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语文奠基人生高度

用语文奠基人生高度用语文奠基人生高度

怀化市四中 刘琴

都说“语文为王”的时代即将到来。其实,现有的考试方案,语文并不能拉开太大的分数差距,语文似乎成不了“王”。但遍观人生轨迹,再循历史长河,您会发现,语文为王,不仅非常正确,而且普遍适应。作为语文教师,我深感语文教育的责任巨大。因此,本人斗胆提出:用语文奠基人生高度,用语文统揽人生,是语文教育的责任。联系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本人认为,作为学科素养,语文为王,应该体现下面五个方面。

一、练好一笔字,用惊艳展示精彩。

很多人强调语文素养的重要性,我认为,学生语文素养首先体现在考试,而考试语文的内容要通过文字来体现,语文考试的最大板块就是作文。因此,我认为,文章再好,书写凌乱,就像蓬头垢面的垃圾人,人们望而逃离,谁还会关注你的五官是否精致,因此,即使是好文章,也很有可能因为卷面邋遢被埋没。参加中考语文阅卷,最大的感受是,阅卷要求是“卷面占5分”,其实,阅卷者的实际操作却是,卷面占10分以上!也曾参加过四次高考阅卷,三次阅作文,操作模式大同小异。我有一个比喻,文章就好比一个人,我们常说,马要鞍装,人要衣装。漂亮时尚的服装能使人焕然一新。那么,好文章就好比一个美人,好的书写就好比时装,只有惊艳的时装才能更好展示好身材,才能勾魂阅卷教师。因此,练一笔好字,是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

二、读好一本书,用底蕴奠高起点。

曾经参加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规划的《高中生书册阅读研究》课题。核心主题就是,一个人,在中学阶段应该读几本为人生垫底的整本书。上海建平中学校长的语文课,几乎不用教材,就用《三国演义》代替。长沙市语文首席名师---明德中学的语文教师蒋雁鸣老师,用《红楼梦》做语文补充教材,既传播语文阅读、写作方法,又渗透思想政治工作,将思想工作与专业学习主动融为一体。结果,全班高考语文平均120分以上。这说明,从理论到实践都证明,读懂读透几本经典,烂熟于心,它将为你奠高人生的起点。为此,我已经在本届的初一学生中践行一个学期,收效明显。

三、写好一篇文,用深刻展现灵魂。

文章是人的思想情感的外化物化,一个没有思想、没有灵魂的人,他的文章一定没有深度。而一个人思维的深度就藏在他的文章里。现存最早的毛泽东文章《商鞅徙木立信论》,就清楚表明他的少年智慧。1912年上半年,他在湖南省立高等中学的作文《商鞅徙木立信论》,受到国文教员柳潜的器重。毛泽东这篇论文仅600字,柳潜阅卷后,作了7个眉批和总评,计150字,至今影响深远。而毛泽东著于1917年的《心之力》,堪称神州青少年之楷模,曾被湖南一师杨昌济老师打满分100分,被称为建国之才的奇文。此文当年在湖南一师广为流传和誊抄。当然,以孤篇压倒全唐的《春江花月夜》也是一例,那亘古恒新的情感意境,使无数人灵魂倾倒。因此,写好一篇文章,将是自己灵魂深刻的最佳展示,不仅彰显自己,还能唤醒别人。

四、做好一套题,用缜密诠释高度。

身处大国,人才济济,要在千万人中,通过一次考试,脱颖而出,必须有做好一套语文题的本事,不然,无法服众。台湾李敖大师的儿子------李戡,来北京大学读书前,先通过台湾的高考,拿到台湾最好的大学--------台湾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然后撕毁。然后,理直气壮地说,我看不起台湾大学!那些想酸李戡的人,无可奈何,只有佩服与崇拜。在大陆,通过世界上最严谨的高考,用最缜密的试卷检验自己,从而诠释自己的人生高度,也是最直接最好的人生出场方式。刘建琼教授,能自信满满的宣称,自己儿子是学霸,还不是儿子从同济大学到新加坡国立大学的考试经历?人生处处是考场,但最能出彩人生的学生经历,就是高考。必须有一种做好一套题、世界把头低的气场,用缜密来诠释自己的人生高度。

五、展现一个人,用语文统揽生命。

子贡曰: “出言陈辞,身之得失,国之安危也。”诗云:“辞之绎矣,民之莫矣。”语文将伴随人生的全部,从摇篮到坟墓。一个人的内涵、教养,会在他的谈吐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经常有一个观点:数学对于高考中拉开分数距离,作用巨大。但影响人生最大者,非语文莫属。芸芸众生,最终都将回归普通人的生活,那么,决定他人生质量的将是语文。

伏案疾书,文不加点,倚马可待,那是你的语文激情在燃烧!

夜阑人静,独自把玩文字的温情美,那是语文在涵养你的人生;

拥挤喧嚣,你一开口,口若悬河,全场安静,那是语文在展示你的魅力;

展现一个人,语文无处不在,那是生命的化身,重视语文吧,用语文奠基人生高度,将有不一样的人生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