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舅媽說:"現在每天照顧我的就是我抱養的那個孩子。"

01

五舅媽今年80多了,年輕的時候結婚好幾年都沒孩子,後來就抱養了一個男孩,起名進寶。誰想到沒過多久,就懷孕了,生下一個男孩,起名進財。

進寶和進財兩個孩子,五舅媽更偏向親生的進財,有什麼好吃好穿也都想著進財。進寶只能眼巴巴的看著進財吃好的,穿好的,小心眼裡也委屈,但娘說他是哥,得讓著弟弟。

進寶小學畢業後,五舅媽就讓他回家務農了。而進財一直唸完高中,但沒考上大學只能回到家裡。


五舅媽說:"現在每天照顧我的就是我抱養的那個孩子。"

02

不安分的進財不想一輩子呆在農村種地,於是拿著家裡所有的積蓄去城裡學開車。

這時五舅得了重病,沒錢去醫院,在家裡硬撐著。

期間五舅的兄弟姐妹們,一起籌錢給進寶討了一門媳婦,分出去單過了。五舅的兄弟姐妹們說:"進寶這孩子既然進了咱家的門,就要善待他,別人有的,也不能少了他的。"進寶對他的姑姑大爺們一直很好,誰家有點事叫他去幫忙,他都會盡全力的去做。

後來進財又通過五舅幫他擔保,去農村信用社辦理了小額貸款,買了輛車跑運輸。之後的路越走越順,不僅還了貸款,還娶了自己喜歡的姑娘,並在城裡安了家。

只可憐五舅沒看到他的好日子,就病逝了。

辦完五舅的喪事,二兒媳對五舅媽說:"媽,您把農村的房子賣了吧,去城裡和我們一起住吧。"

二舅媽很聽二兒媳的話,處理完農村的房子,並把賣房的錢都給了二兒子,隨二兒子進了城。

雖然進寶一直不讓她賣房,說:"娘,您別把房子賣掉,您老了,我能每天過來照顧您啊。"但五舅媽說:"我以後要跟老二過好日子,就不回來了。"


五舅媽說:"現在每天照顧我的就是我抱養的那個孩子。"

03

五舅媽在城裡幫著帶剛出生的小孫子,做著家裡所有的活兒。期間,進寶來看過他娘幾次,並對她說什麼時候想回去了,通知他一聲,他隨時過來接她回村裡。

當小孫子上了小學,二兒媳對老孃說:"娘,這幾年您一直住在我們家裡,也去大哥家住住吧,也該讓大哥儘儘孝了。"聽了這些話,五舅媽當時眼淚就出來了。

臨走前,二兒媳又讓五舅媽給他們一家三口各做了一身棉衣。之後,二兒子開車把老孃送到了大兒子進寶家。"

這時的五舅媽已經衰老了,做不動活兒了。

五舅媽心裡對進寶有愧,來進寶家不敢說話,生怕進寶嫌棄她。

進寶讓老孃住在陽光和通風都好的正房裡,對老孃噓寒問暖,端茶倒水,極盡孝心。村裡人說:"這抱來的孩子比親生的還孝順啊。"

每次聽到這些話,五舅媽的眼睛就淚汪汪的。

她想起進寶小的時候,每次她一做好吃的,進寶就對她說:“娘,我給爺爺奶奶也送去點吧”,她不說話,進寶就一直求她。

當她給自己的公婆,也就是進寶、進財的爺爺奶奶裝好一小碗時,進寶就高興的小心翼翼的端著碗,去爺爺奶奶家了。

這孩子從小就心善啊!


五舅媽說:"現在每天照顧我的就是我抱養的那個孩子。"

04

進寶的孝心在村裡出了名。

村裡的小學要招一名看門人,活不累,給的錢卻不少,很多人都想去。雖然進寶已經60了,但村委會直接讓進寶去了,說這是獎勵有孝心的村民。

村民們都說這是好人有好報的結果。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成語“烏鴉反哺”說的是烏鴉由母鳥養大,在母鳥衰老不能覓食時,小烏鴉便銜食喂母鳥,以為回報。

動物都懂得反哺,人更應該孝順自己的父母了, 有孝心的人是應該得到人們讚美的。


五舅媽說:"現在每天照顧我的就是我抱養的那個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