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用是在保唐還是在滅唐?

用戶6502379185851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客觀來說,李克用是實現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但仍然對唐朝做出了一些給貢獻。

當時唐朝已經進入末年,風雨飄搖,根本控制不了地方實權的節度使,更對付不了實力強大的農民軍黃巢。

唐朝最大的敵人還是黃巢,而黃巢一度擁有百萬之眾,攻破長安。

當時唐朝已經半死不活!

這種情況下,李克用出於壯大自己實力的目的,還是遵從唐朝的命令,在883年出動大軍南下,擊潰黃巢,收復長安。

自然,這不是李克用一個人的功勞,但顯然他的功勞最大。因為當時就連宣武節度使朱溫之流,也是對付不了黃巢。

隨後,黃巢盤踞中原,準備捲土重來。

李克用又在884年初冬中原,將黃巢主力殲滅,黃巢也被部將殺死,由此農民軍是被擊破了。

這樣,唐朝少了一個大敵。

就這點來說,李克用的功勞很大。如果沒有他的努力,唐朝可能當時就滅亡了。

隨後李克用擁兵自重,一度攻打盤踞關中的靜難節度使朱玫、鳳翔節度使李昌符,有佔領長安,一把火幾乎燒光。

面對唐軍的攻擊,李克用擊潰對手,這導致唐朝的實力更是消耗殆盡。

隨後李克用雖然願意為唐朝效力,仍然和朱溫不斷作戰,爭奪天下。

到了朱溫弒殺唐昭宗,篡唐稱帝,建立後梁,李克用仍然任唐朝為正統。

他在實力較弱的情況下,仍然不斷攻打朱溫,至少表面上還是維護了唐朝的利益。

不過,他的兒子李存勗滅後梁、建後唐,其實也就是打著唐朝旗號的另一個政權了。

本質上來說,李存勗的後唐同後梁其實沒有大的區別,都是武裝割據而已。


薩沙


導語:

李克用,本姓朱邪,唐朝未年沙陀族強大反叛勢力首領。後因幫助唐朝滅亡黃巢起義,才被賜國姓李。至此人稱李克用。李克用父親是李國昌,父子二人從公元872年唐僖宗時,就反覆無常不服從唐朝中央命令,多次攻擊唐朝邊關。

至880年唐朝中央派兵才擊敗他們父子,李克用父子二人倉皇逃亡東北,投靠韃靼人。後因為黃巢起義,唐朝實在無人,才想起落難父子二人李國昌,李克用。以是下旨招安,重新起用加官封賞讓其賣命。李克用父子感激涕零,至此洗心革面效忠大唐。

一,父梟雄,子豪傑。沙陀人反唐

公元871年,沙陀族首領李國昌擊敗地方軍閥龐勳,自封振武節度使。沙陀人勢力開始強大。李國昌成一個梟雄,野心勃勃窺視中原。他強大信心來源除了沙陀人騎兵犀利,他還有一個武力超群兒子李克用。

這個李克用十三歲弓馬嫻熟,百步穿楊箭技威震沙陀族。曾一箭射穿兩野鴨,人送綽號李鴉兒。李克用十五歲就披甲上陣,衝鋒在前,沙陀軍士人人誇他飛虎子。十五歲做了雲州牙將,在沙陀軍有了威望。

公元872年,李國昌扯起反唐大旗,李克用殺唐朝大同軍防禦使段文楚。佔領雲州。很快沙陀人佔領代州,蔚州,朔州。勢力直達太谷。這讓唐僖宗如芒在背,坐立不安。公元880年,下旨李琢為招討使討伐李克用父子。唐朝使個反間計,李克用叔父李可舉降唐,把老巢蔚,朔二州獻於大唐。李國昌,李克用只好逃亡投靠韃靼人。沙陀人反唐叛亂失敗。

二,峰迴路轉又招安,鴉兒從此又歸返,洗心革面保大唐。

公元881年,黃巢起義軍攻破長安。唐朝無將可用,又想起了李克用父子。以是下旨招安李國昌,李克用。任命李國昌為代州刺史。以是李克用父子決心效忠大唐,出兵討伐黃巢。

公元883年,李克用率領沙陀騎兵在石堤谷大敗黃巢起義軍。李克用勢不可擋,先後擊敗黃巢起義軍於良田,渭橋。李克用一馬當先率軍於武勝門入長安,配合各路唐軍光復長安城。李克用因功授河東節度使。此後李克用一直效忠大唐,與欲圖謀篡位的朱溫堅持作鬥爭。

最後總結:

李克用是唐朝末年最大兩個軍閥之一。開始的反唐失敗,讓他清楚大唐雖然衰弱,但是還有天下共主大義。以是一反常態對唐朝忠心耿耿。也由於佔領汴州的朱溫勢力強大,李克用需要唐朝中央這張虎皮,從而對抗朱溫的吞併。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401104595488007114"} --}

