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惠、剛毅的獨孤皇后養成記:論干預朝政,愛情事業兩不放的方法


賢惠、剛毅的獨孤皇后養成記:論干預朝政,愛情事業兩不放的方法

獨孤伽羅(544年-602年),複姓獨孤字伽羅,河南洛陽人,鮮卑族。隋朝第一任皇后,北周太保衛國公獨孤信之女。其一生剛毅果斷,但又有賢后之名,既干預朝政,而又無攬權之害。朝臣敬,丈夫愛。能做到這個地步,實在不一般,這跟她的出身、修養、才能都是分不開的。

出生於關隴集團,家世顯赫

關隴集團,是北魏時期籍貫位於陝西關中和甘肅隴山(六盤山)周圍的門閥勢力。這個集團起初是北魏開國皇帝宇文泰,為了有效調動關中財力物力而創建的。這個以八位柱國、十二將軍為核心的一個小集團,史稱八柱國府兵制。

關隴集團作為貴族政治的延續,掌握著南北朝後期的大部分權力。在這個二十個人的團體中,曾經出過三個王朝。西魏、北周、隋、唐四代皇帝都出自這個集團,其中, 西魏、北周和唐朝的始祖都曾是八柱國之一,而隋朝的始祖曾是十二大將軍之一。

賢惠、剛毅的獨孤皇后養成記:論干預朝政,愛情事業兩不放的方法


獨孤伽羅就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其父親獨孤信是西魏、北周時期的重要將領,八柱國之一。獨孤信一生善於嫁女兒而聞名,獨孤信長女嫁給宇文泰長子宇文毓(北周明帝);四女嫁給李虎之子李昞,生子李淵;七女獨孤伽羅嫁給楊堅,生子楊廣,其家世顯赫不言而喻。獨孤伽羅是楊堅最小的女兒,在她十三四歲時,獨孤信為她選擇了大將軍楊忠之子楊堅作為夫婿。

賢惠、剛毅的獨孤皇后養成記:論干預朝政,愛情事業兩不放的方法

據現代史料分析,獨孤伽羅的存在至少對歷史發展產生了兩個重要影響:

  • 鞏固了關隴集團,獨孤、楊氏的家族關係。幫助丈夫楊堅奪取了天下。
  • 影響隋文帝施政,尤其是影響了儲君的人選問題。

在中國歷史上,如果女人想幹預朝政,大多是在夫亡子幼的情況下垂簾聽政。而獨孤伽羅不一樣,她對朝政的干涉貫穿隋文帝整個統治時期。在古代男女地位不太對等的情況下,獨孤伽羅是怎樣做到攪動風雲的呢?來看看一代名後的自我修養。

賢惠、剛毅的獨孤皇后養成記:論干預朝政,愛情事業兩不放的方法


決策果斷,說服楊堅登基

清代的《廿二史答記》這樣評價楊堅登基:從中華五千年的歷史看,再沒有比楊堅奪取皇位更容易了。沒有陰謀,沒有刀光劍影,早起還沒有任何徵兆,到了晚上已經做了皇帝。

公元580年,周宣帝宇文贇病危,靠拍馬屁上位的佞臣劉昉擔心新帝上位自己小命不保,於是便封鎖了先帝駕崩的消息打算冊立新帝。在宦官集團討論下,楊堅成了新帝最佳人選。但是此時的楊堅並不知道任何先帝駕崩的消息,所以當劉昉的使者來向楊堅傳遞這個消息時,楊堅的第一反應是害怕。他擔心這是宇文贇使的陰謀,想設計陷害他,於是他堅決的回拒了。沒過多久,使者第二次來訪,再次說明來意,這時楊堅才隨使者入宮登基。


賢惠、剛毅的獨孤皇后養成記:論干預朝政,愛情事業兩不放的方法


為什麼楊堅前後態度出現瞭如此大的反差,這要和獨孤伽羅與楊堅的一段對話說起,在使者離開之後獨孤氏迅速通過自己的女兒,也就是宇文贇的皇后確定了先帝駕崩的消息。獨孤氏對丈夫說:“大事已然,騎獸之勢,必不得下,勉之。”有先天的政治嗅覺的獨孤伽羅迅速的幫丈夫分析了當朝形勢,她認定現在楊堅已經被捲入了這件事,無論去與不去都被扣上了大逆不道的帽子,不如一條路走到黑。妻子的話堅定了楊堅的決心,於是楊堅迅速掌握了朝政,建立了隋朝。

沉穩果斷,從迅速打探真實信息到分析形勢,說服楊堅登基。這種種行為都體現了一點,獨孤氏是一個有野心且善於玩弄權術的人。

賢惠、剛毅的獨孤皇后養成記:論干預朝政,愛情事業兩不放的方法


賢惠,識大體,有母儀天下的風采

據《隋書·文獻皇后傳》記載:“初亦柔順恭孝,不失婦道。”獨孤氏十四歲嫁入楊家,此時的獨孤伽羅只是表現了溫柔、孝順的一面。隋文帝即位後勵精圖治,勤儉節約,而獨孤皇后也積極配合丈夫,行為做事極為識大體,平時穿戴都很節省。隋朝開國初,國庫緊張,獨孤氏以身作則,身上不配戴首飾,連發簪都全部是用竹子所做成的。

公元586年,突厥與隋朝互世,突厥的使者帶來一筐價值八百萬錢的珠寶請示獨孤氏是否願意購買,獨孤氏回答道:這個東西並非我需要的,不如將這些錢分發給在前線馳勞有功的將士。這件事傳開後,滿朝乃至民間紛紛誇讚獨孤氏,向隋文帝道賀。

