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女子上官婉兒一生“譭譽參半”,被女帝寵幸卻落得悲慘結局

一說起上官婉兒,很多小夥伴是不是立馬就想起了那個“遊戲”裡英姿颯爽,越塔殺人易如反掌的女神,但今天,筆者想和大家講一講上官婉兒的真實故事,上官婉兒的人生,比小說,電視劇還要曲折,更是做了不少的荒唐事,在歷史上譭譽參半,是一位讓人又恨又愛的奇女子。

悲慘的童年

奇女子上官婉兒一生“譭譽參半”,被女帝寵幸卻落得悲慘結局

先說上官婉兒的小時候,上官婉兒出生在一個權勢顯赫的家族,其祖上三代都擔任大官,可是,上官婉兒並沒有能夠享受到家庭的美好,就在上官婉兒剛剛出生的時候,上官婉兒的祖父上官儀因為替唐高宗起草將武則天廢除的詔書,與上官婉兒的父親上官廷芝一起被武則天所殺,從此,本來權勢顯赫的上官一族逐漸破落,剛剛出生的上官婉兒和她的母親一起被髮配到掖廷,在掖廷當奴隸的期間,上官婉兒的母親並沒有放棄對上官婉兒的培養,反而對上官婉兒進行細心的照顧,進行精心的培養,因此,小小年紀的上官婉兒便數讀詩書,不僅能夠吟詩作對,而且明達事理,異常聰穎。

女帝寵幸

奇女子上官婉兒一生“譭譽參半”,被女帝寵幸卻落得悲慘結局

後來,上官婉兒逐漸長大了,按道理來講,上官婉兒本不應該與武則天產生任何關係,畢竟武則天是她的殺父仇人,即使兩人碰面,也應當欲殺之而後快才對,但歷史總是那麼蹊蹺,在一封二年,武則天突然召見了當時年僅十四歲的上官婉兒,並且當場出題考較。令人驚奇的是,上官婉兒文不加點,須臾而成,並且文意通常,辭藻華麗,語言優美。武則天看後大悅,當即免去了武則天奴隸的身份,讓其掌管宮中的詔命,我們不知道當初兩個人到底是什麼樣的心理,為什麼上官婉兒面對殺父仇人,能夠侃侃而談,而武則天,也能夠栽培仇家的孩子,還對其予以眾人,這一切,我們都不得而知,我們知道的就是,從上官婉兒站在了武則天身邊的時候,上官婉兒傳奇的一生便正式開始了。

奇女子上官婉兒一生“譭譽參半”,被女帝寵幸卻落得悲慘結局

後來武則天稱帝,但不久,上官婉兒又因違忤旨意,罪犯死刑,但武則天惜其文才而特予赦免,只是處以黥面而已。以後,上官婉兒遂精心伺奉,曲意迎合,更得武則天歡心。

這裡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知識點,當時上官婉兒到底幹了什麼,竟然要被處死呢?歷史上有很多說法,其中比較出名的一個,是說武則天有一個男寵,名字叫做張宗昌,武則天將上官婉兒倚為心腹,甚至與張昌宗在床榻間交歡時也不避忌她。上官婉兒免不得被引動,加上張昌宗姿容秀美,不由地心如鹿撞。一天,婉兒與張昌宗私相調謔,被武則天看見,拔取金刀,插入上官婉兒前髻,傷及左額,且怒目道:“汝敢近我禁臠,罪當處死。”虧得張昌宗替她跪求,才得赦免。

當然還有很多種說法,但這些故事想要突出的一個點就是,這一位名動天下的才女,實際上非常的好色,在得勢之後更是養了不少的男寵,這一點也是上官婉兒在歷史上的汙名之一。


成為昭容

奇女子上官婉兒一生“譭譽參半”,被女帝寵幸卻落得悲慘結局

上官婉兒跟隨武則天可以說是位高權重,成為了當時的女宰相,但不久之後,武則天被迫退位,這個時候的上官婉兒呢?並沒有因為武則天的失勢而喪失自己的地位,相反神龍政變後,唐中宗復辟,又令上官婉兒專掌起草詔令,深被信任,又拜為昭容,封其母鄭氏為沛國夫人。上官婉兒與韋皇后、安樂公主亦多往來,屢次勸說韋皇后行武則天的故事,於是韋皇后上表請求規定全國士民百姓一律為被父親休棄的母親服喪三年。又請求規定天下百姓二十三歲時才算成丁,到五十九年就免除勞役,改易制度,用來收取人心民望,李顯都准許了。

上官婉兒又向韋皇后推薦武三思,將武三思領進宮中,李顯於是開始與武三思商議政事,張柬之等人從此都受到了武三思的遏制。不久,武三思依靠韋皇后和安樂公主等人的支持,相繼設計貶殺了張柬之、桓彥範、敬暉、袁恕己和崔玄暐等五王,權傾人主,不可一世。上官婉兒又與其私通,並在所草詔令中,經常推崇武氏而排抑皇家,致使太子李重俊氣憤不已。

奇女子上官婉兒一生“譭譽參半”,被女帝寵幸卻落得悲慘結局

景龍元年(707年)七月,李重俊與左羽林大將軍李多祚等,矯詔發羽林軍三百餘人,殺武三思、武崇訓於其府第,並誅其親黨十餘人,又引兵從肅章門斬關而入,叩擊閣門而搜捕上官婉兒。上官婉兒急忙逃至唐中宗和韋皇后處,並揚言說:“觀太子之意,是先殺上官婉兒,然後再依次捕弒皇后和陛下。”李顯和韋皇后一時大怒,遂帶著上官婉兒和安樂公主登上玄武門躲避兵鋒,令右羽林將軍劉仁景率飛騎二千餘人,屯太極殿前,閉門自守。李重俊兵敗被殺。