紅紅火火講歷史


李克用談不上保唐,但是也沒有滅唐之心,本質上就是為自身的利益服務。對大唐來說,李克用既是挽狂瀾於既倒的勳臣,同時又是懸掛在頭上的一把利劍,把唐僖宗逼成了流亡政府。所以,單從他的行為,很難看得清李克用的本性。

我們來看一看,李克用到底做了什麼,他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挽狂瀾於既倒的晚唐勳臣李克用

李克用的發跡,起源於平定黃巢之亂。黃巢攻克長安後,唐僖宗第一次踏上了流亡之旅,北起軍使陳景思率沙陀、吐渾、安慶軍勤王救駕,不料沙坨軍不聽招呼,半路發生騷亂,反成了亂源。陳景思痛定思痛,他上疏建議,起復沙陀人李克用,只有他才能鎮得住沙坨軍。

中和二年底,二十六歲的李克用率領一萬七千名番漢聯軍,兵髮長安。只用了四個月的時間,李克用就將號稱百萬之眾的黃巢趕出了長安。唐僖宗回到長安後,加封李克用為檢校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河東節度使,任命他的父親李國昌為雁門以北行營節度使。

此後李克用又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徹底平定了黃巢之亂,讓已然倒下的大唐帝國再度還魂。可以說,沒有李克用大唐的歷史就縮短了二十五年。

李克用也因為平定黃巢的戰功,一躍躋身於晚唐的軍事大咖行列。

此後二十餘年,李克用又多次受命,征伐各路反叛勢力。朱溫反唐後,李克用多次奉命討伐朱溫。朱溫劫持唐昭宗,並篡唐自立後,李克用一直不承認後梁政權,依然沿用晚唐的最後一個年號天祐。

百般蹂躪皇權玩弄朝廷於鼓掌的李克用

這麼說李克用豈不是大唐的忠臣良將?唐僖宗肯定第一個表示不同意,雖然是李克用幫他摘掉了亡國之君的帽子。

中和五年,李克用聯合邠寧節度使朱玫,和鳳翔節度使李昌符,兵髮長安,逼得唐僖宗第二次踏上流亡之旅。

恨的剁碎腳跟的唐僖宗,對李克用不光沒有絲毫處置能力,還得低三下四地安撫。李克用見好就收,立刻掉轉槍口對準朱玫與李昌符。歷經三年,被折騰得奄奄一息的唐僖宗,艱難地再次爬回龍椅,不到一個月,年僅二十六歲的唐昭宗,在悲憤交加中駕崩。

罪魁禍首朱玫和李昌符都得到了懲罰,唯獨李克用又搖身一變,成了功臣。即位的唐昭宗在憤憤不平的大臣們慫恿下,決定聯合朱溫、赫連鐸討伐李克用,結果唐昭宗自取其辱:

“(張)浚及克用戰於陰地,浚軍三戰三敗,浚、建遁歸。克用兵大掠晉、絳,至於河中,赤地千里。克用上表自訴,其辭慢侮,天子為之引咎,優詔答之。”政府軍不光被李克用打得滿地找牙,還被李克用上疏羞辱了一番,逼得唐昭宗只能向李克用認錯,並下旨優撫。這皇帝當得,還不如給李克用當孫子。

李克用羞辱皇帝不是個案,自其父李國昌開始,爺倆就仗著“鴉兒軍”的非凡戰鬥力,把皇帝玩弄於股掌。李克用猖狂到什麼程度,唐昭宗後來曾經準備任命張浚為相,被李克用一句話嚇住了:

“三年正月,昭宗復以張浚為相,克用曰:‘此朱全忠之謀也。’乃上表曰: ‘若陛下朝以浚為相,則臣將暮至闕廷!’京師大恐,浚命遽止。”李克用雖不在朝,就能控制皇帝的行為:你敢任命張浚,你早上任命,我晚上就到長安請你喝酒!

請問,李克用是保唐的忠臣嗎?

保唐還是滅唐?晚唐軍閥時代的縮影

那麼,李克用是不是滅唐的罪人呢?至少從他本人的意圖上看,李克用沒有滅唐的計劃。

乾寧二年,李克用再度兵臨長安,唐昭宗嚇得趕緊打點行裝,準備重走唐僖宗長征路。此時發生的一件小事,暴露了李克用的心跡:

“是時,晉軍渭北,遇雨六十日,或勸克用入朝,克用未決,都押衙蓋寓曰:‘天子還自石門,寢未安席,若晉兵渡渭,人情豈復能安?勤王而已,何必朝哉?’克用笑曰:‘蓋寓猶不信我, 況天下乎!’乃收軍而還。”有人勸李克用乘機兵入長安,蓋寓及時勸阻,李克用說,連蓋寓都不相信我這次是來勤王的,天下還有誰相信我呢?於是收兵退出長安。

由此可見,李克用雖然百般蹂躪皇權,但是確實無心取代大唐自立。朱溫稱帝后,李克用也一直拒不承認,依然沿用大唐正朔,也說明了這一點。

那麼,我們該如何看待李克用反差巨大的行為呢?