“此物於吾無益,而當今戎狄屢寇,將士疲勞,未若以八百萬分賞有功者,乃大善焉”

獨孤氏公私極為分明,頗識大體。據《隋書·文獻太后傳》記載:有一次,獨孤家族有獨孤氏同族觸犯了王法,按照《隋律》應該處斬,楊堅念及皇后顏面,打算放過這個人。但獨孤氏聽說此事後,十分生氣。跑去御前責備了楊堅一頓,她說刑罰是國家大事,應該一視同仁,豈能因為親疏有別。最終犯事的獨孤同族還是被繩之以法。以身作則、樸素大方,堪稱母儀天下的典範。

賢惠、剛毅的獨孤皇后養成記:論干預朝政,愛情事業兩不放的方法


追求愛情,捍衛自己的愛情

雖然獨孤氏與楊堅的婚姻起源於政治聯姻,但是從兩家的淵源看,兩個人可以說是青梅竹馬,楊堅對自己的妻子也是情深意切,婚後不久還做了《天高》,《地後》兩首曲子,以示夫妻恩愛。隋文帝上朝,獨孤氏送至大殿。隋文帝退朝,獨孤氏必定在殿外等待,兩人相視一笑後,攜手回寢宮。從獨孤氏的一生來看,她特別厭惡好色的男人。在結婚之初,她就要求楊堅發誓:“誓無異生之子。”果不其然,此後楊堅所有孩子都出自獨孤氏,無一例外。

據史料記載:楊堅曾秘密將尉遲迥的的女兒尉遲氏偷偷帶回寢宮,獨孤氏知道這件事後,手持利刃向皇帝請死。隋文帝聽說後沒有辦法,只能下令處死尉遲氏。事後,隋文帝感覺有損顏面,對獨孤氏避而不見,幾個月後才逐漸修復關係。

獨孤氏晚年對男女大防更為執拗,甚至將諸侯大臣是否納妾作為評判個人人品的唯一標準。但凡是朝中納妾官員,均不得重用。在一妻多妾制的古代,此般行徑倒也是前所未有。但是拋開矯枉過正的執政理念,獨孤氏敢於捍衛愛情,一生忠貞剛烈還是有值得我們學習之處。

賢惠、剛毅的獨孤皇后養成記:論干預朝政,愛情事業兩不放的方法


干預朝政,影響儲君人選

從本質上來看,獨孤氏畢竟出身於權貴世家,政治手段相對高明。且隋朝婦女繼承北周時期,婦女秉承門戶的傳統,獨孤伽羅干政也在情理之中。楊堅每次臨朝,獨孤氏總是和楊堅一起過去,在側殿旁聽。每當楊堅犯了什麼錯誤,獨孤氏總是直諫糾正楊堅的過錯。到了隋文帝執政後期,獨孤氏大有和皇帝平起平坐之勢,因此當時的老百姓給他們送了個稱號,叫做“二聖”。

帝后方輦而進,至閣乃至,使宦官伺上,政有所失,隨則匡諫,多有弘毅。


賢惠、剛毅的獨孤皇后養成記:論干預朝政,愛情事業兩不放的方法


公元589年,晉王楊廣滅南陳標誌了隋朝大一統。此時的楊廣軍功赫赫,貢獻遠超太子楊勇。於是盛名之下的楊廣走向了奪嫡之路。太子楊勇雖有判斷是非的能力,但是奢靡成風。更戳到獨孤氏痛點的是,楊勇對獨孤氏親自選定的太子妃頗為不喜,整日與小妾雲氏廝混在一起,而這正是獨孤氏最為痛恨的地方。在楊廣刻意引導下,獨孤氏慢慢的開始對這個太子產生了不滿,晉王黨楊素的一次入宮,徹底將獨孤氏拉向了晉王。

是日,楊素入侍宴。微稱:“晉王孝悌恭儉,有類至尊"。楊素的這次試探徹底的將獨孤氏拉向了楊廣,後泣曰:”公言是也!吾兒大孝愛,每聞至尊及我遣內使到,必迎於境首;言及違離,未嘗不泣......豈若睨地伐共阿雲相對而坐,終日酣宴,暱近小人,疑阻骨肉。”

在獨孤氏的強烈干涉下,太子楊勇及其兒女被廢黜為庶人,晉王楊廣成為儲君。扶持楊廣上位,這是獨孤氏干政後對隋朝影響最大的事。獨孤氏的過分強勢導致她的一己之愛憎影響了立儲這樣重大問題的快擇,這個女人對感情、男女問題的看重延伸到了政治領域,沖淡了儲君選擇過程中對才幹、品德、虛實的考察,影響了皇帝本人的決策。雖然楊廣在史書上被記載的頗為不堪,但是從文韜武略上看楊廣都比楊勇更勝一籌,以當時的情況看,獨孤氏的眼光並沒有任何問題。

賢惠、剛毅的獨孤皇后養成記:論干預朝政,愛情事業兩不放的方法


小結

隋朝結束了南北朝時期戰亂局面,國家恢復了一統。在隋文帝時期,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這隋文帝的勵精圖治是分不開的。但是如果沒有獨孤皇后的對皇權的制約,隋文帝是否會被權力侵蝕,誰都不好說,以獨孤氏參政的結果來看,我們對其的做法是認可的。此外,獨孤氏勇於捍衛愛情應當值得給予肯定。公元602年,59歲的獨孤皇后病逝於仁壽宮,諡號為“文獻皇后”。對於這個奇女子的一生,我們可以用功大於過來評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