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剎金錢寺

千年古剎金錢寺

千年古剎金錢寺

地處鬧市,歷經千年風雨的金錢寺

耒陽,河水西注,招聖引賢,山氣靜遠,蘊玉藏珍。西漢乙未,聖教肇始,南梁天監年,佛光普照。末城北郊金錢山,於梁天監二年(503年)建洞陽觀,元至正辛丑(1361年)年,邑人錦衣衛鄧邦,有女皈依佛門,逐廢觀改報恩寺。是年秋,鄧邦延請南嶽天台寺禪宗傳人慧能來觀講經佈道,旋請為住持,始立大雄寶殿,後相繼建成寮房、齋堂等,將寺院擴建為“十方叢林”。隔五年,經慧能倡首,又於縣城南郊新建壽福殿,並接收樟隍嶺傍的寶珠觀,改稱奉國寺,亦兼任住持。慧能秉禪師之精髓,溶諸法之精華,為法脈綿延,闡演天下,立下汗馬功勞。繼慧能之後,報恩寺依地複名金錢寺。沿引至今。

千年古剎金錢寺

氣勢宏偉的天王殿

金錢寺年代舊臻,高僧輩出。清朝光緒年問,住持道階(1866一1934年)大師,法名常踐,俗姓許,號曉鍾,衡山人。光緒十四年(1888年)十二月,從師金錢寺碧巖和尚,受具足戒。次年,聆碧巖講授《法華經授手》半載,後欲他往,臨行前向碧巖請求法道,碧巖說:“犬子無佛性。”道階聽後開悟,逐坐禪禁語,潛心修行,精進不懈。至1893年,接南嶽默庵法師來函,召往福嚴寺,隨默庵閱讀《大藏經》,並通學天台、賢首、慈恩、禪、淨、律各宗教義。至1895年,出家6年的道階,已內通佛理,外善群書,學識淵博。先後在衡陽西禪寺、羅漢寺、雁峰寺、花葯寺、永興西竺庵、南嶽上封寺、祝聖寺、培元寺、長沙開福寺、寧鄉溈山寺、衡山南雲寺、耒陽金錢寺、邵陽點石庵、北京廣濟寺、法源寺及浙江寧波七塔寺、天童寺和河北宛平天寧寺,講經授道,倡修《新續高僧傳》(60卷),為宋代贊寧和尚所編《宋高僧傳》續集。道階曾三次雲遊印度、錫金(今斯里蘭卡)、緬甸、尼泊爾、新加坡、馬來西亞及南洋檳榔嶼等十餘個國家和地區,參交佛法,功德斐然。受到西太后慈禧的接見,並敕旨賞賜鑾駕半副,御刻《大藏經》一卷,袈裟、金缽、羅漢、如意等御品各一件。其時,緇門俊秀,歸者如雲,四方同修,無遠不至。學眾數以千計,弟子遍佈中華。昔金錢寺御品,歷經淪桑,大都失散,現僅存袈裟一件,奉為鎮寺之寶。

千年古剎金錢寺

千年古剎金錢寺

此處香火極盛

1911年,道階法師由京師僧錄司呈報內務府,奏宣統皇帝欽定為北京法源寺住持。1912年,與寄禪法師在上海組織中華佛教總會,兼任部理事長。1913年夏,在京與嚴復、梁啟超等組織佛誕2940年紀念大會,並在新加坡建中華寺。1929年代表中國出席仰光世界佛教學會。1934年3月15日卒於印度尼西亞怡保三寶壠洞,壽65歲,僧臘47。

千年古剎金錢寺

莊嚴肅穆的大殿

民國初,觀空和尚任金錢寺住持。觀空俗姓鄒,耒陽坪田人氏,十一歲出家,師從寄居,為人好學寡言,通曉棋琴書畫。二十九歲時畢業於國立武漢大學佛學院,民國九年應聘西藏,在大昭寺從事佛學梵文研究與教學,著作頗多,大都失考,譯作有《清靜道倫》一書傳世。上世紀五十年代,任中國佛學院教授,主持梵文巴利語教學與研究,是我國著名的梵文翻譯家,一九六八年病逝於北京。