其實也不難理解,晚唐藩鎮割據,皇權已經無法左右各大軍閥勢力,軍閥們為了自身的利益,對中央的命令通常是選擇性接納,對自己有利就執行,不利就反對,甚至聯合利益同盟軍,對抗中央。

李克用也不例外。本質上,李克用與皇帝成了利用與被利用的關係,李克用借用皇帝的號召力為個人謀福利,皇帝借用李克用的軍事實力,打擊不聽話的軍閥。

各大軍閥之間,以及軍閥與朝中政治勢力之間,形成錯綜複雜的利益糾葛,早上是同盟軍,晚上就可能變成對手,局勢瞬息萬變,唯一不變的就一個字——利!

所以,李克用從來沒有用心保唐,他保的是自身的利益,當李唐的價值完全消失後,他肯定也會毫不猶豫地拋棄李唐這杆旗。

李克用為何一直沒有滅唐?也很簡單,一是李唐作為李克用對付老冤家朱溫的價值依然存在,他無法完全擺脫李唐。而是李克用本質上是軍事家,不是政治家,他像一個掰苞米的熊瞎子,不停地憑蠻力縱橫天下,卻始終不能將自己的成果,堆砌成功業,思維模式依舊停留在低層次的利益紛爭之上。

綜上所述,李克用談不上保唐的忠臣,也不是滅唐的罪魁,他只是晚唐藩鎮割據時代的一個縮影,為了自身利益,憑藉個人強大的軍事實力,遊走在各方利益之間,以謀取個人利益最大化為目標的驕兵悍將而已。宋祁對李克用的評價最為中肯:

“至克用逢王室亂,遂有太原。虜性惇固,少它腸,自負材果,欲經營天下而不克也。兵雖勝,然數敗;地雖得,輒復失,故熟視帝劫遷,縮頸羞汗,偷景待僵,不亦鄙乎!賴其子慓銳,抑而復振。是時,提兵託勤王者五族,然卒亡朱氏為唐滌恥者,沙陀也。使克用稍知古今,能如齊桓、晉文,唐遽亡乎哉?”


多爾袞愛新覺羅


李克用是在保唐還是還是滅唐,人們之所以會提出這個疑問,主要源於唐朝滅亡後,李克用的兒子李存勖滅掉後梁,建立了後唐,給人們錯覺是後唐似乎是唐朝的續。其實,這個後唐跟唐朝一點關係都沒有,不過是借大唐的名氣,籠絡人心罷了,李克用的李姓與李唐更是沒有一點血緣關係。




李克用本姓朱邪,沙陀族人,出生於今天的山西雁門附近。他從小善於騎射,15歲時,就隨其父朱邪赤心(後被賜名李國昌)出征平定龐勳起義,被唐懿宗賜國姓李。在這次平叛中,李克用衝鋒陷陣,因作戰勇猛,被人們譽為“飛虎子”。


李克用父子因平叛有功,其父李國昌被封為振武節度使,李克用也成為雲中牙將。從給李克用父親賜名李國昌,不難看出唐懿宗的良苦用心。他期望這父子倆能救大唐於水火,成為國家的中流砥柱。殊不知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李克用父子利用唐末的內憂外患,割據一方,擁兵自重,根本不聽唐朝中央政府的調遣。唐懿宗欲用調虎離山之計將其父子誘出老巢,下旨任命李國昌為雲中刺史,李國昌稱病不去。後來,父子倆直接跟唐朝撕破臉,李克用殺死大同防禦使段文楚,公開造反。唐懿宗派兵鎮壓,被李克用父子打得大敗而回,其父子又趁機佔領代州以北地區,與朝廷公開分庭抗禮,成為割據一方的大軍閥……


公元880年,黃巢率領農民軍攻陷長安,唐僖宗倉皇逃亡四川,並下旨各地節度使帥兵勤王。李克用開始率領沙陀兵與黃巢作戰,但這小子野性難改,因為一次朝廷撥的軍餉不足,竟然縱兵搶掠百姓,然後負氣而回。

正是用人之時,面對李克用的以下犯上,唐僖宗只能忍氣吞聲,對李克用又是安慰又是封賞,李克用這才回來繼續與黃巢作戰,並與叛將朱溫一起,成為鎮壓農民起義的兩支生力軍。黃巢起義被鎮壓後,李克用與朱溫成為唐朝兩支力量最強的割據勢力,是誰也不服氣誰。李克用是河東節度使,割據黃河以北,朱溫則佔領黃河以南。後來,在汴州的一次宴會上,李克用和朱溫因為利益之爭,互不相讓,李克用因此差點被朱溫殺死。從此,倆人成了水火不容的冤家對頭。


