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退休幹部、退伍軍人……看抗擊疫情中的黨員擔當

疫病無情,人間有愛。自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青島市即墨區藍村鎮湧現出許許多多衝在一線、無私奉獻的黨員,他們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優良作風,帶頭奉獻愛心,其中有年邁的老黨員、有退役軍人、有一直戰鬥守卡一線基層工作者,他們用實際行動踐行使命、書寫忠誠。

離崗不離黨,餘熱映初心

“我年紀大了,去不了一線,但我的心永遠和黨組織在一起,雖然錢不多,但請你們一定要收下我的捐款。”江崇京的聲音有些顫抖,但格外堅定。據瞭解,江崇京1947年入伍,1948年入黨。作為一名建國前老黨員,疫情發生以來,他身在家中,心繫一線,當看到疫情發展的嚴峻形勢後,心急如焚的他迫切地希望能為抗擊疫情出一份力,表達一名老黨員、老軍人的心意。

90歲的於桂雲是一名有著70年黨齡的離退休黨員幹部,也是“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紀念章的獲得者,得知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行動不便的她第一時間通過家人捐款1000元用於疫情防控。老黨員們用積極的捐款行為表達了與廣大同胞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的必勝決心和心繫祖國的深情厚意。

退伍不褪色,戰“疫”顯擔當

衝鋒是戰士的最好姿態,一線是戰士的永久陣地。在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楊帆作為一名退伍軍人,義無反顧地投身於社區疫情防控工作中,從大年初二收到通知後始終堅守在防控一線,當好轄區企業復工復產的“服務員”和外地返鄉人員的“聯絡員”,連夜值守是常事。“不同的角色,不同的使命。真正的士兵,即使脫下軍裝,依然會保持著為人民服務的本色,作為一名社區幹部,我會努力工作,為疫情防控貢獻自己的力量。”楊帆急忙交上100元捐款後,開始了新一輪的工作。

當好“領頭雁”,黨員齊響應

疫情防控一線,活躍著一支特殊的隊伍—遴選支部書記。他們是“領頭雁”,更是“護村人”,他們靠前指揮、以身作則,得到廣大黨員群眾的支持和擁護。

“我是支部書記,雖然上任沒多久,但守護好村民的安全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此次疫情是對我的考驗,苦點累點沒關係,只要能帶領大家闖過這個難關,能得到村民的認可,什麼都值!”郭家屋子村遴選支部書記趙麗作為一名女支書,凡事親力親為,不分晝夜地參與卡口值守和入戶摸排,此次捐款她率先拿出了1000元現金,轉身又投入到繁重的防控工作中。與此同時,第一時間捐款的還有挪城河南村遴選支部書記韓士超和趙家屯村遴選支部書記榮平文,他們充分發揮黨支部書記“領頭雁”作用,面對疫情防控首次“大考”,他們無懼無畏,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彰顯了村支部書記應有的擔當。

“五十、一百、五百…...”連日來,在各級黨組織的帶動下,村莊、機關、企業等各行各業的黨員紛紛捐款捐物,愛心匯聚在一起,形成強大的戰鬥合力,築牢疫情防控的堅強堡壘。大家都說,通過捐款的方式為一線的防控工作貢獻一點力量,感到非常值得、非常有意義。截止日前,全鎮共收到3420名黨員的捐款,共計89萬元。

在藍村,無論是困難危急的一線,還是默默堅守的後方,都有共產黨員們的身影,他們在“藍城新鋒”黨員志願者的隊伍中日夜奮戰在疫情一線;他們身為“指揮官”,帶頭衝鋒陷陣;他們屢屢捐款捐物,為疫情防控伸出援手……他們不忘黨的恩情,危難時刻盡己之力,彰顯了共產黨員的初心本色、展現了新時代黨員的家國情懷。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曉帆 通訊員 孫璐 宮斯川 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