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用是在保唐还是在灭唐?

用户6502379185851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客观来说,李克用是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但仍然对唐朝做出了一些给贡献。

当时唐朝已经进入末年,风雨飘摇,根本控制不了地方实权的节度使,更对付不了实力强大的农民军黄巢。

唐朝最大的敌人还是黄巢,而黄巢一度拥有百万之众,攻破长安。

当时唐朝已经半死不活!

这种情况下,李克用出于壮大自己实力的目的,还是遵从唐朝的命令,在883年出动大军南下,击溃黄巢,收复长安。

自然,这不是李克用一个人的功劳,但显然他的功劳最大。因为当时就连宣武节度使朱温之流,也是对付不了黄巢。

随后,黄巢盘踞中原,准备卷土重来。

李克用又在884年初冬中原,将黄巢主力歼灭,黄巢也被部将杀死,由此农民军是被击破了。

这样,唐朝少了一个大敌。

就这点来说,李克用的功劳很大。如果没有他的努力,唐朝可能当时就灭亡了。

随后李克用拥兵自重,一度攻打盘踞关中的静难节度使朱玫、凤翔节度使李昌符,有占领长安,一把火几乎烧光。

面对唐军的攻击,李克用击溃对手,这导致唐朝的实力更是消耗殆尽。

随后李克用虽然愿意为唐朝效力,仍然和朱温不断作战,争夺天下。

到了朱温弑杀唐昭宗,篡唐称帝,建立后梁,李克用仍然任唐朝为正统。

他在实力较弱的情况下,仍然不断攻打朱温,至少表面上还是维护了唐朝的利益。

不过,他的儿子李存勗灭后梁、建后唐,其实也就是打着唐朝旗号的另一个政权了。

本质上来说,李存勗的后唐同后梁其实没有大的区别,都是武装割据而已。


萨沙


导语:

李克用,本姓朱邪,唐朝未年沙陀族强大反叛势力首领。后因帮助唐朝灭亡黄巢起义,才被赐国姓李。至此人称李克用。李克用父亲是李国昌,父子二人从公元872年唐僖宗时,就反复无常不服从唐朝中央命令,多次攻击唐朝边关。

至880年唐朝中央派兵才击败他们父子,李克用父子二人仓皇逃亡东北,投靠鞑靼人。后因为黄巢起义,唐朝实在无人,才想起落难父子二人李国昌,李克用。以是下旨招安,重新起用加官封赏让其卖命。李克用父子感激涕零,至此洗心革面效忠大唐。

一,父枭雄,子豪杰。沙陀人反唐

公元871年,沙陀族首领李国昌击败地方军阀庞勋,自封振武节度使。沙陀人势力开始强大。李国昌成一个枭雄,野心勃勃窥视中原。他强大信心来源除了沙陀人骑兵犀利,他还有一个武力超群儿子李克用。

这个李克用十三岁弓马娴熟,百步穿杨箭技威震沙陀族。曾一箭射穿两野鸭,人送绰号李鸦儿。李克用十五岁就披甲上阵,冲锋在前,沙陀军士人人夸他飞虎子。十五岁做了云州牙将,在沙陀军有了威望。

公元872年,李国昌扯起反唐大旗,李克用杀唐朝大同军防御使段文楚。占领云州。很快沙陀人占领代州,蔚州,朔州。势力直达太谷。这让唐僖宗如芒在背,坐立不安。公元880年,下旨李琢为招讨使讨伐李克用父子。唐朝使个反间计,李克用叔父李可举降唐,把老巢蔚,朔二州献于大唐。李国昌,李克用只好逃亡投靠鞑靼人。沙陀人反唐叛乱失败。

二,峰回路转又招安,鸦儿从此又归返,洗心革面保大唐。

公元881年,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唐朝无将可用,又想起了李克用父子。以是下旨招安李国昌,李克用。任命李国昌为代州刺史。以是李克用父子决心效忠大唐,出兵讨伐黄巢。

公元883年,李克用率领沙陀骑兵在石堤谷大败黄巢起义军。李克用势不可挡,先后击败黄巢起义军于良田,渭桥。李克用一马当先率军于武胜门入长安,配合各路唐军光复长安城。李克用因功授河东节度使。此后李克用一直效忠大唐,与欲图谋篡位的朱温坚持作斗争。

最后总结:

李克用是唐朝末年最大两个军阀之一。开始的反唐失败,让他清楚大唐虽然衰弱,但是还有天下共主大义。以是一反常态对唐朝忠心耿耿。也由于占领汴州的朱温势力强大,李克用需要唐朝中央这张虎皮,从而对抗朱温的吞并。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401104595488007114"} --}