第二年,朝廷討伐河中節度使王重榮。李克用則站在王重榮一邊,指責盤踞關中的靜難節度使朱玫、鳳翔節度使李昌符結交朱溫欲滅己,因此進軍關中擊敗二人,圍攻長安,僖宗逃往鳳翔。李克用在長安大肆劫掠一番,回到河東,從此不在聽宣。

唐昭宗即位後,唐朝已經名存實亡,各地節度使都欲挾天子以令諸侯。李克用又扛起勤王的大旗,救唐昭宗於危難之中,因功被封為晉王。其後數年,李克用與朱溫之間,戰爭不斷,相互間成為爭奪天下的最大對手,老百姓因此流離失所,深受其害。後來李克用長期割據河東,與佔據汴州的朱溫對峙。公元907年,朱溫代唐稱帝,國號梁,史稱後梁。李克用仍用唐天佑年號,以復興唐朝為名與後梁爭爭奪天下。次年,李克用病死,葬今山省代縣。

縱觀李克用的一生,他是打著保唐的幌子,在偷偷壯大自己的實力。與朱溫不同的是:他沒有稱帝的野心,也沒有像朱溫一樣到處殺戮,只想做個稱霸一方的土皇帝。說白了,這兩個唐末的大軍閥都是一丘之貉,是滅亡唐朝的罪魁禍首。


洛水清風


李克用最終的目的還是自保。

唐朝自中後期以後,就開始出現地方軍閥割據的情況,而且中央軍權掌控在太監的手裡,皇帝基本上已經被架空,所以一個無足輕重皇帝才是當時的最好的結果。

李克用自平定黃巢之亂而崛起,在之後的幾十年裡南征北戰,勢力不斷壯大,儘管不滿唐朝,但是當時還有一個更加強大的軍閥,那就是黃巾軍出身的朱溫。

當時的朱溫太強了,李茂貞,李克用等人都是朱溫的手下敗將,因為為了制衡勢力日益壯大的朱溫,李克用因此一支堅持擁護唐朝皇室。

但是擁護並不代表李克用是保皇的,李克用甚至還公然“侮辱”過唐僖宗,因此李克用完全就不算是唐朝的忠臣,只是當時迫於朱溫的壓力,因此才一直“保唐”。


而朱溫這個人前半生著實是個人才,但是到了後半生的時候卻又變得荒淫無比,亂搞女人還不夠,連自己兒媳婦都搞上了,最後被自己兒子刺殺了。

在當時那樣一個時代,沒有什麼所謂的忠臣,如果真的有的話也就不會有這麼多的藩鎮軍閥了,軍閥為了自己的權力和生存也是在不斷的征戰。


這個歷史很正


安史之亂後,大唐王朝進入藩鎮割據的時代,隨著王朝不斷走下坡路,尤其是在黃巢起義後,這種狀態越演越烈,從而使得西北邊疆沙陀人有了施展拳腳的大舞臺。

在唐末和五代時期,沙陀騎兵可謂赫赫有名,他們戰黃巢、敗朱溫、克幽燕、破契丹,最終問鼎中原,建立了後唐、後晉、後漢三個局部統一的政權。

(沙陀人)

史學界對沙陀民族的評價卻褒貶不一,有人說以李克用為首的沙陀軍事集團是大唐帝國的保護神,他們助唐僖宗收復長安,救唐昭宗於“三鎮之亂”,成功為大唐帝國續命幾十年。

然而還有很多學者認為覆滅唐朝的不是朱溫,恰恰就是對大唐忠心耿耿的沙陀軍閥李克用。由於沙陀人在五代時期建立了政權,尤其明末清初時,以王夫之為代表的學者認為:若沙陀者,介吐蕃、回紇之衰,自雄於塞上,固將繼二虜而與中國為敵者也;國昌老而克用興,目已無唐,固將奮袂而起曰,是可取而代也。沙陀可以主中國,則契丹、女直、蒙古之強倍於沙陀者,愈無不可也,而禍延於無極矣。

沙陀本是西突厥別部,原名“處月”,因居住在沙漠周圍,又被稱為“沙陀突厥”。西突厥被滅後,沙陀人稱為大唐子民,受安西都護府管轄。安史之亂後西域淪陷,沙陀又被迫歸附了吐蕃。

漢族居住的中原地區,由於地理環境和歷史等原因,不管是生產力還是社會發展水平都遠超周圍四鄰,就像學者說的那樣:“這些富裕的文明中心對歐亞中部大草原的較為貧窮的遊牧部落來說,就像一塊磁石,有著不可抗拒的吸引力”。

沙陀人仰慕中原的富足,又加之不願忍受吐蕃和回鶻的剝削,於是選擇重新回到大唐的懷抱。他們的“東歸”要比清朝時期的土爾扈特人更慘,三萬多族人從西域出發,在吐蕃大軍的圍追堵截之下,最終只剩幾千人,不過他們卻成了大唐帝國最後的依靠。

(唐昭宗)

