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乔的异想世界》:巧用三对冲突助推“爱与包容治愈世界”主题

电影《乔乔的异想世界》豆瓣评分8.4,电影以儿童+喜剧的形式来讲二战和德国人和犹太人的情仇,很令人耳目一新

,电影的色调明亮活泼,对比明显。用诙谐欢快的方式来讲述二战时期纳粹与犹太人的故事。

《乔乔的异想世界》:巧用三对冲突助推“爱与包容治愈世界”主题

乔乔高喊着“希特勒万岁”加入纳粹训练营

从小朋友的视角来看世界上的偏见与歧视显得尤为讽刺,你可能觉得有些情节很可笑,笑过之后却意识到这就是现实。

很多反战电影以儿童作为切入点,因为那些更纯粹的邪恶,那些对最无辜的人的伤害能够引起更大的愤慨和共鸣。

这部电影是属于乔乔的“破”与“立”。电影主线:纳粹分子用歪曲事实的假象来误导孩子,而乔乔一开始就被假象欺骗,犹太少女在逐渐改变乔乔对于犹太人的偏见,而纳粹的童话感也在逐渐被残忍的现实取代,进而演化出一种滑稽的荒谬。乔乔在逐渐看到现实和本质之后,最终明白了真实的世界。

《乔乔的异想世界》:巧用三对冲突助推“爱与包容治愈世界”主题

乔乔和母亲在大街上骑着自行车

电影构造了三对冲突,让观众在冲突中不断强化乔乔的“破”与“立”改变,进而凸显“治愈残酷世界,唯有爱与包容”主题。我们一起来看看电影是怎样巧妙设计这些冲突的。

01.冲突一:疯狂血腥的纳粹分子和不善战斗、内心柔弱的善良男孩

电影的开头穿插有一段黑白录像,真实地展现了当时的德国青少年对于纳粹的狂热,无数的德国儿童从小被灌输纳粹思想,他们学习战斗,烧毁关于民族平等的书籍,并在战争的最后一刻,被大人们当做人肉炸弹投掷出去,匆匆结束他们歪曲生长的一生。

十多岁左右的孩子,认知是不健全的,底线是摇摆的,天真可以让他们遵循本能的善良也可以让他们被诱导成邪恶。因为是孩子,所以一切情绪的表达那样直白纯粹,好的时候笑起来像天使,坏的时候像是另一种不可理喻的生物,没有隐藏,没有伪装,纯洁的像一张白纸。

《乔乔的异想世界》:巧用三对冲突助推“爱与包容治愈世界”主题

乔乔在训练营中准备杀兔子,却又不忍心

如电影中乔乔参加了纳粹的儿童训练营,高喊着希特勒万岁的口号,信誓旦旦地表态,要勇敢、要成长、要战斗等,而另一边又说自己只是一个十岁的孩子,还不会系鞋带,生活还不能够完全自理。乔乔在训练营中杀兔子的一个片段,乔乔不忍心杀害兔子,还在伙伴和教练面前赶兔子走,大家误认为乔乔是害怕,给乔乔起了个外号叫“乔乔兔”。

《乔乔的异想世界》:巧用三对冲突助推“爱与包容治愈世界”主题

教练真正培训纳粹少年班的孩子们投掷手榴弹

还有就是乔乔鼓起勇气,夺过教练手中的手榴弹,学习投弹。扔出去的手榴弹被大树反弹到脚下,把自己炸伤了。

在我看来,电影中这些看似搞笑的场景都不是让我们简单一笑的设计,而是让我们通过诙谐的方式来了解战争的残酷和纳粹的疯狂。在任何时候,当孩子们拿起武器,都会让人感到悲痛,就算是纳粹分子的孩子也不例外,我们很难去相信,这些孩子是真的拥护纳粹,而不是被纳粹分子所蒙蔽。

《乔乔的异想世界》:巧用三对冲突助推“爱与包容治愈世界”主题

《乔乔的异想世界》宣传剧照

02.冲突二:鼓吹战争的社会氛围和追求和平、幸福快乐的家庭气息

狂热的纳粹分子通过教育、书籍、报纸、广播等一切媒介,进行覆盖全社会每一角落的宣传,不断重复一些煽动感情的口号,以及与纳粹思想相配合的视觉形象、文字图像、声波等,让人们每时每刻都置身于这种宣传氛围之中,耳濡目染。

大街上的重要位置都摆放着用绞刑处死的犹太人,但这些被处死的犹太人好像没有存在一样,人们都很淡然,冷漠,这样画面让我深深感受到了战争的可怕、人性的可怕。

还有一个场景,茫然的乔乔站在一群冲向敌军的纳粹童子军当中,一样的年纪,乔乔已经不想打仗,他们却拿着枪冲向死亡。乔乔的朋友在战争中无意炸毁了一个商店,却表现得仿佛弄坏了一个玩具那样自然。

《乔乔的异想世界》:巧用三对冲突助推“爱与包容治愈世界”主题

乔乔已经不想打仗,伙伴却拿着枪冲向死亡

每个人见面打招呼的方式都是“希特勒万岁”,每个人都说一遍,看似很滑稽,却透着纳粹的疯狂, 他们不受感情波动、没有内心世界, 这就是纳粹时期发生了那么多可怕的事,人们却可以平静地接受的原因。

