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為什麼常說:祖先保佑;外國人為什麼 常說:God bless me


國人為什麼常說:祖先保佑;外國人為什麼 常說:God bless me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關注過這樣一個情況!

遇到什麼化險為夷的事情,或者好運的事情,或者要祈求保佑的事的時候,中國人基本會說的一句口頭禪是會說:祖先保佑/祖宗保佑

外國人在這種情況下會說的一句話是:God bless me,而在外國人的思想裡面,基本不會有:Ancestor bless me!同樣的,中國人也基本不會說:上帝保佑!

這是為什麼呢?

很可能你會解釋為:God bless me是人家外國人固定的口頭禪,就像是中國人現在經常說的:傻逼,一樣!

除了類似於上面這些語言習慣所固定下來的一些口頭禪或者俗語以外!其實,這些是有歷史因素的!

自古以來,中國都是一個封閉的,開闊的,平原型國土的國家,東面是海,西面是山脈,背面有廣博的草原,南面也是海!這樣的國土環境,在中國古代只會產生一個結果,那就是:

只要固守住本土,就不會捱餓,自給自足就能生存;

也應了這句話,中國自進入農耕時代,古代中國人開闢荒土,在自己的家園上自耕自種,自給自足;在文明還不太開化的“夏商周”時期,就形成了以家族為本的村莊聚集。然而,文明的演化不是一朝一夕的,所有關於耕種的內容,並不會形成足夠的文檔記載一代一代往下傳。

什麼時候應該耕土,什麼時候應該播種,什麼時候應該澆水,什麼時候應該收穫,什麼時候是雨季,什麼時候應該種什麼等等這樣的知識,只存在於“經驗”之中。也就是年輕人只能從老人的口中去學習這些知識;這樣,老人在一個家族中的地位就無比的高,因為他們經驗豐富,能給年輕人有益的指導。所以,中國也有一句古話: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所以,一個老人年輕越大,他在家族中的話語權越重。

再則,古代中國的選官模式,在科舉制之前,都是一種叫:舉孝廉! 孝即孝順,廉即廉明。也就是很有孝心的人,會經常被舉薦做官;所以,我們現在也能聽到很多故事是關於“孝”的:《聞雷泣墓》、《棄官尋母》、《賣身葬父》、《臥冰求鯉》等等!

然後,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儒家文化,也把“孝”放到了很重要的位置;無論是普通人家,還是帝王,都會把一個地方修的非常的豪華,那就是“宗祠”。宗祠裡面擺放的全是祖先的靈牌,而且,一個人如過犯了錯,最大的懲罰也就是:死後不能進入宗祠,這比死還難受,因為會讓自己的子孫蒙羞。

以上的闡述,基本上可以生成一個核心點,叫做:祖先崇拜!包括現在,我們也會在清明的時候祭拜祖先,然後很少有人會在固定的時節去祭拜佛祖啊、神仙啊什麼的!

這些也體現出中國的血緣傳統,以血緣凝結成的社會!所以,為什麼我們的口頭禪會是:祖先保佑!

然而,在國外,則不一樣了!

歐洲很多原生國家(非移民),他們的國土平原很少,想要通過土地耕種自給自足非常的難,很典型的一個國家就是:荷蘭。類似於這樣的國家,基本上謀生的主要手段是靠:海上貿易

。航海也就成了他們主要方向;然而,海航和耕種就大不一樣了,航海必須要年輕力壯,老人可不行。所以,在很多歐洲國家,一個人18歲成年之後,就必須自己謀生和養活家庭。一個家庭中,小孩到了18歲,他的話語權也會很重。所以,歐洲國家對血緣凝聚的關係並不是那麼的看中,祖先崇拜也就不存在了!

其次,中國是一個多元神論的國家:各種菩薩、各種佛;然而歐洲原生國家,無論不同的國家中信奉哪一個宗教,但是每一個宗教只有一個神:猶太教、東正教、基督教的上帝;伊斯蘭教的安拉!所以,在對神這一方面,也就只有唯一的選擇了!

再次,很重要的一個原因,也就是Bible這本書了,這本書在國外可以說是最暢銷的一本書,幾乎人手一本。然而在國內,金剛經啊、法華經啊、如來經啊等等,除了學佛之人,想必沒人會買吧!而且,歐洲殖民全球時期,把這本書可以說是帶到了每一個殖民地;

最後,教會的原因

。教會在歐洲各國都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存在,生生不息幾千年;教會的影響最主要體現在:歐洲最開始的學校,就是由教會舉辦的,教會就是一個學堂,教會傳播知識,教會傳播宗教思想,教會吸納信徒。同樣的,教會所信奉的神,也就被置入到社會大眾的思想中!

所以,為啥外國人的口頭禪會是:God bless m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