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雖是世間常見之物,卻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

“這裡的板垣旁邊長著的蔓草,青蔥可愛。草中開著許多白花,孤芳自賞地露出笑顏。”在日本平安時代女作家紫式部創作的《源氏物語》中,這些純潔的白花,被喚作夕顏,它悄然含苞,於黃昏時盛開,又在次日清晨,寂靜地凋謝。

《源氏物語》中的夕顏花指的是那種植物?

一日黃昏,《源氏物語》的主人公光源氏在探望乳母的途中,路過一處簡陋的小屋,他被牆角的白色小花吸引而駐車,在此遇見了一位才情不俗的女子,兩人雙雙隱瞞了自己的身份,光源氏便喚女子為夕顏。


葫蘆雖是世間常見之物,卻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

源氏物語


夕顏花在暮光中楚楚動人,似在預示著一場美麗的邂逅。光源氏將夕顏花稱作“薄命花”,豈料,夕顏的一生真的孤苦淒涼,且紅顏早逝。她的離去正如夕開朝謝的夕顏花一般,令光源氏失魂落魄、哀傷不已。讀完這個故事,相信很多人都會有疑問,這美麗的夕顏花究竟是哪種植物?

周作人在翻譯日本作家清少納言《枕草子》時給出了答案:

“夕顏乃是匏子的花,因為它開在傍晚,在蒼茫暮色之中,顯出那白色的花朵,可以與早上開的朝顏相比。”

原來,日語中的夕顏即匏子的花

《詩經》中充滿詩意的葫蘆

或許是葫蘆屬的植物花朵都太過樸素,也或許它的開謝不比曇花一現的短暫,在中國文學作品中,並未被給予太多筆墨,反而是它們的果實,在先民的心中有著特殊的地位,在《詩經》中被屢屢提及。

六月食鬱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剝棗,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七月食瓜,八月斷壺,九月叔苴,採荼薪樗,食我農夫。

九月築場圃,十月納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麥。嗟我農夫,我稼既同,上入執宮功。晝爾於茅,宵爾索綯。亟其乘屋,其始播百穀。


葫蘆雖是世間常見之物,卻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

這首《國風·豳風·七月》涵蓋了人們的衣食住行,再現周部落一年四季的勞動生活。從春耕、秋收、冬藏、採桑、染絲、縫衣、狗獵、採摘、砍柴、建房、釀酒、鑿冰、宴饗各個方面,展示了當時的農耕和風俗,也反映了部族成員一年四季高強度的辛苦勞作。

詩中“七月食瓜,八月斷壺”,是說到了七、八月,是食瓜、摘壺的季節,此處的“壺”即葫蘆

葫蘆名稱的演化史

葫蘆是最早被人類馴化的植物之一,目前已有的證據表明其可能原生起源自非洲,而後由於洋流作用而廣佈於世界各地,逐漸衍生出眾多次生起源中心。最初人類馴化它主要是作為容器使用,但在其漫長的栽培過程中,葫蘆逐漸被開發出作為蔬菜的功能。


葫蘆雖是世間常見之物,卻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

到了先秦時期,人們還將它分為:壺、瓠、匏三類。在《詩經》中,壺、瓠、匏也頻頻出現。

《豳風·七月》中“七月食瓜,八月斷壺”,講的是八月葫蘆成熟,到了採摘食用葫蘆的時間。《小雅·瓠葉》中:“幡幡瓠葉,採之亨之。”描述的是瓠子的嫩葉曾被先民當作蔬菜,烹調成美味的小菜。甚至在《衛風.碩人》中瓠瓜子也出場了,“齒如瓠犀,東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以潔白的瓠瓜子兒形容美人整齊的牙齒。

隨著古人對葫蘆認識的加深,繼壺、瓠、匏單音名稱之後,又出現了“壺盧”這個雙音名稱。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筆記小說”《世說新語》,就曾提到三國時期東吳有“長柄壺盧”。到了唐朝,“葫蘆”這個名稱才開始流行起來。而又由於品種眾多,葫蘆家族有哪些成員也是眾說紛紜。

陸游祖父陸佃在《埤雅·釋草》中還作了詳細區分:“似匏而圓曰壺”、“長而瘦上曰瓠”、“短頸大腹曰匏。”他將壺、瓠、匏理解為三種不同形狀的葫蘆。


葫蘆雖是世間常見之物,卻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則對葫蘆有更為細緻的描述,

“後世以長如越瓜,首尾如一者為瓠;瓠之一頭有腹,長柄者為懸瓠;無柄而圓大形扁者為匏;匏之有短柄大腹者為壺;壺之細腰者為蒲蘆。”

但無論怎麼區分,在古人或是今人眼中,葫蘆都被看作是多蔓多籽的瓜。

葫蘆作為生殖圖騰,象徵生育繁衍、多子多福

葫蘆口小腹大、多蔓多籽,曾被母系社會作為生殖圖騰崇拜,古代先民把葫蘆作為宗族繁衍、婚姻美滿、子孫昌盛的象徵,或是因為葫蘆這種植物瓜迭綿綿、種子眾多,是多子多福的象徵。甚至在中國上古神話中,華夏民族也是從葫蘆中孕育而來的。

