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芝麻糖第十五代傳承人告訴你 比口感更獨特的是手藝


#自拍我的故事# 農曆的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祭灶、掃塵、吃灶糖的日子。民謠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臘月二十三要吃灶糖,灶糖就是現在的芝麻糖。這個習俗在北方較為流行,河南省最北部安陽,氣候溫和,四季分明,物產豐饒,歷史悠久,境內崔家橋東曹馬村被稱為“芝麻糖之鄉”。

我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曹馬芝麻糖的傳承人申運海,今年42歲的我也是很小就跟著父親學習手藝,2013年我被評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曹馬申家芝麻糖第十五代傳承人。

我家做芝麻糖已經100多年,我知道的是從十二代承人申萬福的“福記糖坊”開始就很出名了,第十三代傳承人我爺爺申鳳台1959年在湯陰糖菸酒公司工作,就是在糖廠上班。我父親申好信是第十四代承人,今年67歲,他從7歲就開始跟著爺爺學做芝麻糖。

曹馬申家芝麻糖以麥芽、小米、芝麻為加工原料,純手工製作。也是安陽市僅存的一家以傳承人申運海親手製作,他人無法代替的傳統手工技藝生產芝麻糖的老作坊,其獨特手工技藝己歷時五百餘年。酥、薄、輕、空、無渣可口、不粘牙,口感香甜酥脆,老少皆宜。

芝麻糖完全靠手工製作,技藝要求高、勞動強度大,近年來從事芝麻糖製作的年輕人越來越少。

每年種完小麥就要開始製作麥芽糖,從小麥浸泡發芽、製作成麥芽糖、蒸煮小米、裝缸發酵、熬製糖稀、上拔、拉糖、粘芝麻、晾糖到成品,近30道工序流程,每一道都很重要,一道工序出了問題,都會影響到味道和口感。

原來熬製糖稀都是盤灶,燒煤,轉缸更為複雜。隨著國家對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的推進,傳統的土灶也改成了液化氣,現在熬製原料和製作成品都改成液化氣和電作為燃料,效果是一樣的。

生長7天的麥芽,混合蒸熟後的小米,攪拌均勻後發酵一段時間,在鍋中先熬製再炒制,金黃黏稠的糖稀散發著麥芽的清甜。小心翼翼將滾燙的糖稀舀入盆中,再將盆子放入盛有涼水的水缸中降溫,待糖稀溫度低一些時就可以反覆揉搓糖稀,這個時候的溫度也將近140度,稍有不慎就會燙傷。這樣反覆的揉搓糖稀可以讓糖口感酥脆。

“把凳”這個工序看似簡單,將揉成團糖稀這就樣掛在上面,不停地上下拉,卻是整個工序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芝麻糖的起酥拉白就是這道工序完成的。


拉糖和制孔最考驗師傅的功力,也是決定灌糖口感的關鍵步驟,將糖塊放在冒著熱氣的鍋上,藉助鍋中冒著的熱氣,用木棒反覆抻拔摺疊糖塊,糖塊越變越長越拔越白,紋理和糖孔也漸漸出來。

當糖條拉抻滿三十二股,將早已備好的餡料,迅速倒入再順勢粘合,整個灌的過程不到一秒。這個技術都是我親手製作,其他人無法代替。憑的是經驗和手感,時間要把握的剛剛好。

這道工序也叫“打聽”或“拉糖”,是個力氣活,一般需要三個強壯的勞動力才能完成。我每天連續工作,一人頂仨人。

灌好的糖被迅速放到案板上,抻滿三十二股的糖條像一條條“金條”,一般拉一次糖平均七條1.5米左右的糖條,這個時候的芝麻糖溫度還很高。

用模具切成均等的長條,這個模具一般有5節,切成35個芝麻糖條,再趁熱用刀切斷封口,此時糖條的溫度依然很高,需要不停地用風扇冷卻,這樣冷卻的芝麻糖就能起酥啦。

這個時候的糖條只能算是半成品,還不能叫“芝麻糖”,還要經過熱蒸。

熱蒸待糖條外表發黏時,立即倒入筐裡邊晃邊撒芝麻,糖條表面粘勻了飽滿的芝麻,然後再進行一次熱蒸,再拿出來晾涼,這樣香酥的芝麻灌糖就大功告成了。

普通的芝麻糖中間沒有餡兒,而灌糖中間是有餡兒的,一般都是核桃、花生碎等堅果做的餡兒,以其獨特的味道和高超的手工技藝被評為《河南名吃》。

《中央電視臺2套》、《中央電視臺7套農民春節晚會》、《人民日報》、《安陽電視臺》等相繼報道。

2012年曹馬申家芝麻糖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2015年被列入第三批“河南老字號”保護名錄。2017年獲國家商標局註冊“曹馬申家”商標。

由於其純粹的手工製作工藝和獨特的口感,每年這個時候,購買者蜂擁而至,手工製作每天只能生產100餘斤,供不應求,有時候生產不及只能關門不售,周邊的村民就翻牆入戶,往往弄的我哭笑不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