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華日軍編制最特殊的部隊,“猙獰蛇頭”第十一軍的組建和覆滅

1938年2月18日,日軍大本營為籌備對武漢方面的作戰,整合侵入南京周邊的日軍組建了“華中派遣軍”,陸軍教育總監畑俊六大將出任司令官。這個所謂的華中派遣軍是以南京戰役期間的“華中方面軍”改組而成,原轄“上海派遣軍”和第十軍兩支罪惡的部隊,這批日軍因製造“南京大屠殺”而聲名狼籍,日軍大本營為掩人耳目,全部取消了華中方面軍、上海派遣軍和第十軍的部隊番號,各司令部機關返回本土,所屬部隊則編入華中派遣軍。


侵華日軍編制最特殊的部隊,“猙獰蛇頭”第十一軍的組建和覆滅

畑俊六大將


華中派遣軍成立後調整了所部作戰序列,將原屬華北方面軍在江北的第二軍調入(已進至兩淮),同時在江南新建了第十一軍的番號,此時在長江兩岸完成集結的日軍有:東邇久宮埝彥王中將的第二軍(下轄四個師團)和第十一軍(五個師團),以及派遣軍直轄的六個師團。日本軍部也終於選定了軍事主官,1938年6月,關東軍第2師團長、“巴登巴登三羽烏”之一的岡村寧次中將,出任第11軍首任司令官。

二戰時期的日本陸軍在旅團、師團之上並沒有“軍團”的建制,所以“軍”的編制類同於歐洲戰場或者中國軍隊的“集團軍”,美軍的太平洋戰史中,則乾脆是以“集團軍”的稱謂來標明日軍的“軍”級部隊。在全面抗戰爆發之前,日軍也沒有數字番號的正規“軍”級建制,只有關東軍等三個同級別的海外駐屯部隊。真正意義上的戰時第一軍,組建於“七七事變”爆發後的1937年8月30日,當時下轄三個師團的基幹兵力。


侵華日軍編制最特殊的部隊,“猙獰蛇頭”第十一軍的組建和覆滅

第2師團長岡村寧次中將


第十一軍組建時並無特殊之處

整個二戰期間日軍先後組建了60多個軍級部隊建制,其中有20個軍的番號在中國戰場出現過,早期的各軍通常以兩到三個師團為基幹,再配屬一定數量的特種兵部隊編組而成,比如被撤銷的第十軍在杭州灣登陸時,編成內即有第6師團、第18師團、第114師團以及第5師團的國崎支隊,總兵力約10萬人。隨著戰場形勢的變化,日軍通常會將各軍所轄兵力根據任務進行一定的調整,比如“駐蒙軍”就只轄有一個師團和附屬部隊,但至多不超過五個師團,否則就可以升格為“方面軍”了。

第十一軍在組建時編有第6師團、第9師團、第101師團、第106師團、重炮第6旅團和波田支隊(即後來的TW旅團,以部隊長名字代稱,淞滬戰役時稱近藤支隊),是比較正常的軍級編成,武漢會戰打響後雖然從華北增調來第27師團,不過戰役結束就歸建了。因此嚴格來說,第十一軍是在武漢會戰以後,隨著日軍大本營戰略上的轉變,賦予了該軍較重的作戰任務,才逐漸成為侵華日軍在中國戰場上唯一的野戰機動兵團,而在此之前無甚稀奇。


侵華日軍編制最特殊的部隊,“猙獰蛇頭”第十一軍的組建和覆滅

第二任司令官園部和一郎


第十一軍所轄兵力峰值的出現

1938年10月24日,日軍第6師團先頭部隊突入漢口城區,標誌著歷時三個多月的武漢會戰結束。為統一指揮以武漢為中心長江兩岸的部隊,日軍大本營是年12月再取消第二軍番號,將其所轄的第3、第13和第16師團亦轉隸第十一軍指揮。次年2月,在國內完成編組的第33和第34兩個師團同時到達,此時岡村寧次擁有的兵力達到峰值,共計九個師團和一個重炮旅團、以及配屬部隊共約30萬兵力。