“萬邦來朝”歷來被中國皇帝視為最有面子的功績,沙陀人被安置在水草茂盛的鹽州,即今天的呼和浩特、鄂爾多斯一帶。沙陀騎兵彪悍,但最鼎盛時也不過一萬多人人,之所以能夠將勢力深入中原,一切還要從黃巢起義說起。

黃巢作亂時,各地藩鎮為了自保都無心剿匪,黃巢在流竄中迅速做大,最終叩開潼關的大門,拿下了長安。黃巢做大後,官軍從不願剿匪變成了不敢剿匪。情急之下,唐僖宗只得求助於邊疆的少數民族,李克用才能領兵入關。

同官軍的畏敵如虎不同,沙陀騎兵一到前線,戰局就立刻發生了扭轉。李克用打得黃巢抱頭鼠竄,最終在山東的狼虎谷自殺身亡。僖宗之後,李克用又為昭宗平定了“三鎮之亂”,因此進爵“晉王”。

(李克用)

朱溫篡位後,有人曾“勸武皇(李克用)各王一方,俟破賊之後,訪唐朝宗室以嗣帝位,然後各歸藩守”,然而李克用的回覆卻讓各路諸侯汗顏不已:

“誓於此生,靡敢失節,仰憑廟勝,早殄寇仇。如其事與願違,則共臧洪遊於地下,亦無恨矣。”、“所承良訊、非僕深心,天下其謂我何,有國非吾節也。”

李克用的忠君思想也影響了他的兒子,李存勖成為晉王后也有很多人勸他登基,但均被拒絕。直到李存勖完成了父親的遺願,滅亡了朱溫的後梁才以唐宗室自居,國號為“唐”。

(後唐莊宗李存勖)

清末明初學者們痛恨沙陀軍事集團主要因為他們為後世的契丹、蒙古和女真開創了入主中原的先例。其實沙陀的崛起完全源自於他們的主動吸收中華文化,天下大亂之時,權臣貴胄們要麼叛變附逆,要麼篡位自立,反而只有一萬多人馬的沙陀忠心恪守忠君之道。在為唐朝征戰四方時,沙陀軍事集團湧現了一大批軍事將領,這又為後來“沙陀三朝”的建立打下基礎。

(後唐疆域圖)


牧荑


李克用談不上保唐,但是也沒有滅唐之心,本質上就是為自身的利益服務。對大唐來說,李克用既是挽狂瀾於既倒的勳臣,同時又是懸掛在頭上的一把利劍,把唐僖宗逼成了流亡政府。所以,單從他的行為,很難看得清李克用的本性。

我們來看一看,李克用到底做了什麼,他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挽狂瀾於既倒的晚唐勳臣李克用

李克用的發跡,起源於平定黃巢之亂。黃巢攻克長安後,唐僖宗第一次踏上了流亡之旅,北起軍使陳景思率沙坨、吐渾、安慶軍勤王救駕,不料沙坨軍不聽招呼,半路發生騷亂,反成了亂源。陳景思痛定思痛,他上疏建議,起復沙陀人李克用,只有他才能鎮得住沙坨軍。

中和二年底,二十六歲的李克用率領一萬七千名番漢聯軍,兵髮長安。只用了四個月的時間,李克用就將號稱百萬之眾的黃巢趕出了長安。唐僖宗回到長安後,加封李克用為檢校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河東節度使,任命他的父親李國昌為雁門以北行營節度使。

此後李克用又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徹底平定了黃巢之亂,讓已然倒下的大唐帝國再度還魂。可以說,沒有李克用大唐的歷史就縮短了二十五年。

李克用也因為平定黃巢的戰功,一躍躋身於晚唐的軍事大咖行列。

此後二十餘年,李克用又多次受命,征伐各路反叛勢力。朱溫反唐後,李克用多次奉命討伐朱溫。朱溫劫持唐昭宗,並篡唐自立後,李克用一直不承認後梁政權,依然沿用晚唐的最後一個年號天祐。

百般蹂躪皇權玩弄朝廷於鼓掌的李克用

這麼說李克用豈不是大唐的忠臣良將?唐僖宗肯定第一個表示不同意,雖然是李克用幫他摘掉了亡國之君的帽子。

中和五年,李克用聯合邠寧節度使朱玫,和鳳翔節度使李昌符,兵髮長安,逼得唐僖宗第二次踏上流亡之旅。

恨得剁碎腳跟的唐僖宗,對李克用不光沒有絲毫處置能力,還得低三下四地安撫。李克用見好就收,立刻掉轉槍口對準朱玫與李昌符。歷經三年,被折騰得奄奄一息的唐僖宗,艱難地再次爬回龍椅,不到一個月,年僅二十六歲的唐昭宗,在悲憤交加中駕崩。

罪魁禍首朱玫和李昌符都得到了懲罰,唯獨李克用又搖身一變,成了功臣。即位的唐昭宗在憤憤不平的大臣們慫恿下,決定聯合朱溫、赫連鐸討伐李克用,結果唐昭宗自取其辱:

