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痴情女子薄情郎,一生飛蛾撲火的愛情

奧地利作家茨威格寫過一部小說,名叫《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在小說中,一個女人在少女時期,愛上了一個男人,並且為這個男人,付出了一生。

這樣的愛情,讓人看了難免心醉又心碎。這段故事,被中國一位叫徐靜蕾的導演,拍成了同名電影。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痴情女子薄情郎,一生飛蛾撲火的愛情

電影《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劇照

在電影中,徐靜蕾把這段故事的發生地,改成了中國,並且在片中穿插了很多中國風元素。

姜文飾演的風流男作家,在過41歲生日時,收到了一封信。信是一位愛戀他的女人寫的。

這個女人默默為他付出了大半輩子。在年輕短暫的歡愉裡,女人有了他的兒子。倔強的女子沒有告訴他這件事,而是一個人默默將孩子養大。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痴情女子薄情郎,一生飛蛾撲火的愛情

青年的女人,和男人有過短暫的戀情

為了養活孩子,女人迫於無奈,墮落風塵,成了交際花。直到女人得了重病,快要不久於人世,才給作家寫了一封信。

電影《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以巧妙的人物設置,恰到好處的蒙太奇運用,詩意地詮釋了“我愛你,與你無關”的理想化愛情。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痴情女子薄情郎,一生飛蛾撲火的愛情

配角的巧妙設置,對女人的愛情悲劇,起到了點題的作用

男作家的管家,在女人生命中多次出現。管家既是女孩身份變化的見證,又是女主角悲劇愛情的側面展現者。

“你好,小姐”。滿頭黑髮的管家,第一次與女主角打招呼,是在作家剛剛成為女孩的臨時鄰居時。年幼的女孩單純、簡單,充滿了對神秘男作家的探索、憧憬。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痴情女子薄情郎,一生飛蛾撲火的愛情

年幼的女孩

多年後,滿身風塵的女主角,頭戴一朵白玫瑰從作家房中走出,抱著盆栽的管家,此時已是滿頭白髮。

管家認出了女孩,他神情激動、欲言又止,卻終究千言萬語只化作那句“早啊,小姐。”

伴隨著抒情音樂響起,將女主角的複雜心情渲染到極致。鏡頭推至女主角面部特寫,女主角眼角含著微微淚光,唇角勉強牽起微笑,又無奈繃住。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痴情女子薄情郎,一生飛蛾撲火的愛情

多年後,滿身風塵的女主角

連管家都認出了,女人就是當年和作家談過戀愛的女孩,可是作家卻沒有認出她。作家只是把眼前的女人,當成了普通的風塵女子。

與其說是作家粗心大意、記性不好。不如說,作家壓根對女人沒走心。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痴情女子薄情郎,一生飛蛾撲火的愛情

作家壓根對女人沒走心

她愛他,十多年的追尋、堅守,由少女到女人;她因他,決心獨自撫養孩子,從學生到交際花;他對她,卻從未真正放在心上。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痴情女子薄情郎,一生飛蛾撲火的愛情

蒙太奇的巧妙運用,奠定了全片略帶憂傷的基調

蒙太奇這個名詞,最簡單通俗的解釋,就是鏡頭與鏡頭之間的組接和拼剪。在電影《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裡,蒙太奇的運用,創造出了獨特的影視時間及空間。

影片開場,使用了顛倒式蒙太奇。也就是先從影片的故事結尾講起,讓整部影片,呈現出一個倒敘的結構。

男作家收到一封信。信是一個愛戀他一生的女人寫的。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痴情女子薄情郎,一生飛蛾撲火的愛情

男作家讀信

女人在信中說:“你從來也沒有認識過我”。這樣的敘事,增添了懸念,吸引了觀眾的注意力。從一開始,就提示了女人愛情的悲劇性,使本片更具藝術魅力。

片尾作家讀罷信,站在院落中,努力幻想著女孩的神態。心理蒙太奇的運用,生動地展現了作家對女孩印象的殘留。心理蒙太奇的通俗解釋,是用鏡頭和畫面,展現人物內心的所思所想。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痴情女子薄情郎,一生飛蛾撲火的愛情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痴情女子薄情郎,一生飛蛾撲火的愛情

影片中,貫穿女人一生的愛情,都只是她一個人唱的獨角戲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痴情女子薄情郎,一生飛蛾撲火的愛情

女人的童年、青年和中年

在電影《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中,女人用一生的時間,為一個不愛自己的男人,付出了一切。

與其說,片中女人和男人之間的感情,是一場悲劇。不如說,在整個愛情裡,女人都在唱著自己的獨角戲。

他是她青春年少時的內心歡喜,他是她成年風塵裡的求而不得,他是她生命臨終前的念念不忘。但是從始至終,女人只感動了她自己。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痴情女子薄情郎,一生飛蛾撲火的愛情

女人和作家劇照

她心愛的男人,連她長什麼樣子,都記不清楚。女人的深情和男人的薄情,兩相對比,讓人覺得可憐又無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