1939年3月第十一軍的戰鬥序列是:第3師團、第6師團、第9師團、第13師團(開戰後恢復番號)、第16師團等五個“常設師團”,第101和第106等兩個“特設師團”,第33和第34這兩個沒有旅團建制的“警備師團”。第十一軍被特別加強的原因,在於長江兩岸的中國軍隊仍然保持著100個師約100萬人的龐大兵力,並且不久還有能力發動“冬季攻勢”。但這個峰值在1939年7月間便消失了,該軍所屬的第9和第16兩個師團奉調回國,換防而來的是第40師團和獨立第14混成旅團,總兵力一度有所下降。


侵華日軍編制最特殊的部隊,“猙獰蛇頭”第十一軍的組建和覆滅

第三任司令官阿南惟畿


第十一軍的戰略任務和戰場態勢

武漢會戰結束後,日軍大本營調整了侵華戰爭的策略,改以“政治誘降為主、軍事打擊為輔”的指導方針,因此第十一軍承擔了應對中國軍隊第五戰區、第九戰區和後來成立之第六戰區百萬大軍的任務,原則上不再擴大軍屬部隊的佔領區:“即作為配置於重慶軍主力部隊四周的唯一純野戰軍,承擔摧毀黃埔系主力的作戰任務”。 為此,第十一軍既要完成對大片佔領區的守備,還要抽出機動兵力做有限攻擊,作戰任務的特殊性,使其編制和兵力逐漸超出了普通“軍”的範疇,基本達到了“方面軍”的實力,但番號並沒有升格。

至1940年攻陷宜昌後,第十一軍從華東沿海地區已經深入中國腹地1200多公里,以武漢為中心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毒蛇頭部,其交通線宛如細長的蛇身一般,沿著長江一直甩到淞滬地區,像極了一個“猙獰的蛇頭”。而正面抗日戰場的抗戰史,幾乎就是日寇第十一軍的罪惡史,在中日22次大型會戰當中,它直接參與了武漢會戰、南昌會戰、前三次長沙會戰、上高會戰、棗宜會戰、隨棗會戰、鄂西會戰、常德會戰、長衡會戰和桂柳會戰等12次,以及抽出部分兵力協同的豫南會戰和浙贛會戰,堪稱罪行累累。


侵華日軍編制最特殊的部隊,“猙獰蛇頭”第十一軍的組建和覆滅

第二次長沙會戰中的日軍


第十一軍的編制和兵力並不固定

由於日軍大本營不斷調整部署和太平洋戰爭的爆發,第十一軍編成內的師團番號、數量和兵力並非一成不變的,終全面抗戰的八年當中,先後隸屬於第十一軍的有16個師團和6個獨立混成旅團的番號,這一點在研究抗日戰爭史時要尤為注意。岡村寧次1940年奉調回國後,先後出任第十一軍司令官的有:園部和一郎、阿南惟畿、塚田攻、橫山勇、上月良夫等日酋,該軍在二戰日本陸軍中佔有重要地位,如阿南惟畿在成為最後一任陸軍大臣時,入選的理由之一就是“他是指揮過十一軍的”。

以1941年8月第二次長沙會戰爆發前為例,第十一軍即時作戰序列為:司令官阿南惟畿中將,轄豐島第3師團(兵員20171人)、北野第4師團(兵員12177人)、神田第6師團(兵員20094人)、田中第13師團(兵員26214人,仍為四單位師團),以及第34師團(兵員14242人)、第39師團(兵員13957人)、第40師團(兵員14260人)共七個師團,另附獨立第14、第18和第20旅團,加上雜七雜八的獨立守備隊和野戰補充隊,總兵力接近20萬人。而到了1944年豫湘桂戰役的“長衡會戰”期間,第十一軍又擴充到八個師團20餘萬人,但已不是峰值階段。


