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寇的蹤跡》:那個武林不再是血肉之戰,而是創新和規矩的挑戰

認識徐浩峰是從《逝去的武林》這本書開始的,自幼出身於武林世家的他,對於武林的理解,要比其他人要深刻得多。所以,拋去了以往傳統武俠電影的浪漫化,當他的電影

《倭寇的蹤跡》誕生時,我慶幸終於有人將最為真實的武林展示出來了。

在《倭寇的蹤跡》中,沒有以往武俠的飛簷走壁和刀光劍影,整部電影你甚至看不到一滴鮮血,正的對抗的是故步自封的規矩和標新立異的創新,這種內在矛盾的衝突,遠比外在的對抗要殘酷的多。因為不管在那個時候,創新永遠是屬於少數真正清醒的人,而大多數人只是隨波逐流甚至抵制這種創新,最後個體的力量往往被群體的麻木所拖至最後直到唯命是從。

《倭寇的蹤跡》:那個武林不再是血肉之戰,而是創新和規矩的挑戰

於是,對於武林和電影始終保持清醒的徐浩峰偏偏打破了這個局面,他用了寫實的手法,並以參與者的身份加入了這場沒有鮮血的對抗中。因為武林早已不是那個武林,而如今的電影在某種意義上也缺乏獨立創新的意識。


《倭寇的蹤跡》上映於2012年,雖然影片在剪輯和配樂中存在瑕疵,但這不影響它在電影中"武林地位",作為一部衝擊主流的武打片,使得它的出現過於的尷尬,這大概也是《倭寇的蹤跡》的命運,因為挑戰以往的武俠主流所付出的代價要遠比想象中的要高得多。不過,在這之中,讓人牢記的不是因為它的叛逆,而是它要傳遞的思想。

墨守成規的武林規矩讓那個江湖缺少生機而顯得到處死氣沉沉,而一旦出現新鮮的血肉,又瞬間的成為眾矢之的。在那個武林之中,各大派的掌門都帶著利己主義的思想要那個武林保留最為原始的面貌,實際上卻是藉此沽名釣譽和剷除異己。一旦將這種惡性循環走到極端,毀滅自我的同時也給武林未來的走向鍍上了一層迷霧。

於是《倭寇的蹤跡》帶著創新的同時,同樣帶著思考,試圖將能夠滿目瘡痍的武林拉向正軌。

《倭寇的蹤跡》:那個武林不再是血肉之戰,而是創新和規矩的挑戰

影片故事發生在明朝的萬曆年間,戚繼光用他改良的倭寇刀法打敗了當時橫行霸道的倭寇,戚繼光去世後,倭寇的刀法逐漸失傳,戚家軍營兩個深得倭寇刀法的高手,為了能夠將改制的倭刀流傳民間,卻遭到了控制武林的四大門派的反對,最後被逼無奈,只能去挑戰四大門派的高手。因為任何人想要開宗立派傳授武藝。只能先徵求四大派的意見。

在電影裡,徐浩峰特意將改良的倭刀和四大門派的武藝做出了比較。四大派同門的互相比試中,刀法軟弱無力,招式拖泥帶水。而改良的倭刀卻遠遠的勝過於這些雕蟲小技,特別是當影片中兩個表面上弱不禁風的女子,僅僅是簡單掌握了改良倭刀的刀法,就重創了四大門派數十個高手。從這裡,也可以看出徐浩峰對於規矩的挑戰和諷刺,當武林中有創新之風出現時,勢必會遭到抵制和打擊,但是徐浩峰為的就是突圍這種局面。就像在門裡面的弱女子打倒在門外追捕的四大派。

《倭寇的蹤跡》:那個武林不再是血肉之戰,而是創新和規矩的挑戰

披著要穩固的傳統的外衣下,實際上卻是對外來的事物進行排斥和打擊。本來武林的大門的敞開的,應該接納所有能力,這樣才會有進步。但是當權力過度的集中在四大門派的主體上時,這時的武林已經成為了他們控制的群體,而不在是向任何人都敞開的公平。

