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計報酬、不講條件!全國共有140家通用航空企業、使用952架航空器執行疫情防控任務

中國網直播3月12日訊 民航局定於2020年3月12日(星期四)10:00在民航局機關二樓多功能廳舉行新聞發佈會,航安辦、發展計劃司、運輸司、飛行標準司主要負責人就民航防控境外疫情通過國際航班輸入及民航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有關支持政策等進行介紹和解讀,並答記者問。中國網現場直播,以下為文字實錄:

不計報酬、不講條件!全國共有140家通用航空企業、使用952架航空器執行疫情防控任務

運輸司巡視員 靳軍號

靳軍號:各位新聞媒體的朋友,大家上午好!武漢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發生後,通用航空企業主動請纓,自發、自覺、自願的投身於疫情防控工作。2月13日,民航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總體部署,“再研究、再部署、再動員”民航力量參與疫情防治工作,專門下發了《關於發揮好通用航空在疫情防控中作用的通知》,為支持通用航空抗擊疫情構建“綠色通道”。連日來,通用航空便捷、高效、地完成醫療人員和物資運輸任務,有效開展精準的消毒滅殺作業,為民航行業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下面我簡要介紹三個方面的內容:

一、總體情況

截至2020年3月11日,全國共有140家通用航空企業(其中99家無人機企業)使用952架航空器(其中無人機802架),共執行336次疫情防控任務,累計飛行2290小時6938架次。其中,運送醫療相關人員63人次,運送藥品和物資88.3噸;開展航空噴灑作業3173次,消毒滅殺面積3.61萬平方公里;執行空中巡查任務905次,巡查面積4879平方公里;執行疫情防控宣傳640次,空中拍照作業453次、作業面積1876平方公里。

二、呈現的主要特點

一是通航企業主動作為,展現堅決抗疫的“一顆心”。疫情發生後,諸多通航企業能夠不計報酬、不講條件,接到任務後第一時間運送疫情防控所需的醫療人員和急救物資;能夠心懷全局、齊心協力,數家企業使用各自的機型,以 “接力”方式無縫銜接的完成了從境外到境內的物資轉運任務;能夠主動參與、默默奉獻,每天都有數十家企業通過2月18日民航局開通上線的“通用航空備勤值守信息平臺”,自發進行備勤值守。以今天為例,共有91家通航企業、駐守18座機場,組織281架航空器、996名技術人員、366臺(套)專業設備正在備勤值守,時刻聽從任務召喚。

二是民航單位協調保障,展現堅決抗疫的“一盤棋”。民航管理局、監管局、機場、空管、油料、航信等相關單位,按照《關於發揮好通用航空在疫情防控中作用的通知》要求,加強組織領導,主動對接地方聯防聯控機制,為執行任務的通航企業提供了防護物資調配、任務協調落實、空中指揮、地面保障等全方位的支持保障,建立了飛行計劃審批的“綠色通道”,保障通航企業順暢、高效、安全的執行任務。

三是民航行業凝心聚力,展現堅決抗疫的“一片情”。中國航空油料集團有限公司為執行任務的通航企業提供“先加油後結算”服務,並給予燃油價格優惠;中國航信西安凱亞公司加班加點,短短几天內協助民航局開發完成“通用航空備勤值守信息平臺”;航聯保險經紀有限公司會同平安保險免費為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的33家通航企業400餘名員工提供每人50萬元保額的意外傷害保險(有效期至2020年4月17日);中國航空器擁有者和駕駛員協會積極爭取華夏保險的支持,免費為民航系統5萬餘名一線員工提供每人一份50萬元保額的意外傷亡保險(有效期90天);中國航協通航分會組織會員企業提交《請戰書》,同時利用自媒體、微信群等多種形式開展宣傳報道,加油鼓勁。

四是新興業態拓展應用,展現堅決抗疫的“新舞臺”。無人機作為通用航空的新興業態,在疫情防控期間除開展空中巡查、空中拍照、電力巡檢、航空噴灑等常規作業外,還針對各地需求開發出諸多新的應用場景,包括在醫療機構、社區、工作場所等地進行小範圍、超低空甚至是室內的精準消毒滅殺作業,在社區內對居民進行非接觸式體溫測量,在高速路懸掛二維碼方便駕駛員掃碼登記信息,在醫院建設工地為夜間施工提供持續照明等等。可以預見,在疫情防控之後的復工復產過程中,上述應用場景也將為無人機的發展提供更廣闊的新舞臺。

五是信息技術大展身手,展現堅決抗疫的“新助力”。此次疫情防控期間,利用大數據、雲計算等信息技術打造的一批信息平臺,為通航抗擊疫情提供了堅強的助力。民航中南地區管理局於2月19日上線了“疫情防控通航氣象服務平臺”,為在當地執行任務的通航企業免費提供氣象情報服務;民航華東地區管理局於2月24日啟用了“通航抗擊疫情工作雲平臺”,搭建了轄區通航企業和抗疫物資提供方、任務需求方之間的溝通渠道;中國航協通航分會、中國航信重慶凱亞公司合作開發了“通用航空抗戰救援服務平臺”,海豐通航與弘道軟件開發了“通航雲抗疫物資轉運平臺”等,均取得了良好的實際應用效果。

三、下一步工作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下一步,民航局在繼續發揮通航在疫情防控中重要作用的同時,還要統籌安排、有序推進通航企業的復工復產工作。主要有以下考慮:

一是發揮好資金扶持政策的激勵作用。民航局將落實好國家關於疫情防控期間對通航企業的資金支持政策(《關於民航運輸企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資金支持政策的通知》),對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的通航企業,將按照《通用航空發展專項資金使用管理暫行辦法》(民航發〔2012〕111號)規定予以資金支持。

二是充分發揮聯防聯控機制的統籌協調作用。在現行的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機制下,進一步規範任務來源、明確經費保障、優化相關審批程序、暢通信息渠道,保障通航企業能夠安全、順暢、高效地執行疫情防控任務。

三是進一步精簡審批、優化服務,助力復工復產。民航局將按照《關於疫情防控期間調整民航行政審批工作方式的公告》內容,進一步優化政策設計、調整工作方式,為通航企業提供更好的服務,助力其復產復工。

四是支持政府購買通航服務。長期以來,在航空護林等應急救援領域,政府購買通航企業服務已是較為成熟的做法。後續民航局將支持地方政府結合本地實際,進一步建立健全應急救援機制,明確政府購買服務的範圍、種類和方式,加強資金保障,以充分使用並持續提升通航的應急救援能力,為我國有效應對突發事件提供重要支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