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金子总会发光:北大美籍客座教授、数学天才张益唐的传奇人生史

2020年高考即将来临,此时受到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各地高三学子至今未回学校正常上课复习。我相信此刻和高考相关的人,都是焦虑的。

尤其是马上要高考的高三学生,此时心里估计五味杂陈。

是金子总会发光:北大美籍客座教授、数学天才张益唐的传奇人生史

今天,我向大家分享一个数学天才传奇人生故事——北京大学美籍客座教授、数学天才,张益唐。希望能借此激励所有的高三学子,奋发图强,坚持拼搏,为自己人生拼搏一次

有人说:“人非要经历一番不同平时的劫难才能脱胎换骨,成为真正能解决问题的人”。

01 从工人到北大“大龄生”


张益唐,1955年在上海出生。由于特定历史原因,张益唐在十几岁和母亲被下放到农场。农场里不具备读书条件,所以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几年张益唐返回了北京,在一家锁具厂打工。当工人,这不是张益唐的人生追求,他利用闲余时间自学了物理、化学、数学等科目,不知历经多少挫折,在23岁那年,圆梦北大数学系,师从,从此传奇一生就此开始。

是金子总会发光:北大美籍客座教授、数学天才张益唐的传奇人生史

著名数学家张益唐

在大学本科期间,张益唐就表现出良好的数学天赋,很爱钻研问题。根据隔壁室友沈捷回忆,张益唐很爱思考,爱自学,同学们遇到难题都喜欢找他帮忙。

1982年,张益唐顺利从北大数学系毕业,但他有更高要求,于是紧接着,拜在著名数学家、北大潘承彪教授门下,攻读硕士学位。一切都是那么顺利,3年后,张益唐硕士毕业,获得硕士学位。

02 海外求学,实处漂泊


研究数学、探讨数学是张益唐人生追求。为了继续更好地研究数学,张益唐,漂洋过来来到美国求学,在美国普渡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一切看似很顺利,由于博士毕业论文的题目很关键,张益唐选择证明数学难题“雅克比猜想”作为博士论文的主要内容。凭借着数学上天赋和不懈努力,完成自己博士学位论文。

但在他博士论文中引用导师莫宗坚一篇论文的结论,但不幸的是这个结论不正确的。因此,他未能顺利博士毕业。也因这件事和导师莫宗坚关系弄僵,因为导师觉得是张益唐才让自己错误结论暴露出来。

直到读到博士第7年,虽然博士论文结论是错的,但论文推导过程却有很高研究价值,美国普渡大学教授们一致认为张益唐达到博士毕业要求,授予他博士学位。

由于和导师关系闹僵,莫宗坚并没有给自己学生张益唐写推荐信。在美国推荐信好比一个人诚信,没有推荐信意味着不诚信,因此没有一家科研机构和学校愿意聘用张益唐。

37岁那年,张益曾博士毕业,却又失业。从此过上了四处漂泊的生活。

03 漂泊21年载、破解“孪生素数猜想”,一举成名


为了满足生活需要,他到处打散工,送快递、餐厅端盘子等,只有能挣点钱,他都毫不犹豫去做了。在朋友的帮助下,才在美国一所普通大学担任临时教师。没有稳定收入的张益唐,却没有放弃自己的学术研究。

是金子总会发光:北大美籍客座教授、数学天才张益唐的传奇人生史

张益唐在美国一所大学担任临时教师

这期间,张益唐主要研究著名的素数问题——孪生素数猜想。“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直到2013年(此时张益唐已经58岁了,按照我国60岁退休标准,已经快要退休),张益唐发现并证明存在无穷多差小于7000万的素数对,从而为解决“孪生素数猜想”这个世纪难题迈出了历史性一步。震惊整个数学界,也让一直默默无闻的张益唐成为了“网络红人”,一举成名。

是金子总会发光:北大美籍客座教授、数学天才张益唐的传奇人生史

张益唐公式

此后,各种荣誉扑面而来,2016年获得“求是杰出科学奖”,同年,被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数学系聘任专职教师。

结语:张益唐的人生是坎坷的,也是传奇的。他用自己亲身经历给我们,“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而在这“发光”的背后,其实是他对数学孜孜不倦,永远不放弃的精神,才让他获得今天的成就。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在成功的道路上,坎坷无数,只有坚持、努力奋斗才能见到“雨后的彩虹”。

是金子总会发光:北大美籍客座教授、数学天才张益唐的传奇人生史

高三学子们,希望张益唐传奇经历能给你们一些启示和思考!俗话说“人生难有几回搏”,加油,高三学子们。

-END-


我是 【study强国】,始终坚信:“学习才能强国”,“学习才能改变命运”!

如果您觉得文章有意义!希望【关注】点赞、转发分享,让更多的人能看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