在我國廣泛流傳的洪水造人傳說,多是描述伏羲和女媧兄妹在大洪水中依靠葫蘆成為倖存者,又利用葫蘆造人繁衍後代的故事。甚至在彝語中,先祖與葫蘆是同一個詞。除了人類的祖先是從葫蘆裡“生”出來的,很多人或許不知道,孟姜女哭長城這一傳說故事的主人公,其實也是個“葫蘆娃”。


葫蘆雖是世間常見之物,卻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


相傳,在一個村莊裡有戶孟姓人家,有一年院中種的一隻葫蘆長到了鄰居姜家的牆頭,這隻葫蘆長得格外大,因就在兩家人中間,所以兩家人約定葫蘆成熟後各分一半。可誰知,到了秋天,葫蘆裡竟生出個可愛的小女孩來,兩家人都歡喜的不得了。可葫蘆可以切開,一個活生生的孩子總不能這麼分,最後爭執的結果是,兩家合養,但住在無兒無女的孟家,取名孟姜女。


葫蘆雖是世間常見之物,卻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

作為象徵生育繁衍、多子多福的葫蘆,也就理所當然的出現在了婚禮當中。儒家典籍《禮記》記載,男女成婚要“共牢而食,合巹而飲”。“合巹”為傳統婚禮儀式之一,即把一個葫蘆豎切分為兩半,兩瓢以線相連,新婚夫婦再執瓢共飲合巹酒,寓意靈魂契合一處。

百變葫蘆,可有多種用途

在《詩經》中,先民順應節氣,品食自然果蔬。說起葫蘆的各種用法,古人也是別出心裁。

葫蘆可做美味佳餚

南宋林洪在《山家清供》記載了一種美食:素蒸鴨。單從菜名上看,似乎與葫蘆無關。但此菜的燒製方法卻格外有趣。

這道素蒸鴨的發明人名為鄭餘慶,一日他的親友來做客,他命家人燒製這道素蒸鴨,特別叮囑爛蒸後去毛,不能抄斷。客人起初以為是蒸鴨。等到上菜才知道,竟是蒸葫蘆。這樣新奇的菜式,想來也不枉主客清歡一場。


葫蘆雖是世間常見之物,卻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


元代農學家王被在《農書》中也記載了葫蘆的吃法:“匏之為用甚廣,大者可煮作素美,可和肉煮作葷羹,可蜜煎作果,可削條作幹。”不僅古人認為葫蘆是佳蔬,如今我們吃的形似絲瓜的瓠子,在刮皮去瓢後,也是炒菜做餡皆相宜的。此外,在我國北方地區,還有冬季以曬乾的葫蘆條燉肉的吃法,也不失為一道美味佳餚。

葫蘆可做各種容器或用於浮水

不過,瓠子只有在鮮嫩時可食。待到成熟之後,其外壁會木質化,變得乾硬。於是,人們就把老熟的葫蘆做成各種容器使用。在新石器時代早期,葫蘆便以其質地輕、容量大、不透水、耐腐蝕,成為了先民貯存水漿的首選容器。之後還漸漸有了各式各樣的藥葫蘆、酒葫蘆、蟈蟈葫蘆以及供人觀賞的文玩葫蘆。


葫蘆雖是世間常見之物,卻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


成熟乾燥的大肚葫蘆,質輕且密閉,可以浮於水上。於是人們利用它浮於水的特性,將葫蘆繫於腰間,可以充當救生衣,是相當古老的浮具,即使是在二十多年前的海南西部昌化江流域的村莊,這種“渡水腰舟”還隨處可見。

在八仙過海的民間傳說中,鐵柺李不僅揹著一個裝著“靈丹妙藥”的葫蘆,在周遊江湖時治病救人。這隻葫蘆還成為他渡東海赴仙山的工具。除了道家以葫蘆盛煉丹藥之外,古代醫家也懸掛藥葫蘆,不僅是以葫蘆作為招幌,更向世人表明其懸壺濟世的宏願。

葫蘆是古代八音之一


葫蘆雖是世間常見之物,卻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

古人把製造樂器的材料,分為金、石、土、革、絲、木、匏、竹八類。匏為“八音”之一,指笙、簧一類的樂器。早期的笙、簧都是用嵌簧的編管插入葫蘆內,以葫蘆作為共鳴體發音。至今在雲南地區盛行的樂器葫蘆絲,以一個完整的天然葫蘆做共鳴腔,在構造上仍保持著古代樂器的遺制,且以音色優美獨特深受人們的喜愛。

不細細探究一番,又哪知如葫蘆這般世間常見之物,竟也有如此多故事與內涵,還是讓我們細細觀賞它那優美的外形,品嚐其美味佳餚,再讀讀《詩經》一篇用以怡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