红红火火讲历史


李克用谈不上保唐,但是也没有灭唐之心,本质上就是为自身的利益服务。对大唐来说,李克用既是挽狂澜于既倒的勋臣,同时又是悬挂在头上的一把利剑,把唐僖宗逼成了流亡政府。所以,单从他的行为,很难看得清李克用的本性。

我们来看一看,李克用到底做了什么,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挽狂澜于既倒的晚唐勋臣李克用

李克用的发迹,起源于平定黄巢之乱。黄巢攻克长安后,唐僖宗第一次踏上了流亡之旅,北起军使陈景思率沙陀、吐浑、安庆军勤王救驾,不料沙坨军不听招呼,半路发生骚乱,反成了乱源。陈景思痛定思痛,他上疏建议,起复沙陀人李克用,只有他才能镇得住沙坨军。

中和二年底,二十六岁的李克用率领一万七千名番汉联军,兵发长安。只用了四个月的时间,李克用就将号称百万之众的黄巢赶出了长安。唐僖宗回到长安后,加封李克用为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河东节度使,任命他的父亲李国昌为雁门以北行营节度使。

此后李克用又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彻底平定了黄巢之乱,让已然倒下的大唐帝国再度还魂。可以说,没有李克用大唐的历史就缩短了二十五年。

李克用也因为平定黄巢的战功,一跃跻身于晚唐的军事大咖行列。

此后二十余年,李克用又多次受命,征伐各路反叛势力。朱温反唐后,李克用多次奉命讨伐朱温。朱温劫持唐昭宗,并篡唐自立后,李克用一直不承认后梁政权,依然沿用晚唐的最后一个年号天祐。

百般蹂躏皇权玩弄朝廷于鼓掌的李克用

这么说李克用岂不是大唐的忠臣良将?唐僖宗肯定第一个表示不同意,虽然是李克用帮他摘掉了亡国之君的帽子。

中和五年,李克用联合邠宁节度使朱玫,和凤翔节度使李昌符,兵发长安,逼得唐僖宗第二次踏上流亡之旅。

恨的剁碎脚跟的唐僖宗,对李克用不光没有丝毫处置能力,还得低三下四地安抚。李克用见好就收,立刻掉转枪口对准朱玫与李昌符。历经三年,被折腾得奄奄一息的唐僖宗,艰难地再次爬回龙椅,不到一个月,年仅二十六岁的唐昭宗,在悲愤交加中驾崩。

罪魁祸首朱玫和李昌符都得到了惩罚,唯独李克用又摇身一变,成了功臣。即位的唐昭宗在愤愤不平的大臣们怂恿下,决定联合朱温、赫连铎讨伐李克用,结果唐昭宗自取其辱:

“(张)浚及克用战于阴地,浚军三战三败,浚、建遁归。克用兵大掠晋、绛,至于河中,赤地千里。克用上表自诉,其辞慢侮,天子为之引咎,优诏答之。”政府军不光被李克用打得满地找牙,还被李克用上疏羞辱了一番,逼得唐昭宗只能向李克用认错,并下旨优抚。这皇帝当得,还不如给李克用当孙子。

李克用羞辱皇帝不是个案,自其父李国昌开始,爷俩就仗着“鸦儿军”的非凡战斗力,把皇帝玩弄于股掌。李克用猖狂到什么程度,唐昭宗后来曾经准备任命张浚为相,被李克用一句话吓住了:

“三年正月,昭宗复以张浚为相,克用曰:‘此朱全忠之谋也。’乃上表曰: ‘若陛下朝以浚为相,则臣将暮至阙廷!’京师大恐,浚命遽止。”李克用虽不在朝,就能控制皇帝的行为:你敢任命张浚,你早上任命,我晚上就到长安请你喝酒!

请问,李克用是保唐的忠臣吗?

保唐还是灭唐?晚唐军阀时代的缩影

那么,李克用是不是灭唐的罪人呢?至少从他本人的意图上看,李克用没有灭唐的计划。

乾宁二年,李克用再度兵临长安,唐昭宗吓得赶紧打点行装,准备重走唐僖宗长征路。此时发生的一件小事,暴露了李克用的心迹:

“是时,晋军渭北,遇雨六十日,或劝克用入朝,克用未决,都押衙盖寓曰:‘天子还自石门,寝未安席,若晋兵渡渭,人情岂复能安?勤王而已,何必朝哉?’克用笑曰:‘盖寓犹不信我, 况天下乎!’乃收军而还。”有人劝李克用乘机兵入长安,盖寓及时劝阻,李克用说,连盖寓都不相信我这次是来勤王的,天下还有谁相信我呢?于是收兵退出长安。

由此可见,李克用虽然百般蹂躏皇权,但是确实无心取代大唐自立。朱温称帝后,李克用也一直拒不承认,依然沿用大唐正朔,也说明了这一点。

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李克用反差巨大的行为呢?