千年古剎金錢寺

別具一格的窗子

抗戰時期,素有“皂衣律師”之稱的心專和尚,亦為耒陽人。二十四歲削髮出家,曾畢業於廣州大學文學院,後考取法學律師,入南嶽佛道青年教徒講習所學習。民國三十年(1941年)夏,參加南嶽佛道青年救難會戰地服務團,奔赴湘北抗日前線。翌年返耒,在金錢寺徹悟小學教授國文。著有《心專詩集》、《泉山札記》。解放後,當選為湖南省佛教協會常務理事兼秘書長,1955—1956年參加新中國派出的第一個佛教代表團,任代表團秘書長,出訪印度、尼泊爾、緬甸、泰國等國,受到印度總理尼赫魯的親切接見。

千年古剎金錢寺

個性鮮明的長條木魚

與心專和尚一起奔赴抗日前線的還有智園、智光和茗山等。智園任南嶽仙侶救護隊分隊長。茗山年少,然志向鴻遠。其祖籍浙江,自幼品學兼優,德才兼備,尤善詩詞歌賦,1945年任住持。原寺經日寇兵禍,十毀有九,倖存房舍亦千瘡百孔,壁斷垣殘。茗山先身士卒,帶領眾僧重修寺院,舊貌變新顏。1946年,茗山接任密印寺住持,年底,世界佛學苑溈山預習院開學,逐兼任院長。1947年,中國佛教會在抗戰勝利後,於南京毗廬寺召開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茗山與虛雲、趙樸初等22人一併當選為理事。1949年後,曾長期擔任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江蘇省佛教協會會長。2001年農曆正月初五仙逝。茗山的一生,治學嚴謹,取精用宏,通融萬法,著書立說頗多,為二十世紀中國佛教之昌隆,作出了巨大貢獻。

千年古剎金錢寺

早晚功課唸經時的木魚

金錢寺繼慧能之後,歷上下數百年,是寺之興廢不知凡幾焉。雖歷代不乏嗣法中興者,然年久日湮,難考其詳。而見諸光緒年間耒陽縣誌者,其時正為耒陽佛教管理機構,志載:“僧會司在北門外金錢山。元至正辛丑(1361年)年,邑令鄧邦創。成化間正圭重修。嘉靖間邑令馬宣命僧道裕葺。”又“國朝嘉慶十四年,住持清江請於知縣常慶,建禪堂於大雄寶殿後。左建方丈,其側建齋堂,開禪打七,昔為應教,今成叢林矣。”至明末清初,寺內已建成千佛殿、毗盧殿、地藏殿、觀音堂、羅漢堂、藏經樓、放生池等。建築雄偉,雕樑畫棟,金碧輝煌。常住僧尼200餘眾,設“千人鍋”一口,為耒陽五大叢林之首。清蕭丹山紀遊詩二首:

(一)

老僧對月了殘篇,見性明心得自然。

掃石焚香觀罷處,須臾飛鶴往西天。

(二)

禪林寂靜更無加,山下匆匆為我誇。

自是老僧能作魯,端陽日底補袈裟。

千年古剎金錢寺

千年古剎金錢寺

虔誠的信徒

民國18年(1929年),寄居和尚任金錢寺住持,寺內設有耒陽佛教會。1953年,民主改革時,金錢寺被政府徵用,僧尼遷居同德善堂,寺逐廢。1989年,改革開放,盛世清平,自由信教,佛法隆興。中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當代乘雲宗極樂堂傳人智光老和尚,應耒陽市政府禮請,主持佛協工作。其忘八十耆年,擔續重建金錢寺之責,決意募化十方,再興古剎。智老戒學精嚴,宗說兼通,聞名遐邇。四眾弟子,遍佈南疆,八方信士,無不隨喜。增土為阜,集毛成氈。尤有釋自足、釋賢慧、釋真定和居士譚才櫃等,或籌劃施工,或募資接物,殫精竭慮,群策群力,依群英路原址新建金錢寺,作為耒陽市佛教活動中心。歷時三載,新寺巍然屹立,碧玉流芳,佛堂映日,鐘鼓重響。2001年農曆8月初4日,智老榮登金錢寺方丈獅座。重開壇戒,長明宗燈,久注正法。昔雲棲大師雲:“護法有三,首一則興崇梵剎。”智光法師已建寺6座,可謂功德無量耳,然金錢寺近年遊人如織,香火鼎盛,每逢佛事,人愈千計,原寺建設已不能適應佛教事業之發展。智老雖頤養九四,仍心懷長略,圖謀卓遠。決意投入巨資,重建金錢寺。2003年11月20日,湖南省政府批准重建方案。2004年,耒陽市人民政府將金錢寺重建工程列為市四大建築工程之一。