“(張)浚及克用戰於陰地,浚軍三戰三敗,浚、建遁歸。克用兵大掠晉、絳,至於河中,赤地千里。克用上表自訴,其辭慢侮,天子為之引咎,優詔答之。”

政府軍不光被李克用打得滿地找牙,還被李克用上疏羞辱了一番,逼得唐昭宗只能向李克用認錯,並下旨優撫。這皇帝當得,還不如給李克用當孫子。

李克用羞辱皇帝不是個案,自其父李國昌開始,爺倆就仗著“鴉兒軍”的非凡戰鬥力,把皇帝玩弄於鼓掌。李克用猖狂到什麼程度,唐昭宗後來曾經準備任命張浚為相,被李克用一句話嚇住了:

“三年正月,昭宗復以張浚為相,克用曰:‘此朱全忠之謀也。’乃上表曰: ‘若陛下朝以浚為相,則臣將暮至闕廷!’京師大恐,浚命遽止。”

李克用雖不在朝,就能控制皇帝的行為:你敢任命張浚,你早上任命,我晚上就到長安請你喝酒!

請問,李克用是保唐的忠臣嗎?

保唐還是滅唐?晚唐軍閥時代的縮影

那麼,李克用是不是滅唐的罪人呢?至少從他本人的意圖上看,李克用沒有滅唐的計劃。

乾寧二年,李克用再度兵臨長安,唐昭宗嚇得趕緊打點行裝,準備重走唐僖宗長征路。此時發生的一件小事,暴露了李克用的心跡:

“是時,晉軍渭北,遇雨六十日,或勸克用入朝,克用未決,都押衙蓋寓曰:‘天子還自石門,寢未安席,若晉兵渡渭,人情豈復能安?勤王而已,何必朝哉?’克用笑曰:‘蓋寓猶不信我, 況天下乎!’乃收軍而還。”

有人勸李克用乘機兵入長安,蓋寓及時勸阻,李克用說,連蓋寓都不相信我這次是來勤王的,天下還有誰相信我呢?於是收兵退出長安。

由此可見,李克用雖然百般蹂躪皇權,但是確實無心取代大唐自立。朱溫稱帝后,李克用也一直拒不承認,依然沿用大唐正朔,也說明了這一點。

那麼,我們該如何看待李克用反差巨大的行為呢?

其實也不難理解,晚唐藩鎮割據,皇權已經無法左右各大軍閥勢力,軍閥們為了自身的利益,對中央的命令通常是選擇性接納,對自己有利就執行,不利就反對,甚至聯合利益同盟軍,對抗中央。

李克用也不例外。本質上,李克用與皇帝成了利用與被利用的關係,李克用借用皇帝的號召力為個人謀福利,皇帝借用李克用的軍事實力,打擊不聽話的軍閥。

各大軍閥之間,以及軍閥與朝中政治勢力之間,形成錯綜複雜的利益糾葛,早上是同盟軍,晚上就可能變成對手,局勢瞬息萬變,唯一不變的就一個字——利!

所以,李克用從來沒有用心保唐,他保的是自身的利益,當李唐的價值完全消失後,他肯定也會毫不猶豫地拋棄李唐這杆旗。

李克用為何一直沒有滅唐?也很簡單,一是李唐作為李克用對付老冤家朱溫的價值依然存在,他無法完全擺脫李唐。而是李克用本質上是軍事家,不是政治家,他像一個掰苞米的熊瞎子,不停地憑蠻力縱橫天下,卻始終不能將自己的成果,堆砌成功業,思維模式依舊停留在低層次的利益紛爭之上。

綜述

綜上所述,李克用談不上保唐的忠臣,也不是滅唐的罪魁,他只是晚唐藩鎮割據時代的一個縮影,為了自身利益,憑藉個人強大的軍事實力,遊走在各方利益之間,以謀取個人利益最大化為目標的驕兵悍將而已。宋祁對李克用的評價最為中肯:

“至克用逢王室亂,遂有太原。虜性惇固,少它腸,自負材果,欲經營天下而不克也。兵雖勝,然數敗;地雖得,輒復失,故熟視帝劫遷,縮頸羞汗,偷景待僵,不亦鄙乎!賴其子慓銳,抑而復振。是時,提兵託勤王者五族,然卒亡朱氏為唐滌恥者,沙陀也。使克用稍知古今,能如齊桓、晉文,唐遽亡乎哉?”

