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楊被禁賽8年,母親引群嘲:怎樣毀掉一個孩子?包辦一切

文︱木子可

來源 | 新東方家庭教育

2月28日,國際體育仲裁法庭裁定:孫楊被禁賽8年。判決的理由是因為暴力抗檢。

孫楊被禁賽8年,母親引群嘲:怎樣毀掉一個孩子?包辦一切


消息一出,孫楊媽媽楊明第一時間髮長文控訴:中心某領導指派律師能力不強、資歷不夠。

孫楊被禁賽8年,母親引群嘲:怎樣毀掉一個孩子?包辦一切


可是,3月6日國際體育仲裁法庭發佈的報告裡有個細節亮了。

孫楊被禁賽8年,母親引群嘲:怎樣毀掉一個孩子?包辦一切


報告中說,孫楊媽媽楊明被提到12次,而且直接描述“ 孫楊母親似乎對兒子起了最無益的作用”。

楊明作為孫楊的媽媽兼經紀人,她的付出是不容忽視的。

但是,這種包辦一切的愛和過度保護就像是一把枷鎖,鎖住了孫楊看世界的窗。

1

一切為了孩子

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可怕的禮物

中國父母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一切為了孩子。

楊明就是一個這樣的母親。

從孫楊小學二年級開始,楊明每天為他燉湯、送湯,即使在孫楊父親出車禍時期也是如此。

孫楊被禁賽8年,母親引群嘲:怎樣毀掉一個孩子?包辦一切


不僅如此,直到孫楊小學5年級,媽媽還要給他穿鞋子。理由竟然是不想讓他浪費一點時間,可以全身心的去投入訓練。

當時楊明帶著自豪,跟記者陳述幫忙穿鞋的事。

因為楊明的全方位包辦,孫楊被培養成了一個生活自理能力不足的“巨嬰”。

孫楊教練朱穎曾回憶說,他那時個子都長到1米7了,別人還得幫他系褲腰帶。有一次,都快臨近比賽了,孫楊還在問朱老師怎麼辦?

楊明不僅包辦孫楊的生活,她還充當著教練的職責。

16歲那年,孫楊參加城市運動會,他比賽不看裁判的牌子,而是看媽媽在岸上揮舞的浮漂。每游完一千米,楊明就揮動浮漂來提醒他。

2011年上海游泳世錦賽期間,孫楊和教練朱志根的溝通越來越少,而楊明參與孫楊訓練的時間卻越來越多。

孫楊被禁賽8年,母親引群嘲:怎樣毀掉一個孩子?包辦一切


在比賽期間,如果成績不能讓楊明滿意,她就質疑教練的訓練水平,最後,導致孫楊與合作10年的教練朱志根走向決裂。

楊明不僅干涉孫楊的訓練,她還是孫楊的經紀人,對孫楊的社交和商業活動也進行干預。

她不允許孫楊有社交賬號,孫楊的微博都是她在打理;如果有企業想邀請孫楊做代言,必須徵得她同意。

最出名的是,孫楊用國旗遮擋贊助商logo事件,這事起因只是楊明認為贊助商贊助的是浙江隊,而不是孫楊個人,就大鬧會場。

最後,孫楊不得不聽媽媽的話,遮擋了贊助商的logo。

孫楊被禁賽8年,母親引群嘲:怎樣毀掉一個孩子?包辦一切


海靈格曾說過,好的家庭一定要有界限感。對孩子沒有界限感的父母,事事包辦,是以愛的名義控制孩子。

楊明毫無界限地對孫楊360度無死角的控制,剝奪了孫楊獨立成長的機會。

孫楊的師姐曾在接受採訪時說,是做一個英雄,還是一個鄰家男孩,可能孫楊還沒想好該展示怎樣的自己。

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有句名言:一切都讓給孩子,為了孩子可以犧牲自己的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這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可怕的禮物!