其实也不难理解,晚唐藩镇割据,皇权已经无法左右各大军阀势力,军阀们为了自身的利益,对中央的命令通常是选择性接纳,对自己有利就执行,不利就反对,甚至联合利益同盟军,对抗中央。

李克用也不例外。本质上,李克用与皇帝成了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李克用借用皇帝的号召力为个人谋福利,皇帝借用李克用的军事实力,打击不听话的军阀。

各大军阀之间,以及军阀与朝中政治势力之间,形成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早上是同盟军,晚上就可能变成对手,局势瞬息万变,唯一不变的就一个字——利!

所以,李克用从来没有用心保唐,他保的是自身的利益,当李唐的价值完全消失后,他肯定也会毫不犹豫地抛弃李唐这杆旗。

李克用为何一直没有灭唐?也很简单,一是李唐作为李克用对付老冤家朱温的价值依然存在,他无法完全摆脱李唐。而是李克用本质上是军事家,不是政治家,他像一个掰苞米的熊瞎子,不停地凭蛮力纵横天下,却始终不能将自己的成果,堆砌成功业,思维模式依旧停留在低层次的利益纷争之上。

综上所述,李克用谈不上保唐的忠臣,也不是灭唐的罪魁,他只是晚唐藩镇割据时代的一个缩影,为了自身利益,凭借个人强大的军事实力,游走在各方利益之间,以谋取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骄兵悍将而已。宋祁对李克用的评价最为中肯:

“至克用逢王室乱,遂有太原。虏性惇固,少它肠,自负材果,欲经营天下而不克也。兵虽胜,然数败;地虽得,辄复失,故熟视帝劫迁,缩颈羞汗,偷景待僵,不亦鄙乎!赖其子慓锐,抑而复振。是时,提兵托勤王者五族,然卒亡朱氏为唐涤耻者,沙陀也。使克用稍知古今,能如齐桓、晋文,唐遽亡乎哉?”


多尔衮爱新觉罗


李克用是在保唐还是还是灭唐,人们之所以会提出这个疑问,主要源于唐朝灭亡后,李克用的儿子李存勖灭掉后梁,建立了后唐,给人们错觉是后唐似乎是唐朝的续。其实,这个后唐跟唐朝一点关系都没有,不过是借大唐的名气,笼络人心罢了,李克用的李姓与李唐更是没有一点血缘关系。




李克用本姓朱邪,沙陀族人,出生于今天的山西雁门附近。他从小善于骑射,15岁时,就随其父朱邪赤心(后被赐名李国昌)出征平定庞勋起义,被唐懿宗赐国姓李。在这次平叛中,李克用冲锋陷阵,因作战勇猛,被人们誉为“飞虎子”。


李克用父子因平叛有功,其父李国昌被封为振武节度使,李克用也成为云中牙将。从给李克用父亲赐名李国昌,不难看出唐懿宗的良苦用心。他期望这父子俩能救大唐于水火,成为国家的中流砥柱。殊不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李克用父子利用唐末的内忧外患,割据一方,拥兵自重,根本不听唐朝中央政府的调遣。唐懿宗欲用调虎离山之计将其父子诱出老巢,下旨任命李国昌为云中刺史,李国昌称病不去。后来,父子俩直接跟唐朝撕破脸,李克用杀死大同防御使段文楚,公开造反。唐懿宗派兵镇压,被李克用父子打得大败而回,其父子又趁机占领代州以北地区,与朝廷公开分庭抗礼,成为割据一方的大军阀……


公元880年,黄巢率领农民军攻陷长安,唐僖宗仓皇逃亡四川,并下旨各地节度使帅兵勤王。李克用开始率领沙陀兵与黄巢作战,但这小子野性难改,因为一次朝廷拨的军饷不足,竟然纵兵抢掠百姓,然后负气而回。

正是用人之时,面对李克用的以下犯上,唐僖宗只能忍气吞声,对李克用又是安慰又是封赏,李克用这才回来继续与黄巢作战,并与叛将朱温一起,成为镇压农民起义的两支生力军。黄巢起义被镇压后,李克用与朱温成为唐朝两支力量最强的割据势力,是谁也不服气谁。李克用是河东节度使,割据黄河以北,朱温则占领黄河以南。后来,在汴州的一次宴会上,李克用和朱温因为利益之争,互不相让,李克用因此差点被朱温杀死。从此,俩人成了水火不容的冤家对头。