乔乔的母亲是一个追求和平、幸福的人,他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充满着爱与包容,乔乔的母亲表面上是顺从纳粹分子的,也对孩子参加训练营表示支持。她知道乔乔是一个忠诚的纳粹分子,对犹太人有着强烈的仇恨,但她认为乔乔是被纳粹蒙蔽,不知道事情真相,她希望慢慢地改变乔乔的想法。

其中有一个非常经典的母子对话场景。乔乔对母亲说,你总有一天你会发现金属是世界上最强大的东西,其次是炸药,然后是肌肉。乔乔的母亲却说,爱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东西,总有一天你会遇到一个特别的人,生命是一个礼物,你的享受它。

《乔乔的异想世界》:巧用三对冲突助推“爱与包容治愈世界”主题

母子河边对话的经典场景

母子间的对话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暗示的本意则是乔乔缺少爱与同情、包容,十几岁的孩子脑海里只有战争,没有生活,没有感情,这也纳粹分子恰恰缺少的东西。家庭的追求是和平、幸福,充满爱与包容,而社会却在鼓吹着战争与屠杀,这样的冲突就在向我们表达乔乔早晚会被感化,而战争也终将会失败。

03.冲突三:深刻仇恨犹太人的固执思想和理解、尊重不同的种族的观念

乔乔的母亲偷偷收留了一位犹太女孩,固执而无知的乔乔在和犹太少女相处的过程中,逐渐体现出一种残忍的天真。乔乔认为,犹太人都是魔鬼,应当把他们全都找出来杀死。

他愚蠢到相信犹太人长着角,睡觉时倒挂着,他伪造信件来伤害犹太女孩。乔乔的天真和邪恶是一体的,那个在他耳边低语的希特勒就是魔鬼的化身。他的无知也许不该被过多责备,但他和无数的纳粹少年向犹太人投掷出的却是巨大的伤害。

《乔乔的异想世界》:巧用三对冲突助推“爱与包容治愈世界”主题

乔乔根据自己的想法画的犹太人像

乔乔想写一本关于犹太人的书。关于如何辨别区分他们,如何杀死这些他并不了解的犹太人。这个想法是如此荒谬,注定无法完成,因为犹太人和自己完全没有任何不一样。

这个情节的设计与“现实主义童话”这一主题互为表里。一方面,乔乔关于犹太人的认知很模糊、荒谬,但另一方面又折射出童话可贵的一面。其实童话的珍贵之处不在于一层完美落下的帷幕,而在于它能把美和爱包裹其中。

《乔乔的异想世界》:巧用三对冲突助推“爱与包容治愈世界”主题

乔乔和母亲收留的犹太女孩

从前的乔乔茫然地将成为希特勒的私人保镖作为自己的梦想,是因为在母亲的保护下,他有愚蠢的资本,去做那些荒唐的梦,而在战争把这一切都毁掉之后,在最后一个保护乔乔的人也牺牲在枪声下之后,乔乔剥开了外壳,在这痛苦的一课之后蜕变成大人。

这对冲突聚焦在乔乔思想的转变上,乔乔的思想观念的“破”与“立”被整个的表现出来。乔乔之前的认知被完全推翻,这对于乔乔有些残酷,但总算解决了困扰乔乔许久的问题。乔乔见识了真正的犹太人,并明白了战争是错误的,应该爱护和包容不同的种族。

《乔乔的异想世界》:巧用三对冲突助推“爱与包容治愈世界”主题

两个小孩在战争中的对话

04.三对冲突被乔乔“破”与“立”的改变这条主线所串联,表达的主题就是“治愈残酷世界,唯有爱与包容”

三对冲突都在助推着乔乔的改变,更让乔乔明白了母亲的话,爱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武器。

在故事的最后,乔乔抛弃了幻想中的元首朋友。生活不断被轮番煎烤,糖衣融化,终于流出可口的夹心,原来还有返回善良的方法,还有获得快乐的可能。“立”的丰硕果实立马表现出来,而这一切,都是硝烟散尽后的美好。这样的设计,可以说是电影的画龙点睛之笔。一波三折之后回到最初的快乐,才显得那些爱和包容、成长和失去,都弥足珍贵。就像乔乔母亲所说的一样,“生命是一份礼物,我们应该享受它,应该为活下来而感恩”。

《乔乔的异想世界》:巧用三对冲突助推“爱与包容治愈世界”主题

乔乔和犹太少女站在战后的街道上跳起了舞

在电影最后,乔乔和犹太少女站在战后的街道上跳起了舞,就像他们曾经憧憬的那样。战争会过去,天会放晴,再大的波折也会变为脚边细卷的浪花随时间而去。

最让我感到意外的是,导演给观众留下了最后一点烛光般的温柔,在最后,他引用了犹太诗人里尔克的诗:

那些美丽的,可憎的,易碎的,深沉的,

让星尘和海水都向你涌来吧,

它们终将逝去。

然后留下的你,璀璨无比

疯狂的年代,不要说做一个好人,做一个手上不沾血的人,都那么难。只有爱与包容才能治愈残酷世界,现在的我们更要珍爱和平,绝不能轻启战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