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城之春 方 遠

泉城之春  方 遠

泉城之春

方 遠

泉城之春  方 遠

濟南的春天是一個柳絮飛舞的春天,漫步在車水馬龍的街道上,總會有潔白的柳絮輕盈撲面,如數不清的纖纖素手撫摸著你的臉寵。這個時候,你的心是癢癢的,你的腳步也是輕輕的,你會情不自禁地感覺到,濟南的春天是如此嬌柔溫馨,生機盎然,便禁不住心曠神怡了。

濟南的春風總會在不知不覺中吹過來,好像在一夜之間,或者你剛剛打了一個小小的瞌睡,那暖暖的風就已經漫過南部綿延的群山,順勢而下,一路輕聲細語,悄然吹臨你的身旁。或許,你會不由自主地搖動著已經龜縮了一冬的腰板兒,伸手欲抓住這久違的溫暖,而就在你張手的一瞬,你已經被這春風團團包圍了。這個時候,你再放眼望去,你彷彿在剎那間已經置身於萬木復甦,桃紅柳綠的世界了。陽春三月飛柳絮,一夜隨風化綠萍。呵,濟南的春天就這麼無聲無息地到來了。

濟南人自然會喜歡濟南的春天,這是因為,濟南的春天是北國的春天,更是濟南人自己的春天,漫天的柳絮,青翠的草坪,盛開的鮮花,婉轉的鳥鳴,將濟南人帶入一個五彩繽紛又飛花點翠的人間仙境。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清代學者劉風誥曾這樣誦頌濟南的秀麗風光,迷人景色,而這詩中的“三面柳”就足以讓濟南的春天綠色滿園,別具風韻了。

沒有人考究過柳樹在濟南生長了多長時間,《老殘遊記》裡“家家泉水,戶戶垂楊”的名句已經流傳了上百年。無論是在名勝古蹟,道邊路旁,還是在居民大大小小的院落,總會有楊柳映入你的眼簾。柳枝依依,摩肩搭背,就像一個個笑容可掬的迎賓在歡迎著遠道而來的客人。

泉城之春  方 遠

在某種意義上,柳樹成了濟南的一種象徵,這是因為,濟南人是熱情好客的,如這儀態萬方的柳枝,濟南人是心誠坦蕩的,如這潔白似雪的柳絮,濟南人更是堅韌剛正的,如這遒勁挺拔的柳幹。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大明湖畔,趵突泉邊,護城河岸,你常常會遇到正在背誦這些唐詩的小學生,稚嫩甜美的童音在柳枝上纏繞,伴隨著柳絮悠然飛揚,飄至整個城市的大街小巷,構成了濟南春天裡的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濟南的春天無疑是青年人的天堂,愛情在冬日裡孕育生根,在春光裡萌芽抽綠,在亭亭如蓋的柳樹下驀然昇華。他們歡欣鼓舞地傾巢而出,來到湖畔泉邊,興味盎然地繞柳嬉戲,歡歌笑語,盡情地享受著這如春光般的美好愛情,青翠的柳枝也為之陶醉,禁不住手舞足蹈,風姿婆娑了。

濟南的老人們總願在柳樹下團團圍坐,有柳枝搭肩,春風撫面,或品茶對棋,或撫今憶昔,幸福的目光透過雨簾般的柳枝投向遠方,目睹著這座文明古城的變遷,在他們的心裡,泉城濟南的明天就如同這參天的楊柳,根深葉茂,欣欣向榮。

濟南人是不會錯過這般美妙的春天的,城鄉的各個角落有數不清的踏青人。兩人成對,三五成行,或一家老小,或結伴出遊,喜悅在臉上盪漾,其樂融融。

濟南的春天是婀娜多姿的,也是激情四溢的,更是充滿活力的。有這樣的春天與濟南人相伴,他們還會再奢望什麼呢?

原載香港《大公報》

作家簡介:

泉城之春  方 遠

方遠,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山東省作家協會小說創作委員會委員。1985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已發表小說、散文等近四百萬字,多篇作品被報刊轉載、連載,收入各種選本及年選。長篇小說《大河入海流》入選中國作家協會重點作品扶持項目,長篇小說《大船隊》入選中國作家協會定點深入生活項目。曾獲首屆、四屆山東省泰山文藝獎(文學創作獎)、泉城文藝獎(文學創作獎)、梁斌小說獎、山東省對外傳播獎、山東省新聞獎、山東省報紙副刊獎、濟南文學獎、濟南市第六、九、十一屆文藝精品工程獎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