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黃巾起義開始的起因

此事發生在公元168年,當時的曹操不過十四歲的少年,而今已然成年的他,居然會為當年的前輩申冤,實在是令時下眾人汗顏且驚訝。

就權力而言,太尉楊賜基本上就相當於此時的大漢首相,而袁隗、張濟則為副手。

而這位楊賜,也確實非同凡響。他的祖父,便是東漢史上赫赫有名的"關西孔子"楊震,父親楊秉也官至太尉,且以剛正不阿而聞名天下。

東漢末年,黃巾起義開始的起因

許多年前,當漢靈帝尚且年幼之際,楊賜便被當時的三公推舉為講授《尚書》的教師,為靈帝講課。所以稱他為天子之師,再合適不過。正因為此,靈帝對他頗為信任。

而和許多儒臣一樣,楊賜也厭惡當時在內弄權的宦官群體。公元169年,漢靈帝登基的第二年,一條青蛇出現在皇帝寶座之下,天子向老師詢問緣故,楊老師毫不客氣地回答:

"古人常把熊看作是代表陽的動物,所以夢見熊羆,就會生男孩。而蛇為代表陰的動物,夢見蛇,就會生女孩。"

東漢末年,黃巾起義開始的起因

皇帝納悶啊:"難道楊老師你說朕的後宮要生個公主嗎?"楊老師卻又搖頭:"非也非也,青蛇出現在寶座附近,這可不是它該來的地方,這其實是在暗示,'陰物'的權勢太大,已然影響到您真龍天子的陽威。"

皇帝依舊納悶:"老師,你究竟說的是哪個?宮廷雖大,卻沒有哪個嬪妃能影響朕啊?"楊老師只好攤牌:"宮廷中的'陰物',其實就是宦官啊!"

這下皇帝明白了,可也僅是明白而已。他捨不得動那些宦官,末了只是提拔楊老師做了司空。楊賜費盡心機的諫言,卻只能付諸流水。

大約九年後,漢靈帝的宮殿又出現怪異天象,這回是大白天亮出兩道或明或暗的彩虹。天子說:這又是怎麼回事呢?依舊找來楊老師。楊老師的回答也很直接:這就是老天爺在警告你,你的身邊有佞臣!

東漢末年,黃巾起義開始的起因

這回又是在說誰呢?宦官們自然又不樂意,只不過楊賜是皇帝的老師,他們不能動楊賜分毫。多虧了這一點,他依舊沒事。老實說,漢靈帝這天子做得實在糟糕,但對待自己的老師,還是頗有點情分。光和五年,楊賜出任帝國首相,這不能不說是皇帝對老師的一種情分。否則以他多次得罪宦官的經歷,早就罷免回鄉種田去了。

那麼,這楊老師做帝國首相盡心與否呢?答案是肯定的,楊賜用心了。一場大禍亂尚未啟動,他便已然明瞭於心,特別向天子上書報告此事:

"今年春天有一次大赦,按理那些負罪分子應該藉此良機改邪歸正才是,可實際上呢,有些邪惡之人就是不思悔改,反而變本加厲,實在需要警惕啊!"

楊賜這段話裡其實說了兩層意思,第一層是說眼下大漢帝國正面臨天災的嚴峻考驗,席捲帝國北疆的瘟疫從春天爆發,一直延續到夏天,又加上嚴重的大旱,龜裂的泥土、枯死的禾苗、乾涸的河渠,百姓的生機,在這罕見的天災中被扼殺。而這,正是危機爆發的前兆!楊賜說得是否誇張呢?一場旱災就能危及帝國的統治?事實上,他的話絕非危言聳聽,讓大漢百姓吃足苦頭的,也不僅僅是旱災,可怕的是瘟疫藉著旱災之勢進一步擴散。對於靠天吃飯的農民而言,旱災與瘟疫的雙重打擊,危害甚大。事實上,每當大旱來臨,百姓便不得不離開乾涸的家鄉,尋找水源。成群結隊的避災難民,因為人口聚集的緣故,令瘟疫傳播得極快。於是,因大旱而逃難,因逃難而人口聚集,因人口聚集而瘟疫橫行,大漢帝國便不得不陷入可怕的惡性循環,難以自拔。楊賜的"天災論",說的正是這個意思。

楊賜的第二層意思,那就是人禍了。大批農民流離失所,瘟疫致使大量人口死亡,富足的大家往往閉戶自守,街市上人煙稀少。

東漢末年,黃巾起義開始的起因

天災人禍之下,一場經濟危機在大漢境內爆發。首先是農業因為旱災而歉收,而後是瘟疫影響之下的商業和手工業隨之陷入蕭條,最後出現了小戶流離、中戶破產、大戶恐慌的局面,經濟危機迅速轉化為政治危機,換而言之,變亂髮生的概率便迅速提升!

楊賜不是憑空虛構,他其實早已經派出下屬劉陶等人到旱災最為嚴重的冀州調查,結果發現了對朝廷來說比旱災、瘟疫更為可怕的威脅,這就是張角的"太平道"。

太平道是什麼呢?

其實,這類組織古今都有,古代有紅蓮教、白蓮教,還有武俠小說中渲染為傳奇的明教,在漢代,便是太平道。

東漢末年,黃巾起義開始的起因

太平道的源流,據說來自一部叫作《太平經》的經書。而這《太平經》又來自何方呢?許多年前,在漢順帝時期(125—144),曾有個與諸葛家族同住琅玡的人跑到都城洛陽,獻上了這本書,書名叫作《太平清領書》,據說就是後來的《太平經》。

這書又是從何處而來呢?那人說,這是本神書,是從我師父那兒請來的。

好嘛,那你師父又是誰呢?于吉!有人這便跳起來了,怎麼可能是他!《三國演義》說得分明,直到漢獻帝時代,于吉還在吳會一帶和孫策犯衝呢,最終被小霸王給殺了,可小霸王據說也因他而死。的確,這有些可疑。傳下《太平清領書》的于吉,是否就是被孫策殺死的于吉呢?是!據說這於神仙在順帝時代已經五六十歲,從順帝到獻帝,又差不多過了五六十年,孫策所見的于吉,差不多已經在一百至一百二十歲之間,所以這也是孫策老母以及許多部將為他說情的理由之一,你跟一百歲老翁較個什麼勁啊!

也就是這個人、這件事,《搜神記》裡的記載便玄乎起來,說是孫策讓人把于吉五花大綁在地上,如果天落雨,就赦免他,否則就一刀劈了他!結果真的雲氣上蒸,差不多到中午便落下滂沱大雨,大夥覺得於吉這回一定得救了,就去向老神仙表示慶賀,沒想到就此激怒了孫策,立馬把老神仙給殺了。大夥都覺得可惜,悄悄地把屍體藏了起來,到了晚上烏雲便密佈在屍體之上,第二天一大清早去瞧,什麼都沒有了!

東漢末年,黃巾起義開始的起因

道教歷來推崇無為而治。太平道據說也推崇黃老,可是老子無為的思想卻與他無關。

簡而論之,張角的太平道,說的就是人間的所作所為,都有鬼神在天上監視,你做的善事越多,你的壽命就會越長,自然,做的惡事越多,壽命也就相應減短。

這個教義本身並不邪惡,無非是叫人多行善積德、少幹壞事而已。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張角的太平道組織正因如此,才得以擴展到大漢的許多地方,乃至有三十六方的地方組織建設,而張角傳教的方式,最主要的就是給人治病,何以會變成激發民變的組織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