中國熱”。所以我們更應該瞭解我們中國歷史文化,多走出去看看我們祖國的大好河山,歷史古蹟,這些都是值得我們驕傲的資本,也許這就是旅行的意義吧。而不是整天想著出國變更國籍,甚至有些人到了國外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

來自兩千年前的聲音,隨東方紅唱響太空,湖北旅遊不可錯過它

看看今天,中國人民為了抗擊疫情所做的一切吧,試問有哪個國家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控制住疫情?這更加證明祖國的強大。我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員,我驕傲!

我是潤信車事,每天筆耕不輟,希望為大家旅行生活帶來不一樣的感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