第二年,朝廷讨伐河中节度使王重荣。李克用则站在王重荣一边,指责盘踞关中的静难节度使朱玫、凤翔节度使李昌符结交朱温欲灭己,因此进军关中击败二人,围攻长安,僖宗逃往凤翔。李克用在长安大肆劫掠一番,回到河东,从此不在听宣。

唐昭宗即位后,唐朝已经名存实亡,各地节度使都欲挟天子以令诸侯。李克用又扛起勤王的大旗,救唐昭宗于危难之中,因功被封为晋王。其后数年,李克用与朱温之间,战争不断,相互间成为争夺天下的最大对手,老百姓因此流离失所,深受其害。后来李克用长期割据河东,与占据汴州的朱温对峙。公元907年,朱温代唐称帝,国号梁,史称后梁。李克用仍用唐天佑年号,以复兴唐朝为名与后梁争争夺天下。次年,李克用病死,葬今山省代县。

纵观李克用的一生,他是打着保唐的幌子,在偷偷壮大自己的实力。与朱温不同的是:他没有称帝的野心,也没有像朱温一样到处杀戮,只想做个称霸一方的土皇帝。说白了,这两个唐末的大军阀都是一丘之貉,是灭亡唐朝的罪魁祸首。


洛水清风


李克用最终的目的还是自保。

唐朝自中后期以后,就开始出现地方军阀割据的情况,而且中央军权掌控在太监的手里,皇帝基本上已经被架空,所以一个无足轻重皇帝才是当时的最好的结果。

李克用自平定黄巢之乱而崛起,在之后的几十年里南征北战,势力不断壮大,尽管不满唐朝,但是当时还有一个更加强大的军阀,那就是黄巾军出身的朱温。

当时的朱温太强了,李茂贞,李克用等人都是朱温的手下败将,因为为了制衡势力日益壮大的朱温,李克用因此一支坚持拥护唐朝皇室。

但是拥护并不代表李克用是保皇的,李克用甚至还公然“侮辱”过唐僖宗,因此李克用完全就不算是唐朝的忠臣,只是当时迫于朱温的压力,因此才一直“保唐”。


而朱温这个人前半生着实是个人才,但是到了后半生的时候却又变得荒淫无比,乱搞女人还不够,连自己儿媳妇都搞上了,最后被自己儿子刺杀了。

在当时那样一个时代,没有什么所谓的忠臣,如果真的有的话也就不会有这么多的藩镇军阀了,军阀为了自己的权力和生存也是在不断的征战。


这个历史很正


安史之乱后,大唐王朝进入藩镇割据的时代,随着王朝不断走下坡路,尤其是在黄巢起义后,这种状态越演越烈,从而使得西北边疆沙陀人有了施展拳脚的大舞台。

在唐末和五代时期,沙陀骑兵可谓赫赫有名,他们战黄巢、败朱温、克幽燕、破契丹,最终问鼎中原,建立了后唐、后晋、后汉三个局部统一的政权。

(沙陀人)

史学界对沙陀民族的评价却褒贬不一,有人说以李克用为首的沙陀军事集团是大唐帝国的保护神,他们助唐僖宗收复长安,救唐昭宗于“三镇之乱”,成功为大唐帝国续命几十年。

然而还有很多学者认为覆灭唐朝的不是朱温,恰恰就是对大唐忠心耿耿的沙陀军阀李克用。由于沙陀人在五代时期建立了政权,尤其明末清初时,以王夫之为代表的学者认为:若沙陀者,介吐蕃、回纥之衰,自雄于塞上,固将继二虏而与中国为敌者也;国昌老而克用兴,目已无唐,固将奋袂而起曰,是可取而代也。沙陀可以主中国,则契丹、女直、蒙古之强倍于沙陀者,愈无不可也,而祸延于无极矣。

沙陀本是西突厥别部,原名“处月”,因居住在沙漠周围,又被称为“沙陀突厥”。西突厥被灭后,沙陀人称为大唐子民,受安西都护府管辖。安史之乱后西域沦陷,沙陀又被迫归附了吐蕃。

汉族居住的中原地区,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等原因,不管是生产力还是社会发展水平都远超周围四邻,就像学者说的那样:“这些富裕的文明中心对欧亚中部大草原的较为贫穷的游牧部落来说,就像一块磁石,有着不可抗拒的吸引力”。

沙陀人仰慕中原的富足,又加之不愿忍受吐蕃和回鹘的剥削,于是选择重新回到大唐的怀抱。他们的“东归”要比清朝时期的土尔扈特人更惨,三万多族人从西域出发,在吐蕃大军的围追堵截之下,最终只剩几千人,不过他们却成了大唐帝国最后的依靠。

(唐昭宗)

