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麗:“女性可以很多面”,為何只有“女強人”才能說這種話

張偉麗:“女性可以很多面”,為何只有“女強人”才能說這種話

(3月8日),UFC冠軍張偉麗的首場衛冕戰,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經過五回合激烈戰鬥,張偉麗最終通過點數判定擊敗波蘭選手喬安娜,繼續保有UFC女子草量級金腰帶。但是,對於張偉麗所從事的職業MMA(綜合格鬥)而言,卻在國內並不被人們熟知。

尤其,對於很多女性來講,MMA(綜合格鬥)簡直是不可想象的。甚至,不少男性對從事MMA(綜合格鬥)的女性也會有“畏懼感”(會腦補被暴擊的畫面)。因為,就國內傳統女性特徵中,“陰柔之美”一直是標配。所以,人們對於張偉麗取得的成績而言,也只是覺得“她很厲害”,卻並不會將其奉為“女性典範”。

這種較為結構性的認知中,其實已經將女性特徵固化,也就是“女性最好該怎麼樣,或者最好不該怎麼樣”。這導致,“臉譜化”的認知已經成為一種主流模版。所以,這導致從事MMA(綜合格鬥)的女性,會被認為有天然的暴力傾向,不溫柔或者不好相處。甚至,與所謂的“賢妻良母”根本聯繫不起來。

只是,張偉麗在媒體採訪中,曾談到現代女性時,她認為女性可以有很多面,在家的時候可以做飯,工作的時候也可以“上籠子裡比賽”。總之,就是“工作印象”和“生活印象”並非鐵板一塊。然而,即便如此,人們在表述張偉麗的不俗時,依然是建立在“女強人”的基礎上。而非是以她所強調的女性認知為基準。

不得不承認,國人對於女性的規訓,不只是平權與否的問題,而是根深蒂固的觀念問題。甚至,在基本的兩性互動中,都會天然地認為,女性該被男性保護。這導致,主流的兩性印象中,女性病態美是追逐的標準,男性肌肉多是追逐的標準。

坦白講,就是個性被性別化很重,甚至這種思維觀念,還被延續到職業領域。比如護士,多是女護士,男護士比例特別小。當然,如MMA(綜合格鬥)這樣的職業,在國內幾乎算是骨灰級冷門職業。於此,也就能理解,張偉麗所取得的成績,真的是來之不易。因為,她首先要突破的就是性別和職業的固化印象,而後才能談天賦和努力。

當然,今天是“婦女節”,所以談論女性印象可能就更為意義非凡。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國內的“婦女節”依然被很多人過成“情人節”,直接的觀感中,貌似男性很尊重女性。可事實上,無論是真正的“情人節”,還是被脫殼的“婦女節”,女性始終沒有擺脫取悅和被取悅的圈套。

要知道,在現實的世界中,男性依然是“第一性”,女性依然是“第二性”,這算是基本的事實。當然,與西方國家的情況相比,我們的性別文化中,更具有短期內無法扭轉的觀念。比如,女性地位普遍弱於男性,但是母親在家庭中的地位,相對又比西方國家的家庭地位要高一些。

可即便如此,女性處於劣等地位的事實依然存在。雖然,近幾十年來,在公開的場合下,總是會提及男女平等的概念。但是,只要回到現實生活中,就會不自覺地回到性別傾斜的框架中。尤其,在婚戀秩序中,基本上已經被默許化。

事實上,“兩性平權”最大的阻力並不在於男性是什麼態度,而是女性是什麼態度。就目前來看,除卻大都市中的兩性互動開始表現出對等的特徵,而除此之外的地域,基本上還是所謂的“取悅關係”。雖然,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關注個人權利的表達。但是,在核心的認知中,卻依託“我弱我有理”在吶喊,而非是把自己跟男性真實的對等在一起。

很多時候,在基本的女性弱勢認知中,其實並不是力量(體力)的懸殊問題。而是,女性在長久的兩性傾斜關係中,已經對所謂的“性別紅利”形成依賴思維。比如,最顯著的不平等中,婚戀秩序的閉環中,女性是被較大程度物化的一方。

基本的圖景中,一邊是男性鉅額的物質輸出,一邊是對女性“生娃工具”,“顏值身材”的不斷強化。總之,交換的即視感很強烈。這種時候,如果想強調兩性平權,其實都是在自我打臉。說到底,在基本的婚戀秩序中,屬於一種權力讓渡的共謀邏輯。這種時候,最值得尊重的行為,就是閉嘴。因為,又要當婊子,又要立牌坊,是不太可能的。

另外,所謂的“女強人”邏輯,其實還是“男強人”邏輯那套思維。比如,男的有錢可以“包小三”,女的有錢就可以“包二爺”。所以,導致,無論是“男強人”,還是“女強人”,根本性的強大隻是財富的強大,而非內心的強大。於此,只要是“女強人”,貌似就註定是“女寡人”,沒人敢碰,也沒人願意碰。

事實上,張偉麗所強調的事實,屬於正常人生的樣子。可是,卻不太有人願意去相信。要不然,她也不會當著媒體的面,直接強調自己也有“小女人”的一面。於此,要儘可能地實現男女平權,最根本的認知中,一定是“人為大,性別為小”。

其實,也就是李銀河所強調的“女性主義理論千頭萬緒,歸根結底就是,在全人類實現男女平等”。這種基本的願望看起來簡單,但是僅靠幾代人卻難以完成。只能隨著歷史的進程,逐步的,漸進地去修正,去接近理想的圖景。

因為,就目前女權主義的基本盤中,很大程度上是跑偏的。就所謂的“女權主義”都是在暴打“男權主義”,核心的基質中,根本沒有互相尊重的意識。所以,“女權主義”吶喊這麼多年,也只是停留在罵街的層面上,並沒有根本性地突破。

並且,很大程度上,連基本的“女性印象”都沒有全面進階。所以,對於張偉麗所強調的“女性可以很多面”,就大多數女性來講,也只是“聽一聽”,真正敢於說出來的,或是直面的女性,確實不是很多。因為,在基本的女性評分標準中這些都是失分項(除非已經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否則就會被另類化)。

不得不承認,追求“兩性平權”和“現實的兩性現狀”並不是一回事兒。並且,在性別輿論紛爭上,始終還沒有走向“對人的尊重”。所以,對於當下的“婦女節”而言,除卻商業氣息濃重,形式主義當道,貌似離所謂的“女性自強”還差得很遠。而張偉麗也只能說是突破高牆的幸運兒,她既找到自己的理想,也突破性別印象的囹圄。但是,她依舊屬於少數派。

“對科學備孕、孕期護理、胎兒發育、產後護理,寶寶發育,時尚教育感興趣的讀者,強烈給大家推薦寶媽快問小程序,你可以直接用今日頭條app上方的搜索框輸入寶媽快問小程序,就能看到豐富的孕育知識。頭條搜索內容全面豐富,以後搜寶媽快問小程序可以先用頭條試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