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小公豬站的老闆,後來怎麼樣了?

"清理"公豬站

非瘟在我國一輪掃蕩之後,因為生物安全防控水平有限,多數小規模公豬站沒能留存下來,對於供精點本就不多的鄉鎮地區來說,公豬站沒能挺住,除了老闆們遭受巨大的經濟損失之外,與之有緊密聯繫的養殖戶更是難。


那些小公豬站的老闆,後來怎麼樣了?

文中的黃貴老闆自經營公豬站起就使用的豬精恆溫箱,由於時日太久已有鏽跡


"母豬發情沒精用",隨著復產大潮來臨,豬精需求量暴增,市場整體供應不足,很多挺過非瘟考驗的豬場,如今又普遍面臨"無精可尋"的困境,養豬業的產能恢復之路,走得並不順利。

2019年7月,湖南省懷化市漵浦縣唯一一個公豬站的經營者黃貴趁非瘟還沒有在當地"遍地開花",及時止損,把近百頭公豬"清理"了,損失不至於太慘,但還來不及想太多,新的問題又一個一個接著來了···

其一,原來站裡邊公母混養,如今這樣做風險太高,當地畜牧局也不允許繼續這樣的模式,養公豬就必須要建新的豬場,這將是一筆不小的成本投入;

其二,作為縣裡邊唯一一個公豬站,背後關係到很多豬場(尤其是農戶豬場)是否能及時順利配種的問題,站點沒了,還有客戶在等著用精;

其三,如果這個時候不及時找另一條出路,客戶不斷流失,自己又將被置身何處?不幹這一行,又能幹什麼呢?

重新選擇

一邊是生計另一邊是客戶的訴求,黃貴決定賣上外邊的豬精試試效果,機緣巧合之下,他接觸到了秀博豬精,由於此前並無太多瞭解,他也只是拿到了第一批貨試著賣。

那些小公豬站的老闆,後來怎麼樣了?

店裡的兩個恆溫箱最多的時候可儲存100多袋


2019年7月之後,隨著非瘟疫情慢慢緩和,豬精市場需求量有增無減,除了規模豬場對豬精的品質、安全性等持續關注,縣裡邊倖存下來的散戶已經到了不挑剔的地步,對於黃貴的要求就是"供得上貨"就行。

從2019年7月底到至同年9月,他店裡的豬精銷量日日攀升,在當地市場佔有率高達90%,這也就意味著,在那一段時間裡,當地的大部分養殖戶都在靠著這個品牌的豬精維持了豬場的正常配種,客戶反饋使用效果不錯,讓黃貴有了持續售賣的動力。

然而,這中間也發生一些"小插曲"。

漵浦縣作為湖南懷化市的生豬養殖大縣之一,非瘟沒有發生之前,也僅有黃貴經營了一家公豬站,共兩個站點,公豬數量加起來也不過100頭,全縣供精重任幾乎都壓在了他身上。

那些小公豬站的老闆,後來怎麼樣了?


非瘟發生之後,他清理了公豬站,轉向售賣外邊的豬精,雖是個人意願行為,但同樣事關當地養殖戶的安全生產問題。

在生豬產能恢復任務艱鉅的情況之下,為減少外部風險輸入,畜牧獸醫局要求他出示豬精的安全檢測報告,以檢驗產品的安全性。

黃貴第一時間向畜牧局展示了豬精的安全檢測報告,消除了他們的擔憂,但通過這個"插曲",黃貴對於現如今的養豬生物安全有了更深刻的感受。

2019年下半年起,為恢復我國生豬產能,保障市場供給,中央層面密集下發通知要求各地政府想方設法提振養戶復產信心,在政策上給予最大力度的扶持。

作為湖南省養豬大縣之一,漵浦縣的養殖戶復產行動也很迅速,黃貴說,目前當地復養成功的案例不少,在高豬價的推動下,養殖戶的復產熱情很高漲。

新的苦惱和壓力

但轟轟烈烈的復產大潮之中,豬精供應緊張的問題越來越突出。

現如今,大家都很提防非瘟的威脅,縣裡邊農戶散養幾頭公豬的現象基本不存在了(以前很普遍),養殖戶紛紛轉向使用商品豬精,但另一方面,因為激增的需求量,自己店裡"賣斷貨"的情況也時有發生,這個行當做了那麼久,他還是頭一回見到豬精市場如此"火爆"。

在整體供不應求的情況下,有不少養戶尤其是隻有十來頭母豬的養戶開始"飢不擇食"。

店裡賣的秀博豬精雖然深得當地養殖戶信賴,但其一直走"高檔"路線,價格要比其它品牌的豬精貴上一些,散養戶一般會更在乎價格,對於豬精的品質沒有太執著的要求,往往是"能生就行"。

那些小公豬站的老闆,後來怎麼樣了?

在這樣的需求導向之下,從2019年12月份開始,當地陸續有其它品牌的豬精進入市場,原本一直在黃貴店裡拿貨的一些老闆,也開始同時售賣其它品牌,雖然心裡難免不舒服,但是黃貴也能理解,"不愁賣"的特殊時期,有錢誰不賺?

這樣的處境,也讓他產生了新的競爭感和壓力感。

雖然現在豬精的缺口很大,但客戶對於產品的需求卻明顯分成了兩大"陣營"。

對於規模豬場來說,豬精的安全和品質始終是他們的關注點,很少會退而求其次,他們往往更傾向於大品牌,而成本承受能力更低一些的散養戶則對價格更加"敏感"。

這樣一個信號,讓黃貴對未來的產品經銷有了新的思考,用品牌和品質的信任度維穩客流或許才是長久之計。

"再起東山"

黃貴作為鄉鎮地區小規模公豬站經營群體的一個縮影,其實也反映了該群體的一些變化。

他們當中有的已經迅速適應新形勢,行動更快的甚至已經在危機中抓住機遇,重新利用自己手中的客戶資源,順勢而為,開闢了另一片新天地,努力"活下去"。

非洲豬瘟疊加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黃貴短期內已經不打算幹回經營小公豬站的老本行。

等過段時間肺炎疫情再緩和一點之後,他家的母豬場就要開建了,這兩年的高豬價,他並不想錯過。

而經過大半年的豬精經銷,他比別人更清楚,用什麼豬精更安全,更有利於提升產能,重新選擇的這個過程,其實就像歷經"陣痛"之後的重生。

注: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黃貴為化名,感謝受訪者供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