“万邦来朝”历来被中国皇帝视为最有面子的功绩,沙陀人被安置在水草茂盛的盐州,即今天的呼和浩特、鄂尔多斯一带。沙陀骑兵彪悍,但最鼎盛时也不过一万多人人,之所以能够将势力深入中原,一切还要从黄巢起义说起。

黄巢作乱时,各地藩镇为了自保都无心剿匪,黄巢在流窜中迅速做大,最终叩开潼关的大门,拿下了长安。黄巢做大后,官军从不愿剿匪变成了不敢剿匪。情急之下,唐僖宗只得求助于边疆的少数民族,李克用才能领兵入关。

同官军的畏敌如虎不同,沙陀骑兵一到前线,战局就立刻发生了扭转。李克用打得黄巢抱头鼠窜,最终在山东的狼虎谷自杀身亡。僖宗之后,李克用又为昭宗平定了“三镇之乱”,因此进爵“晋王”。

(李克用)

朱温篡位后,有人曾“劝武皇(李克用)各王一方,俟破贼之后,访唐朝宗室以嗣帝位,然后各归藩守”,然而李克用的回复却让各路诸侯汗颜不已:

“誓于此生,靡敢失节,仰凭庙胜,早殄寇仇。如其事与愿违,则共臧洪游于地下,亦无恨矣。”、“所承良讯、非仆深心,天下其谓我何,有国非吾节也。”

李克用的忠君思想也影响了他的儿子,李存勖成为晋王后也有很多人劝他登基,但均被拒绝。直到李存勖完成了父亲的遗愿,灭亡了朱温的后梁才以唐宗室自居,国号为“唐”。

(后唐庄宗李存勖)

清末明初学者们痛恨沙陀军事集团主要因为他们为后世的契丹、蒙古和女真开创了入主中原的先例。其实沙陀的崛起完全源自于他们的主动吸收中华文化,天下大乱之时,权臣贵胄们要么叛变附逆,要么篡位自立,反而只有一万多人马的沙陀忠心恪守忠君之道。在为唐朝征战四方时,沙陀军事集团涌现了一大批军事将领,这又为后来“沙陀三朝”的建立打下基础。

(后唐疆域图)


牧荑


李克用谈不上保唐,但是也没有灭唐之心,本质上就是为自身的利益服务。对大唐来说,李克用既是挽狂澜于既倒的勋臣,同时又是悬挂在头上的一把利剑,把唐僖宗逼成了流亡政府。所以,单从他的行为,很难看得清李克用的本性。

我们来看一看,李克用到底做了什么,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挽狂澜于既倒的晚唐勋臣李克用

李克用的发迹,起源于平定黄巢之乱。黄巢攻克长安后,唐僖宗第一次踏上了流亡之旅,北起军使陈景思率沙坨、吐浑、安庆军勤王救驾,不料沙坨军不听招呼,半路发生骚乱,反成了乱源。陈景思痛定思痛,他上疏建议,起复沙陀人李克用,只有他才能镇得住沙坨军。

中和二年底,二十六岁的李克用率领一万七千名番汉联军,兵发长安。只用了四个月的时间,李克用就将号称百万之众的黄巢赶出了长安。唐僖宗回到长安后,加封李克用为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河东节度使,任命他的父亲李国昌为雁门以北行营节度使。

此后李克用又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彻底平定了黄巢之乱,让已然倒下的大唐帝国再度还魂。可以说,没有李克用大唐的历史就缩短了二十五年。

李克用也因为平定黄巢的战功,一跃跻身于晚唐的军事大咖行列。

此后二十余年,李克用又多次受命,征伐各路反叛势力。朱温反唐后,李克用多次奉命讨伐朱温。朱温劫持唐昭宗,并篡唐自立后,李克用一直不承认后梁政权,依然沿用晚唐的最后一个年号天祐。

百般蹂躏皇权玩弄朝廷于鼓掌的李克用

这么说李克用岂不是大唐的忠臣良将?唐僖宗肯定第一个表示不同意,虽然是李克用帮他摘掉了亡国之君的帽子。

中和五年,李克用联合邠宁节度使朱玫,和凤翔节度使李昌符,兵发长安,逼得唐僖宗第二次踏上流亡之旅。

恨得剁碎脚跟的唐僖宗,对李克用不光没有丝毫处置能力,还得低三下四地安抚。李克用见好就收,立刻掉转枪口对准朱玫与李昌符。历经三年,被折腾得奄奄一息的唐僖宗,艰难地再次爬回龙椅,不到一个月,年仅二十六岁的唐昭宗,在悲愤交加中驾崩。

罪魁祸首朱玫和李昌符都得到了惩罚,唯独李克用又摇身一变,成了功臣。即位的唐昭宗在愤愤不平的大臣们怂恿下,决定联合朱温、赫连铎讨伐李克用,结果唐昭宗自取其辱:

“(张)浚及克用战于阴地,浚军三战三败,浚、建遁归。克用兵大掠晋、绛,至于河中,赤地千里。克用上表自诉,其辞慢侮,天子为之引咎,优诏答之。”

政府军不光被李克用打得满地找牙,还被李克用上疏羞辱了一番,逼得唐昭宗只能向李克用认错,并下旨优抚。这皇帝当得,还不如给李克用当孙子。

李克用羞辱皇帝不是个案,自其父李国昌开始,爷俩就仗着“鸦儿军”的非凡战斗力,把皇帝玩弄于鼓掌。李克用猖狂到什么程度,唐昭宗后来曾经准备任命张浚为相,被李克用一句话吓住了:

“三年正月,昭宗复以张浚为相,克用曰:‘此朱全忠之谋也。’乃上表曰: ‘若陛下朝以浚为相,则臣将暮至阙廷!’京师大恐,浚命遽止。”

李克用虽不在朝,就能控制皇帝的行为:你敢任命张浚,你早上任命,我晚上就到长安请你喝酒!

请问,李克用是保唐的忠臣吗?

保唐还是灭唐?晚唐军阀时代的缩影

那么,李克用是不是灭唐的罪人呢?至少从他本人的意图上看,李克用没有灭唐的计划。

乾宁二年,李克用再度兵临长安,唐昭宗吓得赶紧打点行装,准备重走唐僖宗长征路。此时发生的一件小事,暴露了李克用的心迹:

“是时,晋军渭北,遇雨六十日,或劝克用入朝,克用未决,都押衙盖寓曰:‘天子还自石门,寝未安席,若晋兵渡渭,人情岂复能安?勤王而已,何必朝哉?’克用笑曰:‘盖寓犹不信我, 况天下乎!’乃收军而还。”

有人劝李克用乘机兵入长安,盖寓及时劝阻,李克用说,连盖寓都不相信我这次是来勤王的,天下还有谁相信我呢?于是收兵退出长安。

由此可见,李克用虽然百般蹂躏皇权,但是确实无心取代大唐自立。朱温称帝后,李克用也一直拒不承认,依然沿用大唐正朔,也说明了这一点。

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李克用反差巨大的行为呢?

其实也不难理解,晚唐藩镇割据,皇权已经无法左右各大军阀势力,军阀们为了自身的利益,对中央的命令通常是选择性接纳,对自己有利就执行,不利就反对,甚至联合利益同盟军,对抗中央。

李克用也不例外。本质上,李克用与皇帝成了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李克用借用皇帝的号召力为个人谋福利,皇帝借用李克用的军事实力,打击不听话的军阀。

各大军阀之间,以及军阀与朝中政治势力之间,形成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早上是同盟军,晚上就可能变成对手,局势瞬息万变,唯一不变的就一个字——利!

所以,李克用从来没有用心保唐,他保的是自身的利益,当李唐的价值完全消失后,他肯定也会毫不犹豫地抛弃李唐这杆旗。

李克用为何一直没有灭唐?也很简单,一是李唐作为李克用对付老冤家朱温的价值依然存在,他无法完全摆脱李唐。而是李克用本质上是军事家,不是政治家,他像一个掰苞米的熊瞎子,不停地凭蛮力纵横天下,却始终不能将自己的成果,堆砌成功业,思维模式依旧停留在低层次的利益纷争之上。

综述

综上所述,李克用谈不上保唐的忠臣,也不是灭唐的罪魁,他只是晚唐藩镇割据时代的一个缩影,为了自身利益,凭借个人强大的军事实力,游走在各方利益之间,以谋取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骄兵悍将而已。宋祁对李克用的评价最为中肯:

“至克用逢王室乱,遂有太原。虏性惇固,少它肠,自负材果,欲经营天下而不克也。兵虽胜,然数败;地虽得,辄复失,故熟视帝劫迁,缩颈羞汗,偷景待僵,不亦鄙乎!赖其子慓锐,抑而复振。是时,提兵托勤王者五族,然卒亡朱氏为唐涤耻者,沙陀也。使克用稍知古今,能如齐桓、晋文,唐遽亡乎哉?”

