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cb250r國內會上市嗎?

用戶2329159707012



專業解析摩托車故障,精準推薦所需車型。大家好,我是 騎士分享 歡迎您的關注!

本田CB250R國內會上市嗎?

現來眼饞一下這款暫時得不到的摩托車,250cc的車型被入門摩友稱之為黃金排量,之所以有這樣的稱呼主要就在於這個排量級別的車型,既能滿足日常的代步需求,也會具有一定的玩樂體驗,而這款CB250R剛好就是這些車型中的佼佼者。
外觀方面,CB250R擁有家族式的經典外形,復古的前臉,動感的車身,完美的詮釋了什麼叫復古街車,這樣的外觀正是多用途車型所需要的,雖然國內也有一些小排量車型在跟著這種設計思路走,但總感覺還是少了點什麼。


動力方面,CB250R搭載一款單缸水冷電噴發動機,它採用雙頂置凸輪軸四氣門配氣機構,同時還優化了進排氣道,使得整機擁有不錯的加速性能和聲浪表現。

這款發動機實際排量249ml,壓縮比10.7:1,最大功率20KW/9000rpm,最大扭矩23N.m/8000rpm,動力調校偏中高轉速,但保持了本田一貫的風格,對動力的壓榨並不厲害,所以發動機保證高耐用性的同時,也將會保持比較好的運轉品質,在加之配套了本田的PGM-FI電噴系統,那麼油耗表現也會比較可觀,估測基本上會保持在2.5L左右,結合它十升的油箱容積續航里程依然比較實用。


配置方面,除了常規的一些基礎配置以外,CB250R還搭載了高大上的IMU車身穩定系統,能更有效地保證車輛的行車安全,使得整個駕駛過程既有激情,又會比較有保障。

那麼問題來了這樣的一款小排量性能型摩托車,售價多少?是否能夠引入國內呢?這款CB250R日本本土售價約合人民幣3.4萬,如果引入國內會有兩種方式。

1.大貿形式,但價格將是個硬傷,按照慣例最起碼會加價1萬左右,如此一來不見得國內摩友就會買賬,畢竟還有個川崎z400,如果再加點錢本田的cb500會更香,所以這條路可能走不通,不過降價減配也是有可能的。

2.實現國產,目前來看實現國產的可能性也不大,首先價格依然是個硬傷,其次減配也是在所難免的,因為PCX150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所以即便實現國產後,因為車輛實際表現的原因也不會佔有絕對優勢。

如此看來本田CB250R短時間內進入國內的可能性並不大,但有可能會推出一款衍生車型或者變種車型,也就是說動力總成有可能會實現國產化,畢竟合資本田系中大排量車型還是比較欠缺的,尤其是在用戶需求日益高漲的今天,本田系是很有必要活躍一下市場的,當然這只是騎士分享的一種揣測,很有可能會被打臉,不過為了摩友們的福利,即便被打臉也是會笑臉相迎的。


騎士分享


我是驃騎府!資深摩托車媒體編輯,同名公號創始人及作者,為你提供正確的摩托車解答和釋疑,歡迎關注!

本田CB250R是本田新概念Neo Sports Café(運動咖啡)系列車型中的一款,配備單缸水冷四氣門發動機,實際排量為249cc,最大功率為20KW/9000轉,最大扭矩為23NM/8000轉,賬面數據很可觀,配置規格也較為高端,倒立前叉,液晶儀表,ABS,LED全車光源,編織鋼管車架等等。

這款車自2018年問世以來,就一直有熱心車友問這款車會不會進入國內銷售,驃騎府的看法是可能性不大。原因是本田對於國內大貿引進車型的市場策略是——只有排量500cc以上的車型才會考慮國內引進銷售。

所以你看到本田的中國官網上,全部是500cc排量以上的車型在銷售。


要想了解這款車是否能進入國內銷售,首先得了解這款車的國外定價,CB250R在日本本土的售價是55.404萬日元(含消費稅),按照人民幣與日元的匯率計算,約合人民幣3.5萬元。如果本田打算將這款車引進國內,首先要考慮的是國內定價問題。

這款車是由本田泰國工廠生產,如果進入國內銷售,就屬於大貿車型,根據中國與東盟的關稅協議,並沒有關稅成本,但是並不意味著沒有附加成本在裡面。例如要申請國內的產品目錄登記和公示成本,3C認證成本,稅金成本(關稅,增值稅,消費稅等等),以及運輸和保險成本,零部件儲存現金流成本,經銷商人員培訓成本,其他的還有車輛說明書翻譯印製,儀表語言漢化等等。這些成本加起來,並不是一個小數字,

最關鍵的是,本田對於經銷商的利潤保證也是一個重要原因,所以假如這款車進入國內以後,價格鐵定的會突破4萬,那麼問題現在來了——誰會花4萬多的價格買輛250cc的單缸車?

