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小說閱讀賞析:《中國勝利之夜》


高中小說閱讀賞析:《中國勝利之夜》

中國勝利之夜

路翎

1945年8月10日晚上九點半鐘,日本政府接受波茨坦宣言無條件投降的消息從鎮公所和附近一所學校裡同時傳了出來,這座鄉鎮上立即傳出了鞭炮聲和歡呼聲。大半的人們特別是公務員、學生、商人和其他所謂上流社會的人們,投到狂歡的旋渦裡去了,瀰漫著並騰起了一陣歡樂的、幸福的氣氛。

某機關的男女職員們,聚在門口談天,不時發出快樂的笑聲來;鞭炮時而在他們的左右響著,時而在他們的前面響著。

“抗戰勝利的﹣﹣我一直坐船回南京“一個女的說。

“我才不一直走﹣﹣我要到處玩,優哉遊哉!”一個男的說。

“我要把家鄉的味吃一個飽,先吃一個月再說!”第二個女的說。

“這一下非趕快回去,有錢先買起地皮來,南京的地皮值錢呢!”一個男的說。

“你是南京人﹣﹣哪天我上南京買地皮,你要幫我把言話拿順,啊!”

“我要到東京去!“

“我的叔到日本去過!那才叫安逸!“第一個女的說。

“唉,真想不到中國也有今天!”

“哪有那麼容易!我先回去收一下租…”

“回家了噢!“第一個女的,興奮地叫。

啊,在那一片遙遠的凝著血的土地上,有著小鳥們和可愛的小白兔們的美麗的、甜蜜的家!

小燒餅鋪的司務黃富貴聽見鞭炮聲,聽見日本投降,可以回家去了,跳了一下,打了兩下拳,跪到桌子上去又跳下來,跑到街上去叫了一聲又跑回來,衝進房去了,快樂地捶打著他的凌亂的生病的女人的脊背。

“乖乖要回家了呀,乖乖呀!“

“七八年來心裡好想呀,乖乖呀,回家了呀!”

可是突然地他沉默了,垂下了手在暗澹的燈光裡站著。衝動地哭了出來。

“家裡是燒光了。親孃又是炸死了!”他想到,掙扎著帶著孩子們回了家以後,仍然是這同樣的辛勞、受欺的生活。

“福貴呀,我們總是苦人,不哭了吧!”他的女人,難受地,親切地說,摩著他的頭。

兩個窮苦的、赤膊的男子。張海雲和王得清,在騰著歡聲的街上親密地說著話。天上,繁星在靜默中閃耀著。

“日本天皇,美國人說要廢除,還有蘇聯人,那樣兇的德國都讓他打敗了呢!”

“唉,那些美國兵啊!一個個那樣快活!”張海雲說:“就是不尊重中國人,隨便地鬧!”

“這都是國家有強弱﹣﹣我想著我的哥哥啊!”

“打完了仗,怕要回來了。”

“要是不打死呢,“王得清停了一下接著說,”總有一天要回來的罷!我那嫂子是日夜地哭﹣﹣生活艱苦啊!”

“打勝了日本倒是值得呢。”

“怕就怕回來了還是找不到生活!”

“唉,我們中國啊!”

他們就長久地沉默著……並肩站著,望著下面發著聲響的黑暗的河水。

歡樂的街邊圍著一大群窮苦的人,瘦弱的披著綢衣的造船場管事方吉民,指手劃腳地高談闊論著。

“羅斯福拿起棍子就在他頭上打了一下,說,罰站兩個鐘點!羅斯福叫罰站,哪個敢不站!羅斯福叫日本人投降,日本人敢不投降?罰站!羅斯福心裡一想,就發了個通知;跟我用原子彈炸日本!這個原子彈,是一種科學發明,你看見了火光,眼睛就要瞎。”

“羅斯福早死了,是杜魯門!”強壯的玻璃廠的工人胡海洋打斷了他。

方吉民有些發慌:“你龜兒子懂個屁!你當心點,在本碼頭!”他擠開了人群。

“你龜兒吹牛皮!”強壯的工人說,發出了嘯聲,快樂地大笑起來。他覺得非常的幸福。

大學生郝樸誠在街上鬧了一陣,回來了。他覺得這日子是偉大的,想到他不久就可以回家去,把財產好好地整理一下,休息半年,然後出國﹣﹣﹣﹣﹣﹣﹣到美國去留學,也許可以娶一個美國女人,想到這一切,他的心就快樂得發抖。 已經夜裡一點多了。他仍然不能睡,獨自坐在門前。

“啊,我好快樂,好興奮呀!”他大聲說。

於是他忽然地長篇大論地獨白起來了﹣﹣﹣﹣﹣﹣﹣用著十分蹩腳的戲臺上演戲的調子。

“啊,我的心啊,你爆炸了吧!那雷電,那風暴!風暴!讓這世界上的一切醜惡都死滅了罷!都死滅了罷!我沒有眼淚,沒有眼淚!……啊,姑娘,我在這一個夢中等待你。”他用溫柔的聲音說,而且站了起來,伸手去擁抱,”年輕的,大而黑的眼睛的姑娘,在這抗戰的幾年,我受盡了人間的辛苦,而現在,抗戰勝利了!讓我們到那邊的山裡,故鄉的流水旁建一座茅屋而安慰這痛苦的人生罷!啊,姑娘,為了你,我財產也不要,人世的一切榮華富貴也不要,啊,答應我,啊,我的心是像原子彈一樣要爆炸了,爆炸了呀!”

(有刪改)

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賞析。

小說將黃高貴聽到消息後百感交集而又不知如何表達的心理,通過一連串動作描寫表現得真實而細膩。小說通過張海雲和王得清的對話,從一個側面展現了國家實力弱小,百姓犧牲重大、生活艱苦的現狀。小說以杭戰勝利之夜”為時間點,不斷轉換場景,多側面展示小鎮不同階層人們的情緒和狀態,寄寓對中國社會的思考。

中國人民取得抗戰勝利的欣喜;對一些階層只關心自己、不關心社會的態度的批判;對底層人民艱難生活的同情;對當時國家積貧積弱現狀和未來發展的憂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