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剛的愧疚:馮鞏待我如兄弟,我卻害他不淺

馮小剛的愧疚:馮鞏待我如兄弟,我卻害他不淺


上世紀80年代,劉震雲、王朔、馮小剛等人時常會聚在一起喝酒侃大山。

一般情況下,他們會做幾個小涼菜,炒上三兩個熱菜。


這些後來叱吒文壇影壇的傢伙,卻被酒席上的一名胖子稱呼為小劉、小王、小馮。

胖子名叫梁左,是中國喜劇的開啟之功臣。

一個人推動了情景喜劇的盛世。


同時,梁左先生還會寫相聲,幫助姜昆寫過《虎口遐想》等多個經典相聲作品,姜昆的黃金年代,得益於梁左的劇本。

在梁左姜昆合作的時候,馮小剛緊隨其後,也幫助一個叫馮鞏的年輕人寫相聲劇本。

二馮就此結緣,成為好兄弟。


馮小剛的愧疚:馮鞏待我如兄弟,我卻害他不淺

01


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在浮華的影視圈當中這種恩怨情仇都似乎是家常便飯,對於影視圈的是是非非,局外人難以說的清楚,而當事人卻永遠也不能忘掉那些傷害過自己的人,和自己傷害過的人。


1990年,馮小剛與第一任妻子的“愛情結晶”在北京降生,本該喜不自勝的馮小剛卻因為孩子的先天性顎裂而傷心欲絕。


馮小剛的愧疚:馮鞏待我如兄弟,我卻害他不淺

馮小剛與女兒


在那一年多的時間裡,馮小剛茶不思,飯不想,被孩子的事情擾的徹夜難眠,終於,在一個下著雨的早晨,馮小剛下定了決心帶孩子到醫院預約了一臺手術。

手術的當天,馮小剛沒有通知任何人,連王朔都被他瞞了過去,而唯一知道這個消息的人便是馮鞏。

說起來,“二馮”之間的相識其實是通過樑左和王朔,那時候的馮小剛常常跟著王朔一起參加京城文化圈的聚會,大部分大名鼎鼎的文化界名人差不多都是在飯局上認識的,馮鞏便是其中一個。


馮小剛的愧疚:馮鞏待我如兄弟,我卻害他不淺

馮小剛與王朔


在當時那個年代,文藝界有頭有臉的人物都非常可愛,親朋之間互相提攜,好友之間拔刀相助,幾頓酒就能喝出感情來。馮鞏見到馮小剛總覺得倍感親切,而小他一歲的馮小剛也總一直“鞏哥鞏哥”的喊著,兩人在之後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誼。

手術的當天,馮鞏推掉了所有的事情,來到醫院全程陪護著馮小剛。術前,醫生反覆對兩人進行叮囑:“術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不能讓孩子哭,那樣的話孩子的傷口容易撕裂,萬一再一感染,那可是不得了的事情”。


馮小剛犯起了愁,孩子就是孩子,她怎麼可能懂大人的事情?我怎麼能讓她不哭呢。

馮鞏拍了拍馮小剛的肩膀:“我有辦法!”。說罷他就跑到了醫院對面的魏公村百貨商場,不一會他就拎著整整兩大袋子玩具回來了。

“給她玩具讓她玩,分散她的注意力,別讓她閒下來”馮鞏說。

馮小剛覺得很不好意思:“鞏哥,你出的這主意是沒錯,可你怎麼買這麼多玩具呀,這得多少錢呀?”


馮鞏對小剛說:“孩子做什麼事情都是三分鐘熱氣,尤其是玩玩具,總是喜新厭舊,一件玩具玩不了一會兒她就煩了,時候不就前功盡棄了嗎?多買幾件給她預備著,玩膩了一個就換一個。讓她永遠都保持新鮮感。”


