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願溫縣,更溫暖

去年2月5日是大年初一,中午和值班的七八名同志在機關食堂一塊吃了團圓飯,飯菜很豐盛,比家裡都要多。

今年,還是原班人馬,還是在老地方,還是一樣的豐盛。帶班的縣領導特地從家裡拿來了年份老酒犒勞後勤的同志。

相對閒坐,燈火可親;不是親人,勝似親人。

連續五個春節,值班都排在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三之間。儘管早已習慣於此,但不時還是會生出一種莫名的情緒。

只有呆在溫縣的兩個初一和年三十,值班、替班、加班、奔波......於我卻是別樣的一種安寧和愉悅。

“溫縣,讓人很溫暖”。

“千金難買願意,萬言難抵歡心”。古溫大地,每天帶給我此伏彼起意料之外的驚喜、震撼和感動。

這是一個文脈厚重、英才輩出、古老又年輕的滄桑古城。“

“縣域六院士”證實了溫縣人的智商指數,隱忍中成就霸業的司馬文化在歷史的長河中獨放異彩,顏值超人的蘇妲姬以她的另類和爭議為古溫國帶來別樣持續的關注。

屬於中國、屬於世界、屬於全人類的太極拳發源於此,“一個村,一部史,一段傳奇、一方聖地”,讓一度沉靜安寧的陳家溝成為全球三億多太極習練者心中的朝聖之城。

“神仙之食”溫縣鐵棍山藥以她陰陽中和、品質道地的純正“進入尋常百姓家”,滋養著成百上千萬計芸芸眾生的身心。“越瞭解,越信賴”,乃至讓你形成依賴和終生的依賴,一個世界性的康養文化符號日新月異綻散她越發永久光彩的魅力。

“溫縣,湧動發展潮”。

一個月400餘戶乾淨利落的“徵遷奇蹟”拉開了投資百億元太極鎮建設的大幕。

張藝謀團隊“印象太極”實景演出項目的全面推進,驚豔吸引著四海賓朋的目光。“

“古溫朗誦會”,“悅讀悅精彩”;琅琅讀書聲,等風等你來。400餘人的陣容,200多間雅緻的書屋,讓“書香溫縣”聲名遠播。

百餘人豪華配置的教師合唱團將高雅藝術帶到了校園、社區和機關,斬獲大獎多多,成為又一道炫彩的文化風景線。

今日的古溫大地正迎來她歷史上最好的黃金髮展期。

文武太極交相輝映,“神仙之食”享譽全球,天然溫泉怡養身心,“四大懷藥”造福人民……大自然偏愛溫縣,賦予了她昂首邁步世界舞臺的氣派和自信。

動靜之間,溫縣甚至影響著中國乃至世界的角角落落。

“溫縣,讓人很踏實”。

年近七旬的老文聯主席楊連仲,帶領著溫縣龐大的一幫“文藝粉絲”,週週搞活動,天天有行動,月月都有大動作。傳承、責任、熱愛、奔走、付出......令人動容。

為了這一份敬重和感動,我一次次到現場為他們助陣。在“端午節”詩歌朗誦會上,當《萬愛千恩》的音樂響起,我終於還是沒有能夠抑制住眼中的淚水。

“紅色經典進拳館”新年大型誦讀會現場, 我克服異常難受的發燒感冒,又一次去和大家歡聚。其實只是想給大家一年的勤勉留下一個精彩的收官。

真實的我,“不喜歡拍照,不喜歡湊熱鬧,不想說話,不想在人多的地方出現......”唯獨這一群朗讀者,讓我一次次做出了讓步。每一個人內心都有一些神聖的東西,而我願意將這僅有的純粹贈予這群文友。

還有激情似火的一中朱校長,帶領他的團隊年年創造驕人的“高考奇蹟”,為溫縣的當下和未來培養、儲備了眾多青年才俊。“一碗泡麵”算什麼呢,它擊不垮溫和中血脈賁張的溫縣人。

每離開一個地方,我是從來不願再回頭轉身踏入半步的。這份絕決、毅然,和繃緊了臉的絕不讓步,多年來一直是我內心最個性的倔強和堅持。

其實有什麼呢,只是性情使然吧,怕驚擾那新晉的主角,怕觸及曾經的往事和美好。

“對有些人越發苛刻,而對另外一些人卻越發寬容”。

只有溫縣,讓我曾經的戒律和漠然土崩瓦解。

未曾揮手,她已切換成我心心念念最重的牽掛。

去年此時,高速封路,大雪堵門,深夜十時,幾位好友頂風冒雪來看我。在信息氾濫、眾聲喧譁的網絡時代,又有幾人會為了一份隨口的承諾和戲言竟至“奮不顧身”。

“讓我掉下眼淚的,何止那昨夜的酒”。還有溫縣人金子般的品質。

“溫縣,每天不一樣”。

溫縣,連她機關的車位都那麼“善解人意”、富有美感;

溫縣,連她的日用餐具都那麼精巧適宜、得心應手;

溫縣,連她的機關後勤都那麼有涵養,不經意的言談舉動,帶給你一天的愉悅和感動;

溫縣,她20多公里長的環城水系將你帶入《詩經》迷朦的蒹葭之美。

溫縣,那些長年在外久不見面的那些“大咖、大家、大官、大秘”,都那麼實在踏實、盡責給力。“有事您說話”,絕非虛言。

溫縣,還有她工藝獨具的“趙堡肉丸”,那必須一大早排隊才可能品嚐到的張羌肉盒,還有南水北調穿黃工程橋西“世界上最好吃的老閆炒雞”……

“只要你來,就有辦法讓你再來。”

舌尖上的溫縣美味,來自溫縣人的厚道和心靈靈巧。

“崇文尚武、創新創造、時不我待、追求卓越”的溫縣人,輕輕鬆鬆般,不斷創造出極不平凡的業績和成就。

“溫縣,願你更溫暖”。

是溫縣,讓我驚喜得欣賞到了多少年難得一見的“最美徵遷工作簡報”;

是溫縣,讓我在最緊張的徵遷攻堅之際忘記了“飢餓”和“飯否”;

是溫縣,讓我在龍源湖大合唱比賽現場的舞臺下拋開了死愛的面子在塵灰中“潛心鑽研”;

是溫縣,讓我在10月的那一個上午,流乾了我今生第三場至傷至慟的淚,從慈勝大街到溫孟交界,你見證我此生最痛的淚水滂沱、錐心刺骨;

是溫縣,伴我走過從11月3日至今驚心動魄的不安和驚恐。

在溫縣,一個人的鞠躬致敬,可以讓現場氣氛感動到窒息,催生你我久違的淚水。

只有在溫縣,縣委書記給高考學子情深意切如家兄父輩般親切的回信和談心,讓我幾十遍品讀賞析、擊節讚歎,喚醒我迷茫的青春歲月和激情的持續燃燒。“

“今天不想跑,所以必須跑”,每天鞭策我不可放緩腳步的,不只是樹上春樹,還有溫縣人那熱切的期盼和目光。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很多的設想才剛剛開頭,太多的夢想飛正在構築她的框架和底色......暫停鍵卻悄然啟動。

所有人的春節,都是團聚,唯獨我,卻是別離。

偏偏在這樣疫霧瀰漫的時節,又是在我再不願折騰早已心如止水的季節。

感恩這一段心手相攜的日子,感恩生命中這一段寶貴的擁有,感恩溫縣,和她的接納、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