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母乳餵養的寶寶更聰明?營養+親喂,一個都不能少

大家一定都知道,母乳餵養的寶寶大腦發育更好。著名國際醫學雜誌《柳葉刀》指出:母乳餵養寶寶在兒童和青少年時期的智商比配方餵養的寶寶平均高出3.4分。先進的磁共振成像研究更清晰地通過腦影像證實,母乳餵養寶寶的腦白質發育狀況比混合餵養和配方奶餵養的寶寶更好。

為什麼母乳餵養的寶寶更聰明?營養+親喂,一個都不能少

母乳餵養好

但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母乳會有這麼神奇的功效呢?今天我們就來拆解一下母乳餵養裡的腦科學。

母乳蘊含豐富的腦營養

大腦需要營養,就象汽車需要汽油一樣。在日常生活中,脂肪和糖雖然在大家眼裡並不是什麼健康的好東西,但母乳裡的脂類和糖類對寶寶來說,卻好比是驅動大腦的“引擎”。

為什麼母乳餵養的寶寶更聰明?營養+親喂,一個都不能少

脂類 (Smart Lipid)

在寶寶生命最初階段,滿足全身快速生長所需要的能量裡,約有50%是由脂類提供的。大腦可以說是全身脂肪含量最高的器官了,大腦約含有60%脂肪,主要以磷脂的形式存在。

為什麼母乳餵養的寶寶更聰明?營養+親喂,一個都不能少

磷脂作為神經元和神經膠質細胞的主要結構成分,是腦功能的物質基礎。母乳中的脂類(DHA、AA等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磷脂、膽固醇等)能幫助促進髓鞘形成,髓鞘是包裹在神經元軸突外面的一層脂肪組織,如果把神經纖維比作電線,那麼髓鞘就象是包裹在電線外的絕緣膠皮層,它能使神經信號更有序、更高效快速地從一個神經元傳遞到另一個神經元。神經科學家們經過研究發現,假如軸突的外層沒有包裹髓鞘,其神經傳導的速度約為5米/秒,而包裹了髓鞘之後,就能迅速提升到100米/秒,足足提速20倍!

為什麼母乳餵養的寶寶更聰明?營養+親喂,一個都不能少

無髓鞘 vs 有髓鞘

糖類 (Smart Sugar)

人類學家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越聰明的哺乳動物,其乳汁中乳糖的含量越高。人乳中的乳糖含量為哺乳動物奶中最高。乳糖在人體內水解後產生葡萄糖和半乳糖。葡萄糖為人體提供能量,而寶寶出生後的頭幾年,大腦發育消耗的能量要佔到50-75%;半乳糖是神經節苷脂的重要結構成分,神經節苷脂促進突觸和髓鞘形成。

為什麼母乳餵養的寶寶更聰明?營養+親喂,一個都不能少

此外,母乳還含有易消化的優質蛋白,鐵、碘、鋅、銅,維生素A、D、膽鹼、牛磺酸等腦營養;多種免疫因子降低寶寶患病風險,保護大腦免受疾病引起的腦損傷;母乳低聚糖(HMO)促進腸道有益菌的生長,調節免疫功能,其中含唾液酸基的HMO可能是神經發育所必需的成分。

哺乳是一種促進母嬰連接(Smart Connection)的“神經運動”

哈佛大學兒童發展中心的研究報告指出,寶寶出生後的第一年裡,神經元以超過每秒鐘1百萬個的驚人速度建立新連接。寶寶與環境的每一次互動都是大腦產生新連接的過程。早期大腦連接發育得好,未來的學習能力和行為才能健康發展。

為什麼母乳餵養的寶寶更聰明?營養+親喂,一個都不能少

神經元連接

在2014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組織召開的神經科學國際研討會上,專家們認為,哺乳是一種促進母嬰連接(Smart Connection)的“神經運動”。

為什麼母乳餵養的寶寶更聰明?營養+親喂,一個都不能少

哺乳不僅僅是簡單的“獲得食物”的過程。母乳餵養時,寶寶的吸吮、充滿愛意的眼神交流、寶寶發出的聲音、身上的體香、親密的肌膚接觸…… 這些感覺刺激都會傳達到媽媽的大腦,通知下丘腦分泌催產素,催產素不僅幫助乳汁排出,還可作為大腦內的神經調質,使媽媽母性爆棚,增進母嬰情感連接。因此,催產素常常被稱為“愛的激素”。

為什麼母乳餵養的寶寶更聰明?營養+親喂,一個都不能少

催產素:愛的激素

在《大腦的奧秘》一書中,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的學者通過實驗發現,催產素還有促進大腦皮層早期發育的新功能。對於剛出生不久的寶寶,來自外界的各種感覺刺激對大腦的發育至關重要,這些刺激包括顏色和光帶來的視覺刺激、父母的撫摸給予的觸覺刺激、聲音的聽覺刺激等。

為什麼母乳餵養的寶寶更聰明?營養+親喂,一個都不能少

為什麼母乳餵養的寶寶更聰明?現在大家應該更清楚其中的道理了吧?營養+親喂,一個都不能少。母乳給寶寶提供源源不斷的腦營養,而哺乳是建立母嬰親密連接的紐帶,充滿愛意地餵奶,是養成聰明寶寶的“不二秘笈”。

那麼,如何才能順利母乳餵養呢?

只要掌握以下6大要點,母乳餵養其實並不會太難。

  1. 母嬰同室:即使是剖腹產後,出生後也要儘量保持和寶寶始終在一起,這樣能增進親密感和激素分泌,促進乳汁分泌,也能讓媽媽更方便地知道寶寶什麼時候餓了,什麼時候需要餵奶,什麼時候需要抱抱,從而增加母乳餵養的成功率。
  2. 按需餵養:頻繁和有效的吸吮能幫助媽媽產生足夠的乳汁。這是最重要的泌乳原理。
  3. 掌握正確的哺乳姿勢:分娩後頭幾天,乳汁會逐漸增多,在此期間媽媽可以在正確的指導下學習哺乳姿勢,經過磨合和練習掌握正確的技巧和方法。
  4. 要有耐心:母乳餵養是媽媽和寶寶都需要學習的一項技能,像任何新事物一樣,需要時間和耐心。儘量放鬆身心,多嘗試,允許自己出錯並不斷調整到最佳狀態。
  5. 不要隨意添加其他任何食物:在產後頭三天,寶寶頻繁、不受限制的吸吮是幫助產奶的最好方法。添加母乳以外的任何食物都有可能抑制母乳的分泌。
  6.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母乳餵養是一場信念的遊戲。要有信心!絕大多數媽媽在孕16-22周就已經有泌乳能力,準備迎接寶寶的出生。只要遵循自然本能,贏得家人的支持,媽媽的乳汁一定能完美滿足寶寶在營養和情感上的雙重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