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秦腔理論研究家王依群對秦腔理論研究做出的貢獻

王依群是一個善於向傳統學習、熱衷於從藝術實踐中努力探索藝術規律的探索者,又是一個敢於在實踐上創新,勇於把理論付諸實踐的戲曲改革家,也是一個能夠自覺地把二者結合起來的戲曲音樂理論家。為了學習傳統,蒐集整理第一手資料,他像蜜蜂採蜜那樣勤奮,遍採西北黃土高原上的樹花草卉,範圍涉及這裡的曠野牧歌,山村小調,西調琴曲,禮俗民歌,道釋講唱,神凡偈贊,婚喪龜茲,秦腔板路,戲曲過門,鑼鼓點子,板腔聯曲。

論秦腔理論研究家王依群對秦腔理論研究做出的貢獻


先後完成的戲曲音樂集子有《秦腔過門集》《秦腔唱腔選》(1946)、《秦腔音樂》(合作,1950)、《碗碗腔音樂》(1952)、《眉戶音樂曲集》(1952)、《民間禮俗音樂》(1987)、《西調馬頭琴》(1990)和《關於“西調”的評論》(1990)等等。這些極為珍貴的資料,浸透著他幾十年間向群眾學習、向傳統學習、向民間藝術學習的心血,表現出他的藝術研究始終植根於人民大眾這塊腴沃的土壤之中。從1945年始,先後給秦腔《逼上梁山》、《三打祝家莊》、《大名府》、《兒皇帝》、《空城計》、《打虎計》、《屈原》、《白毛女》、《闖王遺恨》《劉巧兒》、《趙氏孤兒》等劇作曲。

論秦腔理論研究家王依群對秦腔理論研究做出的貢獻


王依群的戲曲音樂理論著作,有《秦腔板眼研究》(1950)、《陝西地方戲曲音樂工作的成就和經驗》(1962)、《秦腔聲腔淵源及板腔化過程》(1982)、《劇種特色的形成與發展》(1957)、《梆子聲腔音樂表現力的侷限性》(1985)、《戲曲音樂聯曲體、板腔體各自怎樣形成》(1983)、《民間小戲搬上舞臺及其音樂問題》(1961)、《秦腔〈劉巧兒〉音樂改革說明》(1954)、《重視戲曲音樂幹部的培訓與提高》(1980)、《〈搬場拐妻〉中的〔西秦腔〕考》(1992)、《關中民間禮俗音樂研究》(1987)等和《秦腔語音講座》《秦腔音樂論文選》。

下面僅就幾個方面,對王依群的理論貢獻作一歸納:

一、對我國戲曲音樂板腔體的形成提出了獨到的見解。

關於板腔體形成問題,程雲於1954年在《試論戲曲音樂的牌子音樂及板子音樂》一文中指出“板子音樂的主流是從說唱音樂來”,王依群於1994年在《戲曲音樂聯曲體、板腔體各自怎樣形成》一文中指出“板腔體的形成,大體有兩大因素”,即除“以七、十言上下句為一聯的相對固定的說唱音樂基礎”外,同時又“借鑑唐宋大麴的藝術技巧(特別是節奏來發展板腔體音樂。)”他說:大麴是怎麼樣的樂曲,因無曲譜流傳下來,現在還說不清,只有以後繼續研究。但它的藝術技巧,特別在節奏方面的“散板”―“慢板”―“由中板而入於急板”(節奏略快、快、極快、結束以前的漸慢、結束)等,十分近似後來板腔體音樂的情況。有了這方面的藝術技巧,就為戲曲音樂“散慢中快散”各種板式及板式聯套的形成,打下了基礎。

因此,他進一步指明:歸總來說,以詩歌為基礎的說唱音樂的基調,與唐宗大麴藝術技巧的結合,一曲多變的板腔體的逐漸形成,就是自然的事了。

二、提出了戲曲劇種的區分關鍵在音樂的觀點在

戲曲藝術雖在劇本、表演等方面各有一定特色,但特色最主要的還是表現在戲曲音樂方面。戲曲音樂是構成劇種和特色(或獨特風格)的主要因素。

他認為戲曲劇種特色的形成,一是“基於地方語音”,二是“基於傳統的民間音樂”。我國地域這樣大,在悠久的年代裡,由於種種複雜的原因,形成了各種地方語音。方音與方音之間:

(1)由於聲母不同,而對同一個字,念法也就不同。

(2)由於韻母不同,而對同一個字,讀法也就不同。

(3)由於字音的四聲不同,聲調也就不同。

所謂傳統的民間音樂,主要指的是:

(1)劇種藉以發展的基調(基本曲調)。

(2)特定的樂器和特定的演奏方法。

(3)特定的演唱方法。

以上兩方面,王依群指出“地方語音,對劇種的音樂特色(特別是樂匯),有巨大影響。但地方語音不是劇種及特色產生、形成的唯一因素……還有它更主要的第二個因素。”即“基於傳統的民間音樂”。

三、解開了秦腔聲腔及板腔化過程之謎

板腔體音樂曲式結構,是秦腔藝術家和秦地人民群眾的一種偉大創造。早在18世紀的乾隆年間,做過侍讀並在陝西做巡撫書記官的嚴長明,最早發現了這一創造的無比威力和科學價值。他在秦腔專著《秦雲擷英小譜》中,曾專門通過秦腔與崑曲的對比研究,作過精闢的論述。他說:秦腔自唐、宋、元、明以來,音皆如此,後復間以絃索。至於燕京及齊、晉、中州,音雖遞改,不過即本土所近者少變之……至秦中則人人出口皆音中黃鐘,調入正宮。而所謂正宮者,又非大聲疾呼滿堂滿室之謂也。其擅場在直起直落,又復宛轉關生,犯入別調,仍蹈宮音(如歌商調,則入商之宮;歌羽調,則入羽之宮),樂經旋相為宮之義。非此不足以發明之。所以然者,絃索勝笙笛,兼用四合,變宮變徵皆具,以故叩律傳聲,上如抗,下如墜,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勾中鉤,累累乎端若貫珠,斯則秦聲之所有而崑曲之所無也。

論秦腔理論研究家王依群對秦腔理論研究做出的貢獻


清人謝章鋌稱嚴長明的這一發現之“精確”,分析之獨到與縝密,都具有創造性,並在他的詞論專著《賭棋山莊詞話》列專題詳論。可惜後世沒有接踵者,更不見這方面的深入探討和解讀,以致板腔體這種曲式結構成為戲曲音樂界難解之謎。

王依群從聲腔研究入手,以秦腔為對象,精心、細緻地對這一問題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探討與研究,寫出了《秦腔聲腔淵源及板腔化過程》一文,開門見山地指出:

長期以來,我總覺得我們戲曲界對戲曲史的研究(包括秦腔史研究),從音樂方面,就是說從戲曲聲腔方面談論的太少,由於離開了具體的戲曲聲腔,因而與之有關的不少問題談不清楚。

王依群接著從秦腔的基調和七言、十言上下句格局上,通過大量的音樂素材,逐字逐句逐樂段地考證、研核,論證了秦腔板腔體音樂的淵源及其形成過程。一個劇種,總有它藉以發展的基本曲調(基調),秦腔開初的基調是怎樣的呢?王依群以為可能是唐宋時期的變文吸收了唐宋大麴音樂藝術的技巧,逐漸發展而成。

他進一步指出:秦腔聲腔淵源“承襲與發展關係很可能是:變文→勸善調→(秦腔的基調)二六板。”

循此途徑,他指出,秦腔六大板式的發展的順序和藝術方法,大致是:

(1)核心唱調(基調)是二六板,為一眼一板。現代記為2/4拍。

(2)將二六板放慢(拉長)一倍,就成為慢板,為三眼一板。現代記為4/4拍。

(3)將二六板加快(緊縮)一倍,就成為帶板,為板。現代記為1/4拍。(4)將二六板正規節奏取掉,節奏自由,就成為墊板,無板無眼。現代稱為散節奏。

(5)節奏正常,唱腔自由,成為“緊打慢唱”。為有節奏而不遵守節奏。

這樣,一個基調,就逐漸發展為五種節奏形式的唱調。另外,對基調二六板在節奏上再加以變通……就成為我們通常稱謂的:二六板、慢板、帶板(包括緊打慢唱的帶板)、二倒板、墊板、滾板(包括滾白)六大板式了。

四、規範了秦腔語音

他的專著《秦腔語音講座》,以關中語音為基礎,從關中方言的四聲、變調、輕聲、兒化等方面,系統地論述了秦腔語音的規律,以眾多的實例從道白、唱腔等方面,談論了舞臺語音的藝術處理,進一步探討了今後秦腔的標準語音的改革問題。為秦腔專業演員、導演、配曲人員及廣大秦腔愛好者處理舞臺語音的重要參考資料。不再贅述。

五、探索了戲曲音樂與民間禮俗音樂的關係

從方法論上講,王依群的中國戲曲音樂理論研究融合了許多科學研究方法,諸如歷史社會分析法、心理解剖分析法、歸納法、演繹法、對比法和史學、文學、藝術學與民俗學等學科的獨特方法等。

總之,王依群的中國戲曲音樂理論研究,涉及面廣,挖掘深入,有開拓精神。晚年,他主持參加《中國戲曲音樂集成—陝西卷》編纂工作,表現出他研究的“集大成”特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