馮小剛一肚子感謝的話還沒容得說出來,馮鞏的“大哥大”就又響了起來,他一會一個電話,一會一個電話,天知道為了馮小剛的家務事,馮鞏推掉了多少事情。

術後,女兒傷口癒合的得很好,而馮鞏給孩子買的玩具足夠她玩到上小學的。


馮小剛的愧疚:馮鞏待我如兄弟,我卻害他不淺

徐帆、馮鞏、馮小剛


馮小剛的愧疚:馮鞏待我如兄弟,我卻害他不淺

02


1957年,馮鞏出生於津門之地,作為民國大佬馮國璋之後人,這個特殊身份不僅沒有給他帶來多少榮耀。相反,是無盡的艱難歲月。

從趕出民主道58號到後來的貧窮生活,可馮鞏天生樂觀,樂好曲藝。


馮小剛的愧疚:馮鞏待我如兄弟,我卻害他不淺


馮鞏曾賣掉馮國璋故居的大鐵爐子,買來把胡琴。並向父親的好友,琴師周玉錚學習,很快就能拉出幾段樣板戲。

之後,馮鞏被特許進入學校宣傳隊,還學會了板胡和彈撥樂器,以及相聲。

相聲成為改變馮鞏命運的才藝,因為他學說馬季、唐傑忠合說的相聲《友誼頌》,而被馬季發掘,在1975年成功被馬季收入門下,那年他正好18歲。


馮小剛的愧疚:馮鞏待我如兄弟,我卻害他不淺


在馮鞏出生的第二年,北京西城出生了一個軍二代,叫馮小剛。

馮小剛的父親是傅作義起義的舊軍官,而母親是印刷廠的保健大夫。剛一歲多時,父母離婚。馮小剛就跟隨母親搬離原住地,到了車公莊。


衚衕混混馮小剛的生活很貧窮,很窘迫,而且,因為在京城之地,大院子女甚多,尤其是軍隊大院的那些傢伙們,遠比馮小剛風光的多。

這樣的自卑窘境,讓馮小剛從小比別人更渴望“成功”。

為此,他選擇高中畢業後當兵,在那個年代,當兵光榮。


在部隊,馮小剛多了門美工、畫畫的手藝。文工團8年,馮褲子被精簡退伍。

退伍後的馮小剛機緣巧合結識了貴人鄭小龍。得以從北京城建開發公司轉行到北京電視藝術中心做美工。

二馮都通過自己的努力,在貴人相助下,開啟人生的新階段。


馮小剛的愧疚:馮鞏待我如兄弟,我卻害他不淺

03


1980年左右,馮鞏在侯耀文先生的提攜下進京,從紡織廠文工團成為鐵路文工團的一名專業相聲演員。


1986年,當時的春晚導演黃一鶴看上了馮鞏,馮鞏的春晚之路就此開始。

那年,馮鞏搭檔劉偉合說相聲《虎年說虎》。並主演胡書鍔執導的電影《笑破情網》。

馮鞏開始火了,因為相聲,因為喜劇。


而剛剛進入(1985年)北京電視藝術中心的馮小剛在仍然是個打雜、跑腿的。也沒人真把這個長得不怎麼樣的傢伙當回事。

拍攝《凱旋在子夜》,有人揶揄:“你這模樣,就該演個越南軍官。”馮小剛竟然真就客串了一把調戲婦女的壞蛋。


馮小剛的愧疚:馮鞏待我如兄弟,我卻害他不淺


正是因為這個,馮小剛在鄭曉龍的牽線下認識王朔後,天天圍著王朔轉,因為這是他的第二個貴人。

1989年,馮小剛參與《編輯部的故事》,就是因為王朔。


馮小剛的愧疚:馮鞏待我如兄弟,我卻害他不淺


王朔為讓馮小剛參與《編輯部的故事》編劇,曾對鄭說:“如果不讓小剛參與,我也退出。”

在此之餘,馮小剛開啟筆桿子的一段日子,也會學著梁左先生寫相聲小品段子。

因為央視《藝苑風景線》節目,馮小剛馮鞏相識了!


馮小剛的愧疚:馮鞏待我如兄弟,我卻害他不淺


馮鞏的相聲,《面的與皇冠》,《點子公司》,《最差先生》等,小品《今晚我們相識》、《 串門》、《心願》、《融》等。

這些都是馮小剛執筆參與創作。

那時的某天,酒後的馮小剛和馮鞏都有點醉了。兩人出來,沿著魏公村大街一路向南。


最後,他們索性坐在馬路邊互訴衷腸,說到委屈處,兩個大男人抱頭痛哭。

天矇矇亮時友人才在白石橋的路邊撿到他們。一看,馮小剛躺在馮鞏的腿上睡著了!

兩人關係漸漸從合作變成兄弟。


馮小剛的愧疚:馮鞏待我如兄弟,我卻害他不淺

04

1992年,馮小剛與自己的領導鄭曉龍一起創作了電影劇本《大撒把》,由北影的夏鋼擔任導演,本來這個電影打算讓北影廠投資,可當時“北影廠”並沒有相中馮小剛寫的本子,就沒同意投資這部電影的事。


於是馮小剛又想到了馮鞏,他知道馮鞏不是個凡人,人脈廣的很,認識很多企業家、大老闆,且都不是一般關係。


乾脆問問馮鞏喜不喜歡這個本子,如果他有興趣就由他來演,投資的事他順便也就給辦了。


馮小剛的愧疚:馮鞏待我如兄弟,我卻害他不淺

影視作品中的馮鞏


馮鞏看過了馮小剛的劇本很滿意,很快就聯繫好了投資人,隨時準備開機。可兩人剛約定好沒幾天,北影廠那邊又改變主意了,對方打電話過來告訴馮小剛他們要投拍這部電影,並且點名要葛優來演。


此時的馮小剛進退兩難,他必須在兩者之間做出選擇,按照馮小剛在回憶錄《我把青春獻給你》當中的原話:“說心裡話,作為一個新人,我不想得罪北影,也覺得葛優演更適合,但我不知道該如何面對馮鞏”。


馮小剛的愧疚:馮鞏待我如兄弟,我卻害他不淺


最終馮小剛還是選擇了“北影”和葛優。而當時他根本不知道該怎麼向馮鞏開這個口,但馮鞏是何等聰明之人,見面後三言兩語便聽出了小剛的心思,他笑著對馮小剛說:“我明白你什麼意思,不就這麼點事嗎,你是我兄弟,只要這件事對你好,我怎麼都成,犯不上為這件事傷神”


馮小剛問:“那你怎麼和投資的人交待?”

馮鞏答:“都是我兄弟,都是一句話”


馮小剛的愧疚:馮鞏待我如兄弟,我卻害他不淺


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由葛優主演的《大撒把》在全國熱映,獲得了諸多好評。而後來儘管馮鞏仍然一如既往的像對待自己親兄弟一樣對待馮小剛。


但這件事卻始終無法讓馮小剛釋懷,他在《我把青春獻給你》當中如此說道:“我知道我傷害了他,現在想起來也傷害了自己,我在這裡向他說一聲:鞏哥,真的很抱歉。”


馮小剛的愧疚:馮鞏待我如兄弟,我卻害他不淺

電影《大撒把》


2018年北京臺的春晚上,馮鞏曾和坐在臺下的馮小剛、徐帆進行了親切的互動,還對馮小剛的長相進行了調侃,大家歡聲笑語,場面顯得非常和諧,筆者也不禁感嘆,這大概就是做兄長該有的樣子吧,馮鞏配的起馮小剛那一聲聲的“鞏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