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中國畫要不要先學習素描?

學中國畫要不要先學習素描?

學中國畫要不要先學習素描? 可以不先學習素描直接學習中國畫。首先要說明的是,學不學素描和能不能畫好中國畫是二回事,兩者沒有必然聯繫。

需要重點說明的是,中國古代的畫家包括現代的齊白石這批畫家,雖然沒有學過素描,但不等於他們不知道或不懂得素描關係,比如遠近、透視、比例等。

中國古人對透視很早就有認識,最早見著於戰國時的荀況,他在《荀子•解蔽》篇中有這樣一段話:“故從山上望牛者若羊,而求羊者不下牽也,遠蔽其大也。從山下望木者,十仞之木若箸,而求箸者不上折也,高蔽其長也。”大意是說,從山上遠處看牛好像一隻小羊,從山下低處看山上高大的樹木好像一雙小筷子,但(近處)牽羊和用筷子的人卻並不覺得小,說的就是透視上的“近大遠小”原則。

到南北朝時,中國山水畫基本形成,宗炳在《畫山水序》中就直接論述了和畫畫有關係的透視法,他說:”且夫崑崙之大,瞳子之小,近目以寸,則其形莫睹迥以數里,則可圍於寸眸。誠由去之稍闊,則其見彌小。今張絹素以遠映,則昆間之形,可圍於方寸之內。豎畫三寸,當千仞之高;橫墨數尺,體百里之迥”。大意是說,崑崙山如此之大,近看也不過數里,在人的眼瞳裡也不過一寸;如果你走遠一點看,崑崙山會變得更加小;在素絹上畫崑崙山的話,崑崙山的形狀是很小的。所以三寸豎畫,可以表現千丈之高的事物;三尺橫畫,可以表現百里之遠的景物。這個論述已經涉及到透視上的遠近大小、長短、高低等基本法則。

學中國畫要不要先學習素描?

唐代王維開山水畫之先河,他在《山水論》中更進一步說到:“丈山、尺樹、寸馬、分人,遠人無目,遠樹無枝,遠山無石,隱陷如眉,遠水無波,高與雲齊”,說得其實就是比例、透視關係。

早期中國山水畫的主要表現手法為以線為主,經線勾勒輪廓,之後敷色,隋唐以前的山水畫都是“空勾無皴”的,到五代出現了“皴染俱備”,兩宋時期皴法基本定型。皴法的出現與多樣化,是中國畫走向成熟的標誌,也是古代中國畫家處理素描關係中明暗關係的最重要手法,皴法可以很好地表現山水中山石樹木的脈絡、紋路、質地、陰陽、凹凸、向背等。

中國山水畫的透視法在宋代已形成了較完整的體系,北宋畫家郭煕全面總結了前人的山水畫創作,他在《林泉高致》說:“遠山無皴,遠水無波,遠人無目。非無也,如無耳“。大意是說,遠處的山不用皴擦(沒有明暗關係),遠處的水不用描繪波紋,遠處的人也不用畫眼睛;並不是它們真的沒有,只是看上去沒有罷了(遠近關係)。郭熙為此還提出了著名的三遠透視法:高遠、深遠、平遠,成為後世畫家遵循的標準法則。同時代的畫家韓拙在《山水純全集》也提出了“闊遠、迷遠、幽遠”的三遠論,這些都是古代畫家對透視的理解。

素描、油畫這些西方美術也不是西方自古就有的,它們是十五世紀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產物,經過喬託、揚·凡·艾克 、馬薩喬、達芬奇、拉斐爾、米開朗基羅等一大批優秀藝術家探索、實踐、總結而成熟的,特別是達芬奇,對構圖、明暗、透視、色彩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的總結,最獨特的藝術語言是運用“明暗法”和”漸隱法“,表現形象的真實感和立體感,《蒙娜麗莎》就是這種畫法的典範之作。也就是說,文藝復興以前的西方美術家,也是不懂素描的,他們的畫也多是二維平面的。

學不學素描和能不能畫好中國畫,雖然沒有必然聯繫,但作為生活在現代的藝術家和創作者,懂得明暗、透視、比例等素描關係,對畫好中國畫是肯定有幫助的,可以少走很多彎路。所以那種認為學中國畫只需臨摹、學書法,而排斥素描的觀點,是不可取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