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週記20200314:搖錢樹,樹搖錢,雨打風吹似流年

證券市場實在是精彩絕倫,魅力無窮,短短一週無數人從天堂跌到地獄,又從地獄爬回人間,拍拍身上沾到的魑魅魍魎,又要去殫精竭慮的準備新一週過山車般的激情體驗。

美股市場一週時間裡兩次向下熔斷,巴老說是活久見,我們更是如此。雖然我們不能精準研讀,但有一點是確定的,任何事物的發展變化,內因一般是起決定性作用的,外因只是引導。從國家競爭角度我寧願美股是不斷陰跌,綿延數年,這才是對中國經濟與股市的決定性利好。每個國家的體質不一樣,在我看來這種暴雨傾盆式的洗刷其實是與美國經濟體質相符的,或者說是傷害最輕的一種方式,因為它會看似無比正當的大肆發錢發債,週期性的大掃除,使兩黨分歧迅速短期彌合,美國經濟就又會獲得一次拋掉拖累,重新下蹲起跳的機會。我們對此應該以更加警惕的目光去審視未來可能更加複雜的美元和國際經濟環境而不是一味用一種嘲笑和看熱鬧的心態去看待整個過程。

疫情對於美國和其它歐洲國家當然也是災難,但是這與我們的處理方式有很大區別,這一次我們自身的制度優勢體現得淋漓盡致。不過資本主義國家恐怕一直就是這樣在叢林法則中穿越而至的,撕掉選票的面具,自始至終它都是很冷酷很殘忍的,通過病毒、瘟疫實現優勝劣汰可能既是大自然對人類的懲罰也是基因進化的一種表達。在這一點上東西方文明的差異性很大,他們講究的是遵從上帝的旨意,所以我們才會感到幾個高官團團坐向上帝進行禱告是個笑話,而我們則是認為人定勝天。從這一點上講,我們現在這種天下大同的思想基準和願景比資本主義那一套還沒有脫離動物性的野蠻勁兒高級太多,兩者形態根本不在一個層次上,只是在很長一段時間還需要繼續糾纏而已。

在經濟、軍事等領域全球發展到高級階段的時候,人類命運共同應該是最佳選項,任何相反的破壞都是在對地球這個我們共同生活的家園進行撕扯。

當然這些只是我的思緒飄得太遠,還是回到現實中來,寫些與投資有關的。最近看到有不少大V放棄A股去抄底港股,我認為不足取,首先,香港市場隨著國內資本市場的大力發展和改革開放,其逐漸沒落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實,只要是規規矩矩來投資股市的,A股能夠提供的流動性和選擇會越來越把港股拋在後面,兩者對於資金的吸引力完全不同,很多港股不是由於業績不佳而是由於流動性特別差導致估值始終比A股差一大截,當然如果是回購、持牌或者吃股息那另當別論。其次,港股市場裡各類不良資金和公司亂竄,成妖成魔的太多,康美藥業此類的大新聞在港股大把,而且是打著合理合法的旗號盤剝中小投資者。那麼個人投資者是心裡有什麼毛病嗎,放著easy模式不去玩,去選個hard模式挑戰一下?

其實我不理解的事情還有很多。比如說石油大減價,對於其他國家我不敢說,對於中國,天大的好事,我們太缺能源了,不是說只有汽車才燒油,原油還是一系列工業化學品的基礎,當然這裡面一定有些彎彎繞,比如你最想要的品種不一定賣給你,不過經濟什麼時候好轉我們不知道,但是低價石油對中國總歸是件好事。建儲備油庫不也是基建的一種嗎?

如果這次疫情是一場戰爭,最終收益者一定是我們,不僅因為我們控制住了疫情,也因為我們在外需不行的時候,必須強制性的把目光轉向提高內需,這一次是要真抓實幹了,而且由於國外的疫情發展,在這一過程中我們恐怕還要不斷給自己的產業鏈補缺,這種補缺的好處的是完全由國內需求拉動,同時也會促進我們更大程度的改革開放,吸引外國投資者。

通過這次事件,如果我們能夠把自己成功塑造成全球經濟與金融的穩定器,對於後續吸引外資來華是有巨大作用的,從這個角度看,我們有強大的動力把金融市場托住,而且要穩中向好。

相對於整個市場的變幻莫測,相對準確的判斷一家公司一個生意的好壞似乎反倒容易一些,但是也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好方法,只能一點點去摸索。

我的持倉大體和上一週一致:億緯鋰能、復星醫藥、樂普醫療、湯臣倍健、千禾味業、華大基因,外加一隻科創。我的考慮基本和上兩週思路變化不大,主要是希望在現階段不要太激進,持有具有長期競爭力和增長潛力,需求明確且以國內為主不受疫情影響,受益於疫情及之後的醫藥創新發展,行業地位清晰抗風險能力極強。從這幾點出發,實際上我們要承認自己的認知能力是有限的,對於目前宏觀經濟發展狀況究竟在短期受到怎樣的傷害我在判斷上是無從下手的,但是具體細分行業上還是可以有想法的,所以在這一階段在不同行業間適當分散,適度超前投入應該是比較可行的方案,主要是這樣晚上睡覺比較安穩,但即使這樣,我還是去開了期權的倉位做對沖,只是沒有想到,對沖出來的效果超過股票下跌帶來的損失。

這也是分散的一個理由吧,之前我也提到過,50ETF期權對我單一持股億緯鋰能的時候對沖效果極差,因為兩者幾乎不搭界,300ETF期權出來之後確實對於分散持股的投資者提供了一種可能的對沖方式。對於期權,只做記錄,不推薦,其投機性超過,只有別人玩你而不會有你玩別人的時候,基本完全投機,裡面的大資金的體量和操盤者操作風格是股票投資者不習慣的,我自己也是被虐得體無完膚之後,少數時間用作持股對沖保險,其餘時間敢動的不多,儘量減少擊球。

你們有不一樣的問題,我的總體想法就是如果是好公司可以不便宜,可以扛過去。因為這個時代太透明,比別人聰明是很難的,這樣的話比別人能忍能熬就變得尤為重要了,雖然接受的是一樣的信息,判斷可能也是趨同的,但因為心性和意志力是各自不同,不好學的,所以忍下來,那些有持續高增長的公司會抹平曾經的高估值,或者一直保持高估值一直漲,別人也是不好下手的。

對於普通投資者其實投資就不要那麼痛苦的忽上忽下,要始終明白一點,普通人無論對於自己的國家,股市還是家庭最終還是要做多的。

現在就應該去撿機會,比如一些純內需又有增長的公司股票跌的完全沒有道理,就是恐慌嘛,所以才是好機會。

湯臣倍健我已經減了部分倉位去投了科創公司,不過關於它的分配讓大家暈頭暈腦的問題還是可以答上一句,其潛臺詞就是:別看哥計提虧損了,但是哥好著呢,不差錢也不差事兒。

我是很矛盾的,總覺得A股跌得還是不夠痛快,下週啊,如果能像美股那樣一週解決問題那就剩下裝填彈藥了,現在看週末又是利好,美股又拉回來,還真就不好說了。伺機而動吧,我說跌的不多其實是指我看好的幾家處在觀察中的公司股票一點也不恐慌,尤其是科創板的公司股票,跌幅不是20%嗎?不確定性高在這種環境下不是應該在跌幅上有所體現嗎?不給力啊。我非常看好科創板中的一些小而美的公司,但是跌的少就比較尷尬了。

唉,大地有泉皆化酒,長林無樹不搖錢。


投資週記20200314:搖錢樹,樹搖錢,雨打風吹似流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