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雀基金不斷增持這隻個股,“爆買”模式背後有何玄機?

每經記者:楊建

朱雀基金不断增持这只个股,“爆买”模式背后有何玄机?

近期,港股市場的贛鋒鋰業H股得到管理規模達百億級的朱雀基金不斷增持。據港交所資料顯示,3月9日,贛鋒鋰業再獲朱雀基金增持265.78萬股H股,耗資約7766.09萬港元,增持後朱雀基金最新持有贛鋒鋰業H股比例升至24.34%。而從去年開始,朱雀基金就不斷地增持贛鋒鋰業H股。在朱雀基金斥巨資買買買的背後究竟是啥玄機?

朱雀基金斥巨資開啟爆買模式

港交所權益資料顯示,贛鋒鋰業(01772)於2019年10月29日獲朱雀基金在場內以每股平均價14.18港元增持57.58萬股,涉資約816.48萬港元。而後在2019年11月22日,贛鋒鋰業(01772)獲朱雀基金增持39.74萬股,總價約677.17萬港元;2019年12月16日,港交所權益資料顯示,朱雀基金又以每股平均價17.63港元增持49.88萬股,涉資約879.38萬港元。而進入今年,朱雀基金更是開啟了爆買模式,和之前的幾百萬港元購買量相比,今年以來的幾次增持都是斥資數千萬港元。

據港交所最新權益資料披露,2020年2月24日,贛鋒鋰業(01772)獲朱雀基金增持254.22萬股,總價約7890.99萬港元;2020年2月25日,朱雀基金增持43.28萬股,總價約1349萬港元;2月28日,朱雀基金繼續增持贛鋒鋰業324.8萬股,每股作價30.63港元,總金額約為9968.62萬港元,增持後持股數目為4610萬股,持股比例為23.03%;2020年3月9日,贛鋒鋰業再獲朱雀基金增持265.78萬股H股,涉資約7766.09萬港元。增持完後,朱雀基金最新持有贛鋒鋰業H股數量為4873.52萬股,持H股比例由23.02%升至24.34%。而自2019年10月29日至2020年3月9日,朱雀基金增持已合計斥資2.935億港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贛鋒鋰業(01772)此前曾發佈業績公告,2019年公司實現歸母淨利3.6億元,同比下滑71%。不過贛鋒鋰業淨利潤下降並未影響機構的增持,太平洋保險攜手四家子公司通過港股通耗資約7535萬港元合計買入贛鋒鋰業H股240.52萬股,共持有贛鋒鋰業1032.24萬股構成舉牌。此外,在2019年12月20日的調研中,贛鋒鋰業的TWS電池發展情況成為機構關注焦點。贛鋒鋰業表示,2018年年初開始佈局TWS生產線,並於今年一季度正式投產。目前公司TWS扣式電池日出貨量5萬隻,訂單量很大,主要客戶有JBL、漫步者以及一些國內知名手機廠商。此外TWS電池除了應用於藍牙耳機,還可用作智能穿戴電池。

朱雀基金副總經理黃振曾在2019年年底時表示,未來3到6個月的時間裡,新能源行業還是處於築底階段,特斯拉國產化和大眾ID的銷售上量還需要時間。另外目前整車、電池、上游都處於一個去庫存的階段,整個行業的開工率會有所反覆。如果站在未來6到12個月的角度來看,隨著明年國內雙積分制推出,對國內的銷售有拉動作用。另外歐洲碳排放的標準實施之後,會拉動整個歐洲新能源汽車的銷量。未來3到6個月,電池改善是最為明顯的,包括相關的材料,主要原因就是隨著海外市場開始放量,能夠進入大眾產業鏈的相關企業業績都有所反應。至於上游鋰資源,預計碳酸鋰的成本曲線未來兩年將在6300~6400美元/噸(含稅5萬RMB)之間,原因就是隨著低成本的礦山投產之後,新增產能的邊際成本上升。

加碼增持背後有什麼玄機?

近期原油價格出現暴跌,作為電動車電池主要原料之一的鋰化合物價格必將受到影響,大和曾發表報告指出,油價於今明兩年將維持在每桶30美元至50美元水平,對電動車商用化不利。相信作為電動車電池主要原料之一的鋰化合物價格將受到影響,將贛鋒鋰業(01772)投資評級由“持有”降至“跑輸大市”,今年預測將下調15%,這是對鋰產品銷售均價持續下跌及公共衛生事件干擾生產的反映。

不過,朱雀基金卻認為,油價短期衝擊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但不可持續。朱雀基金表示,從美股表現來看,油價對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形成了重創,“我們認為油價下跌對國內新能源汽車銷售影響有限,因為國內成品油地板價機制使得後續即使油價低於40美金,用電成本仍明顯低於用油成本,但如果油價持續低於30美元,那麼對國外新能源汽車銷售會形成一定衝擊。考慮到目前主要產油國維持財政盈虧平衡需要的油價在60美元/桶以上,因此我們判斷油價很難持續性低於30美元,綜合判斷油價下跌對行業的影響偏短期,並不具備持續性。”

朱雀基金認為,從中長期看,決定新能源汽車需求的核心矛盾仍是產品性價比,隨著以特斯拉Model 3/Y、BBA為首的海外車企新車型密集推出,電池價格下降帶來電動車性價比不斷提升,“我們認為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提升的大趨勢並不會因為油價短期波動改變,短期由於油價下跌導致的板塊調整是佈局機會。對新能源來說,全球越來越多的地區光伏和風電已經達到平價,後續隨著技術進步光伏和風電的度電成本依然存在下降空間,因此油價下跌對產業鏈影響有限,短期調整將是很好的佈局機會。”

“機構資金在做長期配置的時候,往往會逆向考慮。油價雖然創新低,但從長期來看,原油仍然是不可再生資源,今後有很大可能會價格再度走高。並且中國的原油還大量依賴進口,新能源車是國家的戰略規劃,不可能依據油價的短期漲落而做方向性的改變。所以油價的短期下跌不會改變新能源車和新能源車產業鏈長遠發展向好。當然也要注意,港股的贛鋒鋰業相比較A股,有將近一半的折價,可見機構在做逆勢買入的時候,仍然比較注意價格的安全邊際。”私募排排網未來星基金經理夏風光對此這樣認為。

淳石資本執行董事楊如意則表示,近期原油價格暴跌,雖然油價會短期衝擊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但目前新能源汽車主要問題不是油和電的價格問題,就算油價降了,電還是比油便宜50%以上。新能源汽車問題是續航不足,這個要通過各家企業繼續研發來克服,和油價關係不大。此時逆勢買入鋰電公司股份,邏輯很簡單,就是要在行業低迷,甚至是受到衝擊的時候投資,才能拿到好的價格,如果在行業非常景氣的時候投資,那就是接盤了。新能源行業既然是大家一致未來看好和確定的方向,那麼就一定要在低迷的時候逆勢買入。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