尋根拜祖


判斷李克用是不是保唐,不能依據他是不是為唐朝出過力,也不能看他是否姓李(唐皇室賜的)、更不能因為他兒子建立的政權是不是以“唐”為國號;畢竟如果真的要以這三項為依據的話,滅掉西晉、開啟五胡亂華局面的劉淵父子稱得上是“大漢英雄”了。

我們先梳理下李克用乾的事情再下結論。

李克用家的發跡史:協助唐朝廷鎮壓起義

公元868年,戍兵龐勳等人發動起義,佔據徐州後,脅迫唐朝廷要求授予節鉞(即要當一方大員)。而唐懿宗的回應是則派右金吾大將軍康承訓等人前去平叛,後者申請帶著沙陀三部落使(這是個官職)朱邪赤心等附屬於唐王朝的少數民族兵馬同行。

在其後的平叛戰鬥中,每逢惡戰必定充當前鋒沙陀騎兵極為勇猛,曾經以3000鐵騎大破敵軍三萬人。公元869年底叛亂平定後,為了嘉獎朱邪赤心的大功,唐懿宗將其召進朝廷,任命為左金吾上將軍,並賜名李國昌。這個沒有問題,畢竟大唐一向心胸開闊,願意為自己效力的各族人民,都是唐王朝的子民。

公元870年底,李國昌被任命為振武節度使。而他的兒子李克用則擔任沙陀副兵馬使,駐紮在蔚州。

趁著農民起義反唐的急先鋒

公元874年唐僖宗在位時,爆發了王仙芝、黃巢等人領導的農民起義,唐王朝焦頭爛額,調動各路藩鎮平叛。而身在蔚州的李克用,在雲州沙陀兵馬使李盡忠等人的協助下,殺害大同防禦使段文楚後擁兵自立,脅迫朝廷任命自己為大同節度使。這夥人的目的可不簡單:

今天下大亂,朝廷號令不復行於四方,此乃英雄立功名富貴之秋也。

就是要自立山頭,趁著亂世成就一番霸業。

其後李國昌假意要大義滅親,主動請纓前去收復兒子,然而他一回北方,立即連同兒子一起造反,以為憑著振武、大同兩大節度的兵力定可以成就一番偉業。

可惜現實很骨感,公元879年,在蔚/朔等州招討都統李琢、盧龍節度使李可舉、吐谷渾都督赫連鐸等人的打擊下,李國昌父子一敗塗地、兵馬盡失,他倆帶著宗族人員北逃躲進韃靼人的地盤苟延殘喘。

改頭換面的李克用立下大功,成功進入體制內

隨著起義軍勢頭越來越猛,唐王朝壓力越來越大,急需更多的打手為自己衝鋒陷陣。公元881年,李克用在代北監軍陳景思的舉薦下得以回到中原,率領萬餘韃靼軍人開始為唐朝平叛效力。

接下來的情節大家就比較熟悉了,公元883年,由於李克用打擊起義軍、收復長安功勞最大,被命為河東節度使;第二年,他南下大敗黃巢,逼得對方自殺;下一年,鳳翔節度使李茂貞、邠寧節度使王行瑜、鎮國軍節度使韓建進京挾持唐昭宗,李克用率軍勤王,擊敗三方,救出唐昭宗,被封為晉王。

接下來,李克用與他的仇人、競爭對手朱溫(朱全忠)連年兵戈相向,成為爭奪天下的頭號敵人。公元907年,朱溫稱帝建立後梁;李克用則仍沿用唐朝年號,以復興唐朝為名與朱溫對剛。下一年,李克用病死。他的兒子李存勖在公元923年滅後梁、建後唐後,追諡自己的老爹李克用為武皇帝。

鑑於上,筆者認為李克用既不是保唐、也不是滅唐;國人信奉“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在風雨飄搖的唐末,像他這樣的野心家,無不希望自己能趁亂成就一番事業。至於用何種方式、哪種包裝,那就要視實際形勢以及競爭對手的策略而定。他跟朱溫並沒什麼區別,只不過後者佔據了實力優勢,下手比較急切而已。至於他的兒子為什麼以唐為國號,這只是一種收買人心的手段,就跟滅西晉的匈奴人劉淵父子將自己的政權命名為“漢”一樣。


正史漫談


李克用本來是沙陀人,和唐朝並沒有什麼關係,只不過到了唐朝末年,由於皇朝大起義,唐朝的統治岌岌可危,所以當時唐朝向周邊的遊牧民族求助,而沙陀人李克用作為援軍參加了這場戰爭,並且打敗了朱溫。



而當時的唐朝已經臨近滅亡,所以唐朝雖然打敗了黃巢,但是事實上已經擺平不了在唐朝各地出現的那些軍閥,李克用正是其中之一,他當時佔領了唐朝的龍興之地晉陽。由於李克用力的功勞很大,所以唐朝皇帝賜他姓李。不過李克用從來也不是什麼大唐的忠臣,作為軍閥,他一般是主要注重自己的利益。



不過也比較湊巧,當時在關中的一些軍閥威逼唐朝皇帝,所以唐朝皇帝向李克用求援,李克用打著勤王的旗號殺入關中。而後來真正滅掉唐朝的是大軍閥朱溫,作為朱溫的死對頭,李克用自然站在唐朝一邊。因為朱溫滅掉了唐朝,李克用自然就要保唐朝,不過李克用此舉還是為了他自己的利益,和唐朝存不存在沒有多大關係。



不過朱溫的實力強大,李克用畢竟不是他的對手,幾仗下來,李克用吃了不少的虧。不過李克用生了一個好兒子,就是後來的後唐莊宗李存勖,他最終滅掉了後梁,建立了後唐。不過此唐非彼唐,所以李克用談不上對唐朝多麼忠誠,只不過正好在和朱溫的戰爭中,李克用借用了唐朝的名義而已。



我是平安讀歷史,期待您的關注與點評!


