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抗戰,我國的道教在做什麼?完全顛覆了我對道士的認知

相對於佛教的盛行,原來是中國本土的道教顯得有些”落伍“。長久以來,道士們一直遵循莊子的無為的思想,一般不喜歡參與凡塵俗事,而是會挑選一些地勢比較偏遠,少有人煙的地方,潛心修行。雖然他們不喜歡在鬧市裡生活,但並不表示他們對國家大事完全不上心,這點從當年那場持久抗日戰爭中就可以看出來,面對國家有難時,這些隱士,絕對不會袖手旁觀。

八年抗戰,我國的道教在做什麼?完全顛覆了我對道士的認知

我們經常在影視劇裡,看到道士們都是清心寡慾,一副與世無關的樣子,但是事實的,在他們那看淡世事的外表下,隱藏著一顆熱血的心。當年日軍開始對我國進行了殘暴的入侵戰爭,面對這些張牙舞爪的兇殘敵人,這些原來可以避開,躲在深山時享受平安人生的道士們,義無反顧地選擇與百姓站在一起,利用自己的能力,積極地參與到戰爭中。

八年抗戰,我國的道教在做什麼?完全顛覆了我對道士的認知

李本純就是這些愛國道士中的 ,他是龍門派的弟子,從小就開始練習武功,當日軍入侵中國時,他二話不說,就帶著自己的弟子走下山,到各地的抗日基地教八路軍武術,把自己畢生所學毫無保留地教授那些參加的士兵們,讓人遺憾的是,這樣一位愛國人士卻在一次空襲中不幸死在了日本人的炮彈下。

八年抗戰,我國的道教在做什麼?完全顛覆了我對道士的認知

除李本純,程定遠也是一位家國的道教人士,在年輕時,程定遠是一個體弱多病的孩子,為了他的健康,家裡人把他送到了武當,拜師學義。他大名鼎鼎的汪蘭齋與蕭尚義都是他的師傅。在武當學徒多年的他,已經把八卦功夫練到了很高的境界,當日軍把南京佔領後,他馬上拋掉安逸的修道生活,投身到了一線中作戰,不僅在軍營裡教授武功,他還學習的醫術,替受傷的百姓及戰士療傷。日本人投降後,他選擇回到了南昌,當了一名醫生,繼續救死扶傷。

八年抗戰,我國的道教在做什麼?完全顛覆了我對道士的認知

道教作為中國幾千年傳承下來的文化瑰寶,雖然因為追求清心修行,大部遠離塵世生活,這也導致了我們對它瞭解很少。但是當國家真正有危難的時候,他們也是拋頭顱、灑熱血的漢子。作為中國人,我們應該好好地瞭解這些老祖宗流傳下來的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