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中大熊貓,全球總數不超過500只,在這片海濱聖地卻能經常看到


鳥中大熊貓,全球總數不超過500只,在這片海濱聖地卻能經常看到

漫步在東臺的海邊,眼前的一切都帶著一層浪漫的濾鏡。日出日落,潮起潮退,數不清的風車與望不到盡頭的灘塗,遮天蔽日的候鳥與金色的森林……秋冬之交的東臺,氣溫已轉微寒,條子泥溼地也熱鬧起來,無數遷徙的候鳥在這裡覓食、休整,並準備著春天時的再次迴歸。

鳥中大熊貓,全球總數不超過500只,在這片海濱聖地卻能經常看到

溼地深呼吸

東臺是一座神奇生長的海濱城市,擁有85公里黃金海岸線,並每年以150米左右的速度向大海延伸,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太平洋西岸未被汙染的海濱聖地”。

鳥中大熊貓,全球總數不超過500只,在這片海濱聖地卻能經常看到

條子泥位於東臺市弶港鎮東北角,這個有趣的地名因其港汊形似條狀而得名,這裡擁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潮間帶溼地(300萬公頃),是全球最重要的濱海溼地生態系統之一。造就這片溼地的最大功臣是黃河與長江帶來的泥沙淤積,洋流和潮汐則進一步“雕刻”了地形地貌。

鳥中大熊貓,全球總數不超過500只,在這片海濱聖地卻能經常看到

鳥中大熊貓,全球總數不超過500只,在這片海濱聖地卻能經常看到

溼地覆蓋地球表面僅有6%,卻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種提供了生存環境,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態功能,因此享有“地球之腎”的美譽。

鳥中大熊貓,全球總數不超過500只,在這片海濱聖地卻能經常看到

在2019年7月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條子泥溼地作為黃(渤)海候鳥棲息地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也成為我國首個濱海溼地類型的世界自然遺產。

鳥中大熊貓,全球總數不超過500只,在這片海濱聖地卻能經常看到

溼地上的候鳥足跡

觀鳥愛好者的天堂

潮汐每天漲了又退,在條子泥溼地的灘塗上留下豐富的“饋贈”——螃蟹、文蛤、泥螺、蠣等遍佈。趕海的漁民拿起專門的傢伙什兒,把它們捕獲上來,變成晚餐時的人間至味。不過,這隻佔了很少的比例,溼地中的VIP捕食者是遷徙候鳥。

鳥中大熊貓,全球總數不超過500只,在這片海濱聖地卻能經常看到

鳥中大熊貓,全球總數不超過500只,在這片海濱聖地卻能經常看到

孫華金攝

灘塗為底棲生物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生存環境,也讓這裡成為近百萬只遷徙候鳥休養棲息的伊甸園。它們是最熟悉地球的生靈,大多數地方,它們遠遠望一眼便匆匆離開,只有那些特定的神奇土地,才能吸引它們降臨停留。

鳥中大熊貓,全球總數不超過500只,在這片海濱聖地卻能經常看到

孫華金攝

鳥中大熊貓,全球總數不超過500只,在這片海濱聖地卻能經常看到

孫華金攝

為什麼會是條子泥會成為它們往返南北的中轉站棲息地呢?因為條子泥溼地位於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路線上的關鍵樞紐,也是東北亞內陸和環西太平洋鳥類遷徙重要的越冬、繁殖和棲息地,就像是高速公路上必不可少的服務區。

鳥中大熊貓,全球總數不超過500只,在這片海濱聖地卻能經常看到

勺嘴鷸 孫華金攝

在這片溼地上繁衍生息的野生鳥類多達420多種,而且記錄到了23種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物種名錄的鳥兒,其中就包括世界極危的,全球總數不超過500只的“鳥中大熊貓”——勺嘴鷸。曾有在條子泥拍攝候鳥的攝影師,在一張照片中就發現了22只勺嘴鷸。

鳥中大熊貓,全球總數不超過500只,在這片海濱聖地卻能經常看到

勺嘴鷸 孫華金攝

從日出到日落

清晨5點半,我們就從酒店驅車前往條子泥的海邊。站在萬籟俱寂的堤岸上,清冷的海風驅走了殘存的睡意。遠處的溼地和天空融為一體,不時有一團團的黑影劃過地平線,那是早起的鳥群在嬉戲覓食。

鳥中大熊貓,全球總數不超過500只,在這片海濱聖地卻能經常看到

潮水退去後,在灘塗留下不規則的小水泊。日出時,它們像一面面鏡子,與初升的太陽呼應,染紅了整片灘塗,這樣的畫面和氛圍,與普通的海邊日出完全不同。

鳥中大熊貓,全球總數不超過500只,在這片海濱聖地卻能經常看到

鳥中大熊貓,全球總數不超過500只,在這片海濱聖地卻能經常看到

雖說位於東海岸,但因為條子泥溼地分割出很多片水域,所以還可以看得到無遮無攔的日落景象。與日出不同的是,醉人的夕陽在沉入地平線之前,會襯出巨大風力發電機群的曼妙剪影。

鳥中大熊貓,全球總數不超過500只,在這片海濱聖地卻能經常看到

條子泥溼地的色彩遠不止日出日落時的金色,還有一望無際的火紅。在條子泥溼地的東北角,有一大片哪怕無人機升到500米都無法拍全的鹽蒿草灘,從空中俯視就是一幅自然天成的旖旎畫卷。

鳥中大熊貓,全球總數不超過500只,在這片海濱聖地卻能經常看到

鳥中大熊貓,全球總數不超過500只,在這片海濱聖地卻能經常看到

生態奇景“風光漁”

灘塗上的的潮起潮落是自然的神奇造化,而不遠處的東臺“風光漁”互補產業基地則是生態科技的奇觀。空中有一座座百米高的風力發電機迎風旋轉;地面上,整齊列陣的藍色光伏發電板熠熠生輝;電池板正下方數千畝的水塘裡,人工養殖的鯔魚、脊尾白蝦嬉遊其間……

鳥中大熊貓,全球總數不超過500只,在這片海濱聖地卻能經常看到

鳥中大熊貓,全球總數不超過500只,在這片海濱聖地卻能經常看到

這裡正是目前國內最大的“風光漁”一體化電站,巧妙地在同一片空間內同時有效利用了風力、太陽能和水資源。關於如何處理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關係,顯然條子泥溼地已經給出了一個很好的答案。

鳥中大熊貓,全球總數不超過500只,在這片海濱聖地卻能經常看到

當我升起無人機,高空俯瞰視角下,風力發電機沒有了偉岸之感,但上萬臺光伏電池板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那種壯觀與震撼,只有在現場才能強烈感知到。

鳥中大熊貓,全球總數不超過500只,在這片海濱聖地卻能經常看到

Tips

行車路線

上海(S5、G15)—50公里—太倉(G15)—75公里—南通(S225、G228)—95公里—條子泥景區

東臺美食

魚湯麵必嘗,傳說創制於乾隆年間,湯白汁濃,清爽可口。湯料選用鮮活鯽魚、鱔魚骨、豬骨等原料熬製而成。

+1路線

黃海森林公園

森林覆蓋率80%以上,四季常綠。景區內負氧離子的含量達到了每平方釐米4000多個,遠超世界清新空氣標準,是名副其實的“天然森林氧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