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王毛》——一个被片名误导的好剧


《我不是王毛》——一个被片名误导的好剧

狗剩,一个孤儿,被豫东一个酿酒人家收养。从小被养父母送到少林寺学习武艺,习武十年回到家乡,他对归来引起乡亲们的轰动,都想看他来耍两招。

《我不是王毛》——一个被片名误导的好剧

但是他的招式实在说不过去,引来了乡亲们的嘲笑,一阵嬉笑过后,王毛慢慢道出了自己这十年的经历:不是我不学啊,而是没人教,我足足挑了十年的水

挑了十年水的他,自己吹嘘练得掌力十足,又引来乡亲们的嘲笑。愤懑的狗剩放下饭碗,一掌把桌子劈裂了,乡亲们顿时目瞪口呆。

狗剩的愿望十分简单,盖上三间瓦房,迎娶青梅竹马的杏儿。

《我不是王毛》——一个被片名误导的好剧

一纸征兵令打破了酿酒人家和的安宁,呆傻的儿子王毛要去当兵打仗了,这可把老父亲急坏了。他找到狗剩,让狗剩替傻儿子王毛去当兵,狗剩提出三间瓦房就可以娶杏儿的条件,在得到干爹的应允后,狗剩替王毛参军了。


《我不是王毛》——一个被片名误导的好剧

就这样,狗剩开始了他的部队生活,他不再是狗剩,他是王毛了,为了赚钱娶媳妇,他从死人堆里面找钱。却被扒光衣服。他逃了。

但是这次经历让他意外的发现这是一个可以赚钱的道路。

《我不是王毛》——一个被片名误导的好剧

为了赚钱迎娶杏儿,他又一次把自己"卖"了。他又成了王毛,但是没有想到这一回是选错了队伍,做皇协军,打自己人,狗剩无法面对着同为劳苦大众的血肉同胞们自相残杀,他逃了。

《我不是王毛》——一个被片名误导的好剧

杨三,狗剩的情敌,一直追求杏儿。为了得到杏儿,他将狗剩骗去参军,狗剩又开始了他的第三次参军之旅,但这回他不再是王毛,他做回了狗剩。

第三次参军,狗剩又遇到了前连长,和熟人毛小二。三个人因为狗剩的身份起了纷争,狗剩强调,我不是王毛,我是狗剩。

狗剩不是王毛,他没有多大的家国情怀,没有远大的抱负,参军就是为了赚钱能娶媳妇,仅此而已。

因为想念杏儿,狗剩又想要逃走,指导员为狗剩指了一条新路,让其带着任务回家。就这样狗剩就可以顺理成章的"逃"了。


回家后的狗剩如愿迎娶了自己的女神,但是好景不长,在狗剩外出买灯笼时,情敌杨三把日本人引到了杏儿家,杏儿一家惨遭杀戮。

《我不是王毛》——一个被片名误导的好剧

赶回家的狗剩悲愤不已,抱着必死之心,毅然决然的闯进了日本人的居所,了断了日本人的性命,自己也踏上了不归路。


《我不是王毛》——一个被片名误导的好剧

影片直接区别了其他类型的抗战片,没有轰轰烈烈的战争场面,也没有山河破碎的悲壮之歌。黑白的色调给全片增添了许多质感,增强了历史代入感。没有抗日神剧的浮夸,有的只是生活在最底层的小人物对于人性的真实展现。

除了只想娶媳妇的狗剩,还有一个人物颇有争议,那就是"杨三"——林河镇所长,狗剩的情敌,日本人的狗腿,但是在最后一刻却为了杏儿,为了老王一家人失了命。

《我不是王毛》——一个被片名误导的好剧

影片的结尾气氛开始转变,狗剩挑着为了新婚才买回来的大红灯笼,走进村口,映入眼帘的是惨遭屠杀的村民和断壁残垣的家园,狗剩短短的时间内经历了人生的大喜大悲,他没有扭转悲剧的能力。作为一个小人物,他只能决然的走向自杀式的复仇之路。

《我不是王毛》——一个被片名误导的好剧

影片最后画面有了色彩,或许那已经成为了狗剩的新期待,娶了杏儿,加入新革命,亦或是维持着酿酒的行当,过着平淡的日子,但这一切,也只能变为期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