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房產趨勢怎樣,會降價麼?

用戶1586340173848


房價可能會微降,但是還是比較穩的,地區的差異性應該會比較大,跟人口數量也有很大關係,首先,房價對經濟影響太大了,太大的波動會影響到經濟的良性發展,特別是現在這個時候。其次,經過這次疫情之後,也許會讓更多的人想著回鄉


嘿能治好


1. 看地區,三四線以外的城市肯定今年房地產市場不好,因為疫情原因,大家急迫的買房變成了一種觀望,同時也知道了手中有現金的好處,加上開發商疫情後繼續回籠資金,讓市場產生房子降價的概念,大家更會觀望。同時房地產的熱點已經過去,大家的購買熱潮散去,加上省會城市的吸引,三四線以外的城市今年市場肯定不好。

2. 一線城市北上廣深今年房地產市場肯定是繼續上漲,說降價肯定是不可能的,一線城市是全國房價的風向標,同時需求量也非常大。全國人民中有錢有勢的都會去一線城市發展買房,同時,全中國以及世界的大型企業公司也集中在一線城市,無形中又帶來多少購房需求。加上貨幣貶值等因素,一線城市的房產就是投資硬通貨。雖然限購政策很嚴,但每年還是有很多人能拿到房票。

3. 新一線以及部分二線城市的房價肯定是繼續上漲的,具體漲多少要看各城市的政策是否放鬆限購或者利好樓市。各省會城市經濟發展基本上都是一個地區的龍頭,同時又吸引了全省的人來到城市發展,同時這些城市有很大一批有錢人有能力有資格進行改善換房,加上這些地區的房價還不算太高,還有很多小康家庭有能力購買。社保和落戶條件瞞住的人數每年也有幾十萬,加上高校大學生畢業後等幾年也會有房票,所以需求量非常巨大。同時土地放量和新房入市的多少也是這些城市房地產市場好壞的一個因素。

但是不管在哪裡買房,今年因為疫情影響,開發商肯定會在疫情穩定後這一點時間急於回款,所以優惠政策肯定都是不低的。今年的購房者有因為疫情而延後買房,同時有因為疫情而急於買房的。所以今年購房的低價時間就是當地開發商售樓部開門後那一段時間。


小熊貓愛吃草


我認為2020年的房地產趨勢總體是向好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

第一經過這次疫情以後,大部分人都感覺目前的居住環境不夠理想,都有進行住房改善的需求;

第二,國家這次的340000億的一個經濟刺激,雖然說不能流向房地產,但是每輪刺激,最終還是留向了房地產,刺激了房地產的發展。

所以購房需求只是暫時被抑止,疫情過後,將很快就會恢復,建議有購房需求的人趁三月份儘快的買房!



地產智匯


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


今年主要疫情問題 導致現在房價回樓 落。今年3-5月房子肯定會降,因為疫情,但下半年會有一個小陽春,下半年房價小漲!有以下理由:


1. 今年央媽降準放水量已經達到27000億,太多太多了。這些錢很多會流到房產 ,也會

流到物價。 雖然不會導致大規模通貨膨脹 。政府允許範圍內的小小規模的通貨膨脹


2. 去年下半年年水泥鋼筋大漲 ,水泥漲價20%左右,雖然幅度小,房子主要還是水泥和鋼筋


3. 今年工資也會有10%漲幅,也會導致房子的變相漲價


4. 今年房產政策,趨於利好房地產,特別對房產開發商扶持力度比較大。


5. 這次疫情以後,老百姓對家更加專注高品質的小區,更加希望有家。


所以你今年3-5月買房應該是比較好的時機,我們當地的樓盤,有些優惠幅度,比3月初已經減少了。


但很多開發商因為資金鍊關係,會在3-5月時間,大規模促銷,一旦資金回籠以後,加上今年下半年樓市回暖,也就導致沒有促銷和降價了


希望你能買到自己喜歡的房子 。也希望我的回答能使你滿意


蘋果哥Love生活


2018年樓市受到調控政策的集中“整治”之後,就進入了一個降溫的通道。雖然2019年春季樓市有所升溫。但是在2019年下半年之後樓市的降溫又在一輪輪的金融政策收緊之後開始之間迴歸“理性”。這個迴歸不僅是樓市的理性也是購房者多加思考的理性。2019年已經開始接近尾聲,馬上要買的2020年是否會在2019年的基礎上讓樓市進一步的回調形成降價的趨勢呢?