平安讀歷史


實事求是的說,李克用的存在,對於大唐王朝來說,很難明確他的行為究竟是在幫忙,還是在毀滅,它既是一個往狂瀾於巨島的有功之臣,又是唐王朝頭頂上的一把達摩克里斯之劍,硬生生的把唐戲中逼成了一個流亡政府,那麼我們今天就來看一看李克用究竟做了什麼事情,他又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李克用之所以能夠崛起,主要原因他平定了黃巢之亂,在黃巢率兵攻克了唐朝的都城長安之後,唐僖宗第1次踏上了流亡之旅。當時的北啟軍節度使陳景思詩率領沙陀、安慶、吐渾軍前往勤王,不曾想中途沙陀發生兵變,反倒成為了禍亂。陳景思上書皇帝,建議啟用李克用,只有他在,沙陀軍才不敢亂動。公元882年,年僅26歲的李克用就率領17,000名雜牌軍,兵臨長安,其實不到4個月,就將號稱百萬之眾的黃巢徹底趕出長安,唐僖宗才得以歸朝。

這件事情之後,唐熙宗非常高興,封李克用為河東節度使,他的父親為雁門以北行營節度使,一門父子皆為節度使,萬千恩寵集於一身。後來李克勇又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徹底將擾亂整個大唐王朝的皇朝之亂,徹底平定,將原本已經轟然倒塌的大唐帝國重新扶起來,唐王朝的歷史才沒有就此終結。這之後的20餘年時間內,李克用多次爭討各路反叛之旅。後來朱溫叛唐,即便是劫持了唐昭宗的情況下,篡唐自立,他始終沒有承認後梁政權。既然如此,我們是不是可以認為李克用是忠臣呢?也不行。如果要說你可以用是唐朝的忠誠良將,估計唐僖宗的棺材板都快蓋不住了。

唐僖宗在第1次踏上了流亡之旅後,對於能夠收復長安,幫他摘掉王國之君帽子的李克用,想必是非常感激的,但是短短不到三年的時間,他就聯合了兩位節度使兵髮長安,逼得唐僖宗第2次踏上了流亡之旅。這時候的唐熙宗才看清楚了理科用的真實面目,但是他身邊沒有得力的將領能夠應對這樣的事情,對於李克用的威脅,根本毫無應對之力,反而還得低三下四的去求原諒。李克用自己也明白做人不能太狠,凡事不能太過分,果斷調轉槍口,幹掉了他的兩個隊友。三年的時間,歷經種種磨難,唐僖宗這位年輕的皇帝總算是撐不住了,最終在恥辱中駕崩,年僅26歲。

在李克用收拾完自己的兩個隊友後,搖身一變又成了拯救大唐王朝的功臣。剛剛即位的年輕皇帝唐昭宗,在那些紛紛不平的臣子的慫恿下,非要征討李克用,結果反而是自取其辱,三戰三敗。李克用不僅縱兵劫掠千里,還敢上書羞辱皇帝。唐昭宗憤怒卻無能為力。後來他想任命張浚為相國,領兵在外的李克用一句話就讓京師眾人嚇破膽,你要是敢用張浚為相,我就立刻發兵,早上出發傍晚就能到長安。威脅意味如此之濃,嚇得唐昭宗不得不終止了這個任命。

那麼李克用是不是滅唐的罪人呢,如果從他的行為來看,他最起碼沒有制定滅唐的計劃。雖然說他領兵期間對於皇權百般不屑,甚至是萬般蹂躪,但是確實沒有心思想要取代大唐王朝。當從朱溫稱帝之後,他始終不承認後梁政權的存在,一直使用大唐正數就足以說明這一點。是關於他的反常行為也是很好理解的,因為晚唐時期各地藩鎮割據,皇權已經無法左右軍閥勢力的發展,各個節度使為了自身的利益對抗中央,中央則無力制衡,地方軍隊李克用他的本身與皇權的關係就是一種利用與被利用的存在,皇帝利用旅客用的軍事實力來打擊不聽指揮的地方軍閥,而李克用則藉助皇帝的影響力來為個人謀求福利,總歸一點,李克用與皇帝的關係就是一個“利”字來維持。

總的來說,李克用既談不上是保唐的忠臣,也說不上是滅唐的罪魁禍首,它的存在是因為晚唐時期特殊的政治格局而導致的一個悲劇,只追求自身利益,只追求自身強大的軍事實力,在各方勢力之間遊走,通過個人利益最大化作為自己的目標來提升自身實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