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82年旗袍,鞏俐,張曼玉,胡蝶,是他的忠粉,如今已成絕唱

“風尚來來去去,東方蘊藉之美仍為他物難以比擬,悲觀糜華,過眼煙雲,將風雅歲月藏於手藝。”

被稱作“最後的上海裁縫”的褚宏生今年已過百歲,他說得一口地道的上海話,提起旗袍時眼神與平常總有些許不同,雙手關節處的發白提醒著他的身份——旗袍大師

做了82年旗袍,鞏俐,張曼玉,胡蝶,是他的忠粉,如今已成絕唱

傳承衣缽

在周朱光眼裡,褚宏生如同一個神,極其純粹,簡直就是為旗袍而生的。的確,褚宏生無需使用皮尺,只需看一眼便能準確說出客人的三圍,按他的話來說便是:“意在眼先,眼在手先。”

褚宏生做旗袍之技藝已達爐火純青之地步,但無奈的是旗袍時代已經過去,如今的服裝市場幾乎都是批量化生產,像褚宏生一般的手工製衣裁縫已所剩無幾。但在褚宏生以為自己需要結束他的旗袍人生時,他與周朱光相識了。

周朱光被張愛玲的一句:“就是再沒有心肝的女子說起她‘去年那件織錦緞夾袍’的時候,也是一往情深的。”影響頗深,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上海人,周朱光始終有個執念,要把海派旗袍理念帶回上海,留住老上海的風情。

做了82年旗袍,鞏俐,張曼玉,胡蝶,是他的忠粉,如今已成絕唱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周朱光帶著執念回到上海,但在機器化、批量化的服裝市場裡,手工製作、高端定製的理念顯得格格不入,因為這頂多能佔極少的市場份額。

但周朱光遇見了褚宏生,一切便不一樣了。褚宏生對於海派旗袍的情結是純粹的,無關利益,因此周朱光與褚宏生一拍即合。

褚宏生不喜歡機器做成的衣服。褚宏生堅持認為,唯有經人手過人心的衣服才是有靈氣的,而不會硬邦邦的,對於旗袍,那每一針每一線都至關重要,機器永遠比不了人手,終究手工旗袍成了絕唱。

褚宏生因為周朱光,有了一方舒展技藝與情感的天地,也把自己的手藝傳給了幾位徒弟,現在他的徒弟已學成他的技藝,各有專工,在等待著下一個褚宏生的誕生,希望將做旗袍的技藝傳承下去,將老上海的特色保留下來。

褚宏生看著徒弟的技藝漸佳,終於放下了那拿了八十年的活計,選擇在上海長樂路的一家養老院裡頤養天年,有機會便去看看徒弟們做旗袍,摸摸布料,思往歷史。

做了82年旗袍,鞏俐,張曼玉,胡蝶,是他的忠粉,如今已成絕唱

初做裁縫

褚宏生在撫摸旗袍時應會想起他剛開始接觸旗袍的年歲。

褚宏生是1933年開始學做裁縫的,那年他才十六歲。褚宏生並非上海本地人,他出生於江蘇吳江。在他的家鄉,若非出生於達富顯貴之家,又讀不上書的話,最好的一條出路便是學手藝。

褚宏生家境一般,又是獨子,因此父母便不惜把褚宏生送去了上海的朱順興裁縫店處,在那時,朱順興裁縫店的招牌可是響噹噹的。

褚宏生的師父是朱漢章,朱順興裁縫店的頭號師傅。朱漢章不僅精通中式服裝,也在西式服裝上有得一手,除去褚宏生個人的性格因素,這或許也是褚宏生後來敢於創新,突破傳統的原因之一。

褚宏生是1936年出的師,學了整整三年。身旁的師兄師弟當學徒的時間都比他短,他曾一度不理解師父的做法。

其實,朱漢章是想多磨練一下褚宏生的性子,因為他年輕時常能說得一嘴好話哄客人開心,朱漢章擔心褚宏生會把這當成“討飯”吃的本事,因此特意把他留在身邊久一些。師父自然是為了自己好,褚宏生也早已理解師父的苦心,他非常感激朱漢章。

做了82年旗袍,鞏俐,張曼玉,胡蝶,是他的忠粉,如今已成絕唱

三十年代的上海,湧動著新思潮,旗袍也不例外。一部分裁縫一改舊式旗袍的“嚴冷方正”,用西式剪裁的方式讓旗袍能大顯女性曲線。褚宏生生性剛勇,也是敢於突破傳統的人,出師後的褚宏生就是用一件白色蕾絲旗袍而有了名氣的。

當時上海的著名影星胡蝶要做一件旗袍,褚宏生大膽地用了法國的蕾絲為胡蝶做了一身白色蕾絲旗袍,這件“中西合璧”的旗袍針法複雜,完美地貼合了胡蝶的身體曲線。

胡蝶身著這身旗袍出現在大眾視野中時,幾乎所有人都為之感嘆,當日的胡蝶無疑是最亮麗的一位。儘管胡蝶再美,也無法讓人忽略那件旗袍本身的光彩。

如今這件旗袍被擺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裡,後人也得以一覽褚宏生的手法,想象當時胡蝶的驚豔。

做了82年旗袍,鞏俐,張曼玉,胡蝶,是他的忠粉,如今已成絕唱

那些年他做過的旗袍

白色蕾絲旗袍過後,褚宏生的生意自然好了起來。找他做衣服的有演藝圈的名人,也有名門閨秀.....

在諸位找他做旗袍的女子裡,褚宏生最記得的是記者陳香梅。在褚宏生看來,陳香梅身上有著與別的名媛不一般的氣質,他記得,陳香梅很注重旗袍的料子,曾囑咐他務必選用伸縮性好又軟和的真絲面料。

除了女子,社會上其他有頭有臉的人物一樣中意找褚宏生做衣服。

當時上海著名人物杜月笙派車把褚宏生接去自己的宅子裡,讓他給自己做一身衣服。褚宏生記得,杜月笙的宅子很大很深,杜月笙本人很是和氣有禮。褚宏生為杜月笙量完尺寸,還被留下來吃了飯。

褚宏生自然沒讓杜月笙失望,在那之後,至杜月笙離開上海,褚宏生一直為杜家做衣服,杜家對他也是尊敬的。近些年,杜月笙的孫子還曾特意去看過他。

褚宏生從老上海一直紅到如今,他那雙做旗袍的手是為人折服的。

做了82年旗袍,鞏俐,張曼玉,胡蝶,是他的忠粉,如今已成絕唱

當代的國際影后鞏俐曾找褚宏生做過一件旗袍,但本人並未去量體。褚宏生只看了一眼鞏俐的照片,便知道要做一件什麼尺寸的旗袍。褚宏生依據鞏俐自身氣質與出席場合,為她做了一身旗袍。旗袍送到鞏俐那時,鞏俐很是滿意,穿到身上既合體也大方。

褚宏生就是如此出神入化,多年的製衣經驗已讓他練就了神一般的眼睛與手藝,皮尺對於他來說並非必需品,他做出的旗袍無一件不讓客人滿意的。

褚宏生做了八十年後旗袍後,方才願意放手。他不看重任何一種讚譽,他只覺得自己就是一位裁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