寻根拜祖


判断李克用是不是保唐,不能依据他是不是为唐朝出过力,也不能看他是否姓李(唐皇室赐的)、更不能因为他儿子建立的政权是不是以“唐”为国号;毕竟如果真的要以这三项为依据的话,灭掉西晋、开启五胡乱华局面的刘渊父子称得上是“大汉英雄”了。

我们先梳理下李克用干的事情再下结论。

李克用家的发迹史:协助唐朝廷镇压起义

公元868年,戍兵庞勋等人发动起义,占据徐州后,胁迫唐朝廷要求授予节钺(即要当一方大员)。而唐懿宗的回应是则派右金吾大将军康承训等人前去平叛,后者申请带着沙陀三部落使(这是个官职)朱邪赤心等附属于唐王朝的少数民族兵马同行。

在其后的平叛战斗中,每逢恶战必定充当前锋沙陀骑兵极为勇猛,曾经以3000铁骑大破敌军三万人。公元869年底叛乱平定后,为了嘉奖朱邪赤心的大功,唐懿宗将其召进朝廷,任命为左金吾上将军,并赐名李国昌。这个没有问题,毕竟大唐一向心胸开阔,愿意为自己效力的各族人民,都是唐王朝的子民。

公元870年底,李国昌被任命为振武节度使。而他的儿子李克用则担任沙陀副兵马使,驻扎在蔚州。

趁着农民起义反唐的急先锋

公元874年唐僖宗在位时,爆发了王仙芝、黄巢等人领导的农民起义,唐王朝焦头烂额,调动各路藩镇平叛。而身在蔚州的李克用,在云州沙陀兵马使李尽忠等人的协助下,杀害大同防御使段文楚后拥兵自立,胁迫朝廷任命自己为大同节度使。这伙人的目的可不简单:

今天下大乱,朝廷号令不复行于四方,此乃英雄立功名富贵之秋也。

就是要自立山头,趁着乱世成就一番霸业。

其后李国昌假意要大义灭亲,主动请缨前去收复儿子,然而他一回北方,立即连同儿子一起造反,以为凭着振武、大同两大节度的兵力定可以成就一番伟业。

可惜现实很骨感,公元879年,在蔚/朔等州招讨都统李琢、卢龙节度使李可举、吐谷浑都督赫连铎等人的打击下,李国昌父子一败涂地、兵马尽失,他俩带着宗族人员北逃躲进鞑靼人的地盘苟延残喘。

改头换面的李克用立下大功,成功进入体制内

随着起义军势头越来越猛,唐王朝压力越来越大,急需更多的打手为自己冲锋陷阵。公元881年,李克用在代北监军陈景思的举荐下得以回到中原,率领万余鞑靼军人开始为唐朝平叛效力。

接下来的情节大家就比较熟悉了,公元883年,由于李克用打击起义军、收复长安功劳最大,被命为河东节度使;第二年,他南下大败黄巢,逼得对方自杀;下一年,凤翔节度使李茂贞、邠宁节度使王行瑜、镇国军节度使韩建进京挟持唐昭宗,李克用率军勤王,击败三方,救出唐昭宗,被封为晋王。

接下来,李克用与他的仇人、竞争对手朱温(朱全忠)连年兵戈相向,成为争夺天下的头号敌人。公元907年,朱温称帝建立后梁;李克用则仍沿用唐朝年号,以复兴唐朝为名与朱温对刚。下一年,李克用病死。他的儿子李存勖在公元923年灭后梁、建后唐后,追谥自己的老爹李克用为武皇帝。

鉴于上,笔者认为李克用既不是保唐、也不是灭唐;国人信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风雨飘摇的唐末,像他这样的野心家,无不希望自己能趁乱成就一番事业。至于用何种方式、哪种包装,那就要视实际形势以及竞争对手的策略而定。他跟朱温并没什么区别,只不过后者占据了实力优势,下手比较急切而已。至于他的儿子为什么以唐为国号,这只是一种收买人心的手段,就跟灭西晋的匈奴人刘渊父子将自己的政权命名为“汉”一样。


正史漫谈


李克用本来是沙陀人,和唐朝并没有什么关系,只不过到了唐朝末年,由于皇朝大起义,唐朝的统治岌岌可危,所以当时唐朝向周边的游牧民族求助,而沙陀人李克用作为援军参加了这场战争,并且打败了朱温。



而当时的唐朝已经临近灭亡,所以唐朝虽然打败了黄巢,但是事实上已经摆平不了在唐朝各地出现的那些军阀,李克用正是其中之一,他当时占领了唐朝的龙兴之地晋阳。由于李克用力的功劳很大,所以唐朝皇帝赐他姓李。不过李克用从来也不是什么大唐的忠臣,作为军阀,他一般是主要注重自己的利益。



不过也比较凑巧,当时在关中的一些军阀威逼唐朝皇帝,所以唐朝皇帝向李克用求援,李克用打着勤王的旗号杀入关中。而后来真正灭掉唐朝的是大军阀朱温,作为朱温的死对头,李克用自然站在唐朝一边。因为朱温灭掉了唐朝,李克用自然就要保唐朝,不过李克用此举还是为了他自己的利益,和唐朝存不存在没有多大关系。



不过朱温的实力强大,李克用毕竟不是他的对手,几仗下来,李克用吃了不少的亏。不过李克用生了一个好儿子,就是后来的后唐庄宗李存勖,他最终灭掉了后梁,建立了后唐。不过此唐非彼唐,所以李克用谈不上对唐朝多么忠诚,只不过正好在和朱温的战争中,李克用借用了唐朝的名义而已。



我是平安读历史,期待您的关注与点评!