國內也有不少價格4萬多的進口大貿車,例如川崎的兩款400cc雙缸車,KTM DUKE 390和寶馬G310R和G310GS等等,你可以查查這幾款車的銷量就能明白,銷量就是按照這個順序排列。

川崎NINJA400和Z400是爆款,一車難求,甚至能靠轉賣排隊預定號碼掙錢,因為這兩款車排量達到了400cc,又是雙缸車,很符合國內車友的消費觀念。

其次是KTM DUKE 390,雖然是單缸,但是配置高玩樂性好,排量也足夠,花4萬多買輛單缸,想想也值得。

而寶馬的G310R和G310GS就沒那麼幸運了,最開始進入國內的定價超過了5萬,後來銷量慘淡,不得不大幅降價,因為在國內車友看來,這兩款車排量小不說,還是單缸,配置也不如同為單缸的KTM DUKE 390,價格還更高。

所以,本田CB250R進入國內,本田就會考慮——誰會買這款4萬多的250cc單缸車?難道3.48萬的KTM DUKE 250不香嗎?難道再加點錢上川崎NINJA400和Z400不香嗎?

國內買250cc排量的用戶群體,大多對於價格還是很在意的,因為本身預算就不多,這樣本田會很難辦,定價親民——自己和經銷商的利益無法保障,定價正常——銷量差,那麼為何還要將這款車引進銷售呢?

所以你就可以看到,本田的進口大貿車型譜沒有500cc以下排量的車型,最便宜的車型本田CB500F的售價也到了66800元,本田的中國大貿車型市場看法就是——寧賣排量大價格貴的,不賣排量小价格低的。

那麼還有一個問題——這款車有可能會進入國內生產銷售嗎?

很遺憾,可能性還是不大!

那麼為何本田PCX150能進入國內CKD生產,本田CB250R不能?

原因很簡單,因為本田認為國內市場對於更高級層次的需求廣泛性並沒有達到本田的預期,所以本田將CB250R引入國內生產銷售。

日系品牌合資企業進入國內這麼多年,你可以發現一個規律——日系合資廠永遠在不緊不慢地追逐國產的腳步,大家都騎125,所以合資就有了125,大家都騎150,合資就搞出了150,大家都對200cc的排量有需求,所以本田就有了190,並且換個殼繼續圈錢,打算再賣500年,至於更大排量的需求,對不起,還沒達到本田的預期效果。

儘管如此,本田合資但卻比國產都活得更滋潤,為什麼?因為只有國產廠家才會用賺來的錢用來大排量研發和市場培育中去,而本田合資廠賺來的錢並不需要投入到研發當中,只需要用本田的金字招牌做好產品力的保障就好了。

等你國產廠家已經把市場培育起來了,本田再來撿現成的就好,無需為市場培育花一分錢,別忘了,咱可是本田哦!金字招牌加持,小翅膀的標一貼誰敢不服?那麼多本田粉都理直氣壯的把小翅膀標當做鑑別本田和合資的唯一區別,可見這影響力該有多大?

以本田的技術儲備和動力總成完全可以把國內廠家摁在地上摩擦,等你們都把消費環境搞妥當了,本田隨便引進一款250cc或者400cc就可以大把的收割韭菜了,就問你服不服?

所以,對於國內市場來說,本田(包括雅馬哈)從來就不會扮演拓荒者的角色,人家是商人,是來掙錢的,不是國際主義戰士,指望本田把CB250R這種新銳車型拿到國內解決你的個性化車型需求不現實。


驃騎府


要是真的在國內賣 大貿的形式 車價跟日本保持一致不降的話 那估計買的人腦子真是不太好使了 加最少30%的關稅 17%的增值稅和10%的消費稅 這些算上價格超5萬了 比ninjia 400還要貴。。。 而且買的時候還要再加10%的購置稅 要是你 你會買嗎 所以你覺得這車 還會再國內上市嗎 國內生產的小排量車價格才會讓我們國人所接受 ,

純進口的車要加稅到時候售價太高 ,這是車企和我們民眾所不希望的


昭陽MOTOfiee


要是真的在國內賣 大貿的形式 車價跟日本保持一致不降的話 那估計買的人腦子真是不太好使了 加最少30%的關稅 17%的增值稅和10%的消費稅 這些算上價格超5萬了 比ninjia 400還要貴。。。 而且買的時候還要再加10%的購置稅 要是你 你會買嗎

所以你覺得這車 還會再國內上市嗎 國內生產的小排量車價格才會讓我們國人所接受 ,

純進口的車要加稅到時候售價太高 ,這是車企和我們民眾所不希望的


會修飛機的瘋狗哥


cb250暫時不會引進,但是他的剛剛cb300會引進過來,可以考慮一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