當前樓市發展要求就是穩定平穩。不論是金融政策還是樓市的其他政策都是確保樓市平穩發展的基礎政策。而且樓市的長期平穩可持續發展才是樓市該有的發展模式。從防止房價大起大落的政策需求來看,2020年的樓市並不會進入回調期,因為回調並不是樓市發展的關鍵。目前相比減輕居民的購房負擔,穩定的樓市預期來得更為重要一些。

2020年樓市預計還會遇到上升的阻力,但絕不是下降的壓力。2020年全國範圍內的棚改工作要進入尾聲了,棚改的結束也標誌著有棚改提供的購房需求和購買力正在降低。雖然棚改的餘熱尚會持續,但是長期的熱度將會銷售。二是來自政策的調控壓力還將持續,雖然目前的各地區樓市更多是按照“因城施策”來進行全面的調控。但是鬆綁政策尋求樓市的利好一定是不被支持的。三是大城市還將持續緊把樓市入口,在一線城市獲得樓市調控的成功之後,二線城市上漲的勢頭也將從一線城市學習經驗,這就說明長期持續的調控模式也將在二線城市形成。房價將會比預期的走向更穩一些。四是2019年樓市調控會聚集不少的購房需求,這部分需求最終也會在未來釋放。這份釋放的週期也許就會在2020年出現。


濟南房大俠


2020年房價總體來說不會降低的,且會穩中有升。因為房地產行業至少關聯上下游十幾個行業,也就是說十幾個行業將受到極大影響,開發商不行了,很多行業也就跟著完蛋,可以預料到,很多行業洗牌,很多企業倒閉,失業人群激增,那時候大多數人吃飯都成了問題,可能去買房嗎?今後的房子也是一樣,雖然人口少了,但是老房子就沒人願意住了。所以,當房子老了,不舒適了,有了更好的房子了。我們總會要換一套,或者也得給孩子換一套。這樣一來,未來還是有房產的需求的。

從2018一2020年房價走勢分析:

1、2018年2月16日,某社發表了題為《房住不炒,讓房價迴歸理性》的文章,文中表示,房價控制並非這次調控的目標,2018樓市將繼續從緊調控。所以,2018年一二線城市房價會穩中有降,但是三四線城市房價會比較穩定,五線城市應該會上漲幅度比較大。

2、2019年有所上漲。但是增速或許會放緩。按照辦理手續等時間來算,2019年新開盤的商品房數量應該會很多。在競爭之下,價格的上漲速度會放緩。但是絕不會降下來,因為這些土地的出讓金已經上漲。成本已經增加,讓開發商吐出利潤不可能。

3、2020年我國的房價比較難下跌!現在的經濟發展已經開始提速,不像之前那樣經濟發展緩慢,經濟發展快了有些規律性的東西自然也會被打破,可能房價也不會繼續遵循三年一降的週期了!而且去年房價就沒降,一直再漲!

我們國家城鎮化現在還未超過一半,而人家發達國家的城鎮化有的已經高達百分之六七十!而我們的目標是成為一個發達國家!所以,城鎮化的步伐必須加速,大量的農村人口也將會轉化成城鎮戶口,那就還會有一大批購房需求在等著買房安家,所以,到2020年房價還是很難降下來的!


工程兆哥


2020年樓市預計還會遇到上升的阻力,但絕不是下降的壓力。2020年全國範圍內的棚改工作要進入尾聲了,棚改的結束也標誌著有棚改提供的購房需求和購買力正在降低。雖然棚改的餘熱尚會持續,但是長期的熱度將會銷售。二是來自政策的調控壓力還將持續,雖然目前的各地區樓市更多是按照“因城施策”來進行全面的調控。但是鬆綁政策尋求樓市的利好一定是不被支持的。三是大城市還將持續緊把樓市入口,在一線城市獲得樓市調控的成功之後,二線城市上漲的勢頭也將從一線城市學習經驗,這就說明長期持續的調控模式也將在二線城市形成。房價將會比預期的走向更穩一些。四是2019年樓市調控會聚集不少的購房需求,這部分需求最終也會在未來釋放。這份釋放的週期也許就會在2020年出現。

