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需要六個健康碼才可出行,城市數字化健康碼能否統一且簡化?

現在越來越多的城市在使用著健康碼,健康碼上的紅黃綠三種顏色,成為了一個人能否返學返工的決定性因素。健康碼推出的目的是提高復工復產的效率,但是它現在卻遭受頗多質疑,讓我們來看看是怎麼回事。


健康碼規則

健康碼主要有兩個用途。一方面,它是公民出入公共場所的憑證,也是大多身份接受復工復學的必要條件;另一方面,企業、小區等根據健康碼的顏色分類處置不同人員,進行精準的管控。


有人需要六個健康碼才可出行,城市數字化健康碼能否統一且簡化?

其實每個城市的健康碼都有自己的一套判定規則。杭州為例,一般是在系統分析完個人信息後,會得到一種顏色碼。其中,綠碼可以在市內通行,紅碼和黃碼分別要實施14天和7天的集中或居家隔離,在此期間連續申報健康打卡正常後,才能轉為綠碼。


有人需要六個健康碼才可出行,城市數字化健康碼能否統一且簡化?

在此之前,大家都是通過紙質的通行證,這樣子的話就存在交叉感染的可能性,所以健康碼的出現也是社會的需要,但是現在關於健康碼“誤判”、“太多太亂”、“執行不到位”、“信息不真實”的質疑聲此起彼伏。


有人需要六個健康碼才可出行,城市數字化健康碼能否統一且簡化?

規則太多且誤判

大家有一個非常的吐槽就是“誤判”。最大的誤判就是沒有去過武漢,定位顯示曾經去過武漢,這樣子直接就是紅色的健康碼,運營商的解釋就是因為你在的地方離武漢比較近,所以就接受到了武漢的信號,這樣子其實影響其實是非常大的。


有人需要六個健康碼才可出行,城市數字化健康碼能否統一且簡化?

還有網友表示,自己一直處於居家狀態,但健康碼卻變紅了,原因就是運營商定位發生了錯誤。另一位網友則表示,自己從浙江溫州(重點疫區)返杭已經21天,此前一直顯示綠碼,但有一天突然轉紅,他被強制隔離,至今不知道原因,而同行的家人卻顯示綠碼。


有人需要六個健康碼才可出行,城市數字化健康碼能否統一且簡化?

一人幾個碼!

我們拿武漢來舉例,漢健康碼是武漢市民日常出行的通行證,湖北健康碼則適用於省內返崗人員,在全省可實現互通互認。而社區電子通行證主要用於武漢小區出入管理。


有人需要六個健康碼才可出行,城市數字化健康碼能否統一且簡化?

其實出於對出行、復工等不同的需要,一位市民要申領五、六個健康碼,這並不是湖北和武漢獨有的現象。僅江蘇一個省,就有南京“寧歸來”、蘇州“蘇城碼”、無錫“錫康碼”等十幾個不同的健康碼。


有人需要六個健康碼才可出行,城市數字化健康碼能否統一且簡化?

可以說,健康碼是對城市數字化管理能力的一場試煉。本貓認為,可以好好的利用這次契機,深入的瞭解城市數字化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因為極端情況下的試驗才是最有價值的試驗。大家關於健康碼還有什麼想說的,可以關注並留言給科技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