平安读历史


实事求是的说,李克用的存在,对于大唐王朝来说,很难明确他的行为究竟是在帮忙,还是在毁灭,它既是一个往狂澜于巨岛的有功之臣,又是唐王朝头顶上的一把达摩克里斯之剑,硬生生的把唐戏中逼成了一个流亡政府,那么我们今天就来看一看李克用究竟做了什么事情,他又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李克用之所以能够崛起,主要原因他平定了黄巢之乱,在黄巢率兵攻克了唐朝的都城长安之后,唐僖宗第1次踏上了流亡之旅。当时的北启军节度使陈景思诗率领沙陀、安庆、吐浑军前往勤王,不曾想中途沙陀发生兵变,反倒成为了祸乱。陈景思上书皇帝,建议启用李克用,只有他在,沙陀军才不敢乱动。公元882年,年仅26岁的李克用就率领17,000名杂牌军,兵临长安,其实不到4个月,就将号称百万之众的黄巢彻底赶出长安,唐僖宗才得以归朝。

这件事情之后,唐熙宗非常高兴,封李克用为河东节度使,他的父亲为雁门以北行营节度使,一门父子皆为节度使,万千恩宠集于一身。后来李克勇又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彻底将扰乱整个大唐王朝的皇朝之乱,彻底平定,将原本已经轰然倒塌的大唐帝国重新扶起来,唐王朝的历史才没有就此终结。这之后的20余年时间内,李克用多次争讨各路反叛之旅。后来朱温叛唐,即便是劫持了唐昭宗的情况下,篡唐自立,他始终没有承认后梁政权。既然如此,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李克用是忠臣呢?也不行。如果要说你可以用是唐朝的忠诚良将,估计唐僖宗的棺材板都快盖不住了。

唐僖宗在第1次踏上了流亡之旅后,对于能够收复长安,帮他摘掉王国之君帽子的李克用,想必是非常感激的,但是短短不到三年的时间,他就联合了两位节度使兵发长安,逼得唐僖宗第2次踏上了流亡之旅。这时候的唐熙宗才看清楚了理科用的真实面目,但是他身边没有得力的将领能够应对这样的事情,对于李克用的威胁,根本毫无应对之力,反而还得低三下四的去求原谅。李克用自己也明白做人不能太狠,凡事不能太过分,果断调转枪口,干掉了他的两个队友。三年的时间,历经种种磨难,唐僖宗这位年轻的皇帝总算是撑不住了,最终在耻辱中驾崩,年仅26岁。

在李克用收拾完自己的两个队友后,摇身一变又成了拯救大唐王朝的功臣。刚刚即位的年轻皇帝唐昭宗,在那些纷纷不平的臣子的怂恿下,非要征讨李克用,结果反而是自取其辱,三战三败。李克用不仅纵兵劫掠千里,还敢上书羞辱皇帝。唐昭宗愤怒却无能为力。后来他想任命张浚为相国,领兵在外的李克用一句话就让京师众人吓破胆,你要是敢用张浚为相,我就立刻发兵,早上出发傍晚就能到长安。威胁意味如此之浓,吓得唐昭宗不得不终止了这个任命。

那么李克用是不是灭唐的罪人呢,如果从他的行为来看,他最起码没有制定灭唐的计划。虽然说他领兵期间对于皇权百般不屑,甚至是万般蹂躏,但是确实没有心思想要取代大唐王朝。当从朱温称帝之后,他始终不承认后梁政权的存在,一直使用大唐正数就足以说明这一点。是关于他的反常行为也是很好理解的,因为晚唐时期各地藩镇割据,皇权已经无法左右军阀势力的发展,各个节度使为了自身的利益对抗中央,中央则无力制衡,地方军队李克用他的本身与皇权的关系就是一种利用与被利用的存在,皇帝利用旅客用的军事实力来打击不听指挥的地方军阀,而李克用则借助皇帝的影响力来为个人谋求福利,总归一点,李克用与皇帝的关系就是一个“利”字来维持。

总的来说,李克用既谈不上是保唐的忠臣,也说不上是灭唐的罪魁祸首,它的存在是因为晚唐时期特殊的政治格局而导致的一个悲剧,只追求自身利益,只追求自身强大的军事实力,在各方势力之间游走,通过个人利益最大化作为自己的目标来提升自身实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