侵華日軍編制最特殊的部隊,“猙獰蛇頭”第十一軍的組建和覆滅

第11軍攻佔武漢


第十一軍的建制具有一定特殊性

1939年9月,日軍大本營以第十一軍的上級單位“華中派遣軍”司令部為基礎,組建了“中國派遣軍總司令部”,成為二戰日軍第一個“總軍”(總方面軍)級戰略單位,統一指揮華北、華東、華中和華南的侵略軍。正因為如此,華中日寇第十一軍成為了“中國派遣軍”的直轄部隊,與華北方面軍和一度出現的華南方面軍並列,屬於侵華日軍的“戰略區”單位,其級別是具備一定特殊性的。究其原因,是日本軍部在華中地區的軍事政策一直處於搖擺狀態,第十一軍的任務始終不夠明確。

日軍在二戰時期的編制,大致可分為“臨時”和“固定”兩大類,這是由戰爭規模和日軍數量的不斷擴大造成的。總體而言,“派遣軍”、“混成旅團”(非獨立混成旅團)、“支隊”為臨時性編制,師團以下為固定編制,而“總方面軍”、“方面軍”、“軍”、獨立步兵旅團則為增設的固定編制,雖顯紛亂,但其實有規律可循。比如淞滬會戰爆發後臨時組建的上海派遣軍、華北方面軍的前身稱為“北支派遣軍”等等,而第十一軍曾經先後隸屬於兩個派遣軍,即已表明其地位的未定論。


侵華日軍編制最特殊的部隊,“猙獰蛇頭”第十一軍的組建和覆滅

第四任司令官塚田攻


第十一軍抗戰末期被打回原形

1944年日軍發起豫湘桂戰役(一號作戰)之前,為統一指揮江南湘桂段戰事,“中國派遣軍”編組以岡村寧次為司令官的第六方面軍,第十一軍與新建的第二十軍共同隸屬於該方面軍指揮,在戰役進行中逐漸恢復了正常的編制級別,第116師團等主力部隊亦被抽出。至1944年底,第十一軍司令部駐於廣西柳州,戰鬥序列只剩下第3、第13、第34和第37等四個師團,所轄兵力已大幅縮水,軍事地位也不復任何特殊性。

至1945年初,由於司令官橫山勇中將戰役期間多次抗命,第十一軍遭到新任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的大清洗,主力師團基本全被調出劃歸派遣軍直轄而。該軍主力在中國軍隊的反攻和追擊下,也不得不退出廣西撤往華東沿海地區,此時編成內居然沒有一個甲級師團(中國戰場尚餘八個甲級師團,特別注意,其性質不等於之前的常設師團),淪為了無足輕重的小角色,在途經江西時接到了日本投降的消息,曾經囂張一時的第十一軍終於走向末路。


侵華日軍編制最特殊的部隊,“猙獰蛇頭”第十一軍的組建和覆滅

第五任司令官橫山勇


第十一軍在南昌向中國軍隊投降

1945年9月14日,日寇第十一軍末任司令官笠原幸雄中將,率部在南昌向中國軍隊第九戰區投降,此時該軍編成內只剩下一個第58師團和獨立第22、第84、第87混成旅團,以及臨時指揮的獨立步兵第7旅團,雜七雜八攏在一起的總兵力只有66830人,已經縮水到慘不忍睹的情況。受降儀式在南昌中山路中央銀行舉行,笠原幸雄含淚向第九戰區代表魯道源中將交出了指揮刀,宣告了第十一軍這支罪惡部隊的徹底覆亡。

從1938年2月組建到1945年9月覆滅,侵華日軍第十一軍存在了六年半的時間,給華中地區的中國軍民帶來巨大苦難,期間也遭到中國抗日軍民的多次痛擊,例如第三次長沙會戰的大捷,以及慘烈的常德保衛戰和衡陽保衛戰等,讓該軍所屬的數十萬日本侵略者葬身在中國的土地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