總的來說,房地產市場在2020年進入回調顯然不可能,也不符合市場發展的需求和預期。因此就樓市的發展情況來看,2020年的樓市依然會存在分化。


趙玉山K


今年的房產趨勢如何?可能房產的話題每一年都是熱門,但是今年手疫情影響比較大,特別是現在的疫情已經擴散到全球,很多人都在擔心經濟危機大爆發,那麼經濟危機來了,房子的價格是不是就會下跌呢?


首先我覺得在疫情處理這一塊我們已經做得非常好了,可以看看現在歐洲和美國中東這些國家應對的手足無措,所以,我們要對我們的經濟保持樂觀,中國已經被列入資產避險國家。


那麼在以前、當下、甚至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房產依然是普通老百姓最值得入手的資產,他的回報率能夠抵禦通貨膨脹的風險,我們可以看到以前買了房子的人道現在的收益,雖然將來可能沒有像之前那麼暴力的漲幅,但是我相信,在有人口持續淨流入的大城市的房子依然會繼續漲價。


那麼對應的,人口一直在淨流出的小城市,小縣城的房子已經失去投資的意義,將來貶值是肯定的,沒有需求就沒有市場,特別是這些地方還一直在蓋房子,所以,這些地方的房子我們是要去避免的。


去買有人口淨流入的城市,有人口淨流入,說明這些地方有更多的工作機會和更高的收入,也就是產業好,我們知道產業和人口是一座城市的未來,強者會越來越強,這些城市會因為產業的發展和人口的流入發展的越來越好,基礎設施的建設更完善,教育醫療資源的不斷進化。


所以2020年好的城市的房子還會越來越貴。


錢塘風起


按照現在的趨勢,很多多套房產的已經在拋售了!很多人房貸已經還不起了,而且很多企業和個人沒辦法維持下去了,資金鍊斷裂了,迫使自己賣房,然而想買房的人不敢去買,因為暫時沒有穩定的收入。反覆循環,想漲都漲不了的!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取之南


一、城市化和城鎮化的速度會加強,加快都市圈化,大家的佈局選址趨同,競爭會更趨激烈,市場集中率會進一步上升,中小企業的生存壓力進一步加大。

二、城市進入性的指標重新調整,從硬到軟。從交通、產業、經濟到教育配套、醫療配套以及當地的營商環境。

三、租售同權的保證措施,租售同權肯定會堅定的推下去,需要落地執行的統籌性和藝術性。

四、對於房地產的調控不會再嚴,地方政府是實施的主體,看各地如何管控。

五、金融政策不會收緊,會放水,難免會有滲漏進入房地產,對於缺錢企業會有所緩和。國內融資成本降低,國外融資成本上升。

六、商辦空置問題,商辦靠的內容、消費和第三產業,這次疫情對商辦市場影響大於住宅,對豪宅影響大於剛需。商業消費需求會反彈,辦公需求反彈會滯後。商辦調改居住功能的政策或許越來越多城市嘗試,物業資產的彈性考慮越來越重要。

七、資產價格的重估,從案例比較法到圍繞產生現金流的客觀評估,資產評估價格模型需要調整。

八、十四五規劃時期,主題是“高質量增長”,什麼是高質量,企業規模和成交額?還是現金流?重新評估土地資產、物業資產、人力資產和金融資產,去冗餘。

九、合作模式越來越多元,合作之間考量企業文化、企業能力、風險共擔和利潤共贏。朋友圈、聯盟、代建、合作開發、交叉持股越來越多。

十、崗位適用性,企業趨於扁平化。新常態下,正向價值觀、前瞻性、溝通能力、工具學習、個人領導力、敢於擔責、複合型人才吃香。

十一、關於個人購房,家庭資產80%是不動產,買新房利用特殊時期的開發商激勵政策,買二手房要“撿漏”。核心城市、熱點城市資產保值性強, 購房需要思考家庭資產配置,評估家庭現金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