抵制倭刀的同時,實際上是否定一切的創新和排除異己,而在這種種行動的背後卻是自以為是的武林規則,他們用這樣的方式來維護自己可伶的自尊,本來應該是約束自我操守的準則,到頭來卻成為他們肆虐橫行的武器。甚至不惜落井下石,將戚家軍營的兩個高手強行加以倭寇的身份進行捕殺,而對於手下的行為不檢,卻視而不見。

《倭寇的蹤跡》:那個武林不再是血肉之戰,而是創新和規矩的挑戰

當四大門派沒有人能夠在那艘船裡打敗來自倭刀變化而來的棍法時,四大派的代表人不得不妥協讓戚家軍的兩位高手參加烏衣巷的比武,而在之中,我想起了魯迅在《無聲的中國》的一句話:

如果屋子很暗,有人提出要開窗,大家一定不允許,但是如果有人又提出把房頂拆掉,那麼開窗這件事情就沒有什麼不可能。中國人喜歡在兩個極致中間選取折中的做法。

在這,我們似乎又看到了徐浩峰對於傳統規矩的批判,但事實並非如此,站在辯證的角度上看,徐浩峰對於傳統的武林規矩還是有著基本的承認的。影片中,作為四大門派輩分最高的裘冬月,可以說他是四大門派的縮影。看著四大派的高手被重創,本來隱居在深山的他不得不下山維護所謂的規矩,但是在這種規矩中也繁衍出了武林人士德和善的一面,裘冬月施恩不圖女人的回報,在最後的比武中,承認了倭刀的改良。

《倭寇的蹤跡》:那個武林不再是血肉之戰,而是創新和規矩的挑戰


作為徐浩峰的處女作,當徐浩峰拿著《倭寇的蹤跡》出現在觀眾的視野時,我們可以試想他的內心該有多大的壓力。從中國的第一部動作片《定軍山》開始,一直到《倭寇的蹤跡》出現之前,人們早已習慣了武林那種腥風血雨和恩怨情仇的快感。但是,徐浩峰嘗試著打破武俠片的俗套,極力的融入自己的新式武俠風格。挑戰原有的潮流就意味著極大的風險甚至失敗,但即便如此,徐浩峰還是極力的想將人們的視野,試圖拉回那個真真正正的武林,而在這個武林的規矩裡面,尋找一種新的突破。

從徐克的《笑傲江湖》到李安的《臥虎藏龍》再放眼到到徐浩峰的《倭寇的蹤跡》,中國電影人對於武俠的探索和反思從來都沒有停止過,每一次的突破都要付出相對應的代價,因為在立規矩的同時也在破壞規矩。而大部分國人思維一直都認為是隻要原來的就是好的,而不去思考,去創新。就如魯迅所說的:

只要從來如此,便是寶貝。即使無名腫毒,倘若生在中國人身上,也便"紅腫之處,豔若桃花;潰爛之時,美如乳酪"妙不可言,

這不僅僅存在影片中的那個武林,在現實的生活中也存在著這樣的情況。

《倭寇的蹤跡》:那個武林不再是血肉之戰,而是創新和規矩的挑戰

所以,這也是中國電影難以有新突破的原因,當電影只是追求一直追求固定利益的模式時,自然談不上突破,更談不上深度。所以,當下的電影也急需一種創新,而這種創新,既要在原本的規矩裡面立足,更要跳出規矩的障礙,讓自己能夠有正確的思維。

雖然,在電影的最後,戚家軍營的兩個高手比武失敗了,但是卻得到了四大派元老裘冬月的認可,自此倭刀自成一派,得到了傳授的資格。這也可以看出,徐浩峰對於電影創新的信心,從剛開始的排斥到最後的融入,這也算的上是一種成功吧。

《倭寇的蹤跡》:那個武林不再是血肉之戰,而是創新和規矩的挑戰

武林是一個江湖,電影也是一個江湖,當太多的人的思維停留在一隅之地,而不追求進步時,總需要有一個人站出來,進行創新從而尋找一種新的突破,這樣的武林才是真正的有血有肉,這樣的電影才更加有深度和價值。

電影結束了,裘冬月再次退隱遠離了紅塵,而倭刀在四大派的兵器上也有了自己的位置。但是,至於倭刀的技藝還沒有繼續改良的空間,這就需要後人繼續去思考創新,而當下的電影市場,也需要這樣的敢於創新的人才出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