父母最大的責任,不是給予孩子沒有限界的關愛,而是為他托起一片天空,讓他們站在我們的肩膀上看世界。

2

孩子犯錯父母包庇

是摧毀孩子最快的方式

犯錯是人之常情,犯錯不可怕,可怕的是犯錯後逃避,更可怕的是,孩子犯錯,父母包庇。

2010年,在澳大利亞訓練時,孫楊當著外國女選手的面換泳褲,被人告到了教練朱志根面前。孫楊撒謊說“絕無此事”,朱志根給了孫楊一巴掌。

孫楊被禁賽8年,母親引群嘲:怎樣毀掉一個孩子?包辦一切


事後楊明不但不對孫楊的錯誤行為進行教育,反而是哭著找領導,痛斥朱志根不尊重孫楊,嚴重損害了孫楊的自尊心。

上海世錦賽,孫楊身穿私籤的品牌運動服出席新聞發佈會,引起中國游泳隊的不滿被媒體報道。

此時,楊明並不是勸誡孫楊守規則,履行承諾,而是動用各種關係刪掉網稿。

面對孫楊的負面報道,楊明就像一個滅火隊員,她永遠是衝在最前面替孫楊開脫解釋。

司馬光在《家苑》中這樣寫道: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於知愛而不知教也。

楊明在孫楊的成長過程中,只知道愛孫楊,卻不知道如何教孫楊,最終破壞規則而被禁賽。

戴爾·卡耐基說:為了將來能更從容地生活,孩子必須在成長的過程中學會自己清除障礙、解決問題。而這一切,需要在家庭教育中進行。

而因為母親楊明的過度保護,孫楊真的缺席了這堂家庭教育課。

孫楊被禁賽8年,母親引群嘲:怎樣毀掉一個孩子?包辦一切


3

放手讓孩子奔前程

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遺產

聰明的父母知道,陪伴孩子只能是伴其左右,護其安好,而不是全方位的事無鉅細的代勞。

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教會孩子和世界相處的能力,這才是你對他最大的幫助和保護。

1、父母學會示弱,不要拿家長權威壓制孩子

許多父母總覺得自己永遠是正確的,孩子必須聽我的。

楊明就是一個控制型的母親,她總是用媽媽的權威,來強迫孫楊按照她的預設軌跡成長,這在一定程度上讓孫楊失去了自我,完全依賴媽媽,一切以媽媽為上。

孫楊曾經在一次採訪中說,為了媽媽就是死也要死在水裡。

胡可在一檔節目中傳授自己的育兒心得時說:男孩子的媽媽一定要懂得示弱,讓你的兒子有機會成為一個真正的男子漢。

父母示弱,孩子才會強大。

孫楊被禁賽8年,母親引群嘲:怎樣毀掉一個孩子?包辦一切


2、教會孩子面對問題,解決衝突的能力

解決衝突的過程,是孩子健康成長、走向成熟的過程。

楊明的救火隊員角色,完全剝奪了孫楊解決衝突和問題的能力,孫楊在面對衝突時,總是用極端手段去處理。

簡尼爾森說:沒有感受過“我能行”的孩子,會產生“我不夠好”的信念。

父母應該鼓勵孩子去面對衝突和問題,讓孩子在解決問題過程中,逐步建立自信心。

3、父母學會放手,讓孩子自己選擇

亦舒說:喜歡一個人,總覺得他是天底下最笨的,處處都要人操心。

楊明就是一個這樣處處操心的父母,他不允許孫楊吃外邊的食物,比賽時要全程陪同,上臺領獎要穿她指定的運動服。

在楊明心中,孫楊是她的私有物品,你們誰也別想搶走。

在她的控制下,孫楊成了楊明手中的傀儡。

心理學家西維爾亞說:這世界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為目的,只有一種愛是指向分離,那就是父母的愛。

孫楊被禁賽8年,母親引群嘲:怎樣毀掉一個孩子?包辦一切


恰到好處的愛,不是用力付出,而是得體退出,該放手時就放手。

慈母多敗兒,愚母多坑兒,為人父母的終極使命,是培養出將來能適應社會的孩子。

父母之於孩子,應該如燈盞,而非柺杖。願天下父母對孩子的愛都有度,別讓你的愛出力不討好,出力不見功。

對於孫楊母親楊明的教育方式,你是怎麼看待的?留言區聊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