但據墓誌記載,上官婉兒曾四次向中宗進諫,反對立安樂公主為皇太女,從檢舉揭發,到辭官不做,再到削髮為尼,都沒有得到唐中宗准許,最終以死相諫。喝毒藥後,太醫緊急救治,才得以保命。

引領文風

奇女子上官婉兒一生“譭譽參半”,被女帝寵幸卻落得悲慘結局

從那以後,上官婉兒深得李顯、韋皇后信任,專秉內政,祖父一案也被平反,上官儀追贈中書令、秦州都督、楚國公,上官庭芝追贈黃門侍郎、岐州刺史、天水郡公。

此後,上官婉兒又經常勸說李顯,大量設置昭文館學士,廣召當朝詞學之臣,多次賜宴遊樂,賦詩唱和。每次都同時代替李顯和韋皇后和安樂公主,數首並作,詩句優美,時人大多傳誦唱和。對大臣所作之詩,李顯又令她進行評定,名列第一者,常賞賜金爵,貴重無比。因此,朝廷內外,吟詩作賦,靡然成風。上官婉兒酷愛藏書,曾藏書萬餘卷,所藏之書均以香薰之。百年之後,其書流落民間,依然芳香撲鼻且無蟲蛀。其母鄭氏去世後追諡為節義夫人,婉兒上表將自己的品級降為婕妤以示哀悼,不久之後恢復。

奇女子上官婉兒一生“譭譽參半”,被女帝寵幸卻落得悲慘結局

李顯派人又在上官婉兒居地穿池築巖,窮極雕飾,常引大臣宴樂其中。當時,宮禁寬疏,允許宮內官員任意出入。上官婉兒遂與一些宮官在宮外購築宅第,經常與他們交接往來,有的人因此而求得高官要職。中書侍郎崔湜就是因為與上官婉兒在外宅私通,後被引以為相的。不久,崔湜又在主持銓選時,多有違失,被御史李尚隱彈劾,以罪被貶外州司馬;也因上官婉兒和安樂公主為其申理,仍官復原職。

政變被殺

奇女子上官婉兒一生“譭譽參半”,被女帝寵幸卻落得悲慘結局

但自古紅顏多薄命,更何況是上官婉兒這個才女,上官婉兒雖然有才情,但卻只能依附於達官貴族,在景龍四年(710年),太平公主勢力日盛,上官婉兒又依附太平公主。六月,李顯突然駕崩,韋皇后將臺閣政職、內外兵馬大權以及中央禁軍等全部安排了自己的黨羽和族人,朝政大權盡落韋氏之手。上官婉兒與太平公主起草了一份遺詔,立李重茂為皇太子,李旦輔政,韋皇后為皇太后攝政,以平衡各方勢力,然而宰相宗楚客、韋溫更改詔書,勸韋后效仿武則天。

得到消息的臨淄王李隆基與太平公主商議,決定先下手為強,7月21日李隆基發動唐隆之變,以禁軍官兵攻入宮中,殺死韋后、安樂公主及所有韋后一黨,擁立其父李旦。上官婉兒執燭率宮人迎接,並把她與太平公主所擬遺詔拿給劉幽求觀看,以證明自己是和李唐宗室站在一起的,劉幽求拿著遺詔求李隆基開恩,但李隆基不許,殺上官婉兒於旗下。後葬於雍州咸陽縣茂道鄉洪瀆原,太平公主非常哀傷,派人去弔祭,並出錢五百匹絹。

總結

奇女子上官婉兒一生“譭譽參半”,被女帝寵幸卻落得悲慘結局

至此,上官婉兒傳奇的一生就此結束,縱觀上官婉兒的一生,可以說是傳奇到了極致,最高做到了女宰相的位置,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真就如上官婉兒自己所說,身為女子,最快意的莫過於持手中筆,量天下事。上官婉兒的一生,是充斥著悲劇內核的,從小的家破人亡,也許培養了她的才情,卻也使他養成了冷酷無情的性格,對於上官婉兒而言,真的是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雖然確實是一位才女,但所作所為卻顯得有一些卑鄙與可恥,但也正因為這樣,上官婉兒在歷史上才會顯的那麼出彩,那麼神奇,正是因為上官婉兒難以評說的歷史形象,才會讓上官婉兒吸引了那麼那麼多的人。

奇女子上官婉兒一生“譭譽參半”,被女帝寵幸卻落得悲慘結局

奇女子上官婉兒一生“譭譽參半”,被女帝寵幸卻落得悲慘結局。最後,想引用幾句描述上官婉兒的句子結尾。敏識聆聽,探微鏡理,開卷海納,宛若前聞,搖筆雲飛,成同宿構,古者有女史記功書過,復有女尚書決事言閥,昭容兩朝兼美,一日萬機,顧問不遺,應接如意,雖漢稱班媛,晉譽左媼,文章之道不殊,輔佐之功則異。獨使溫柔之教,漸於生人,風雅之聲,流於來葉。非夫玄黃毓粹,貞明助思,眾妙扶識,群靈挾志,誕異人之資,授興王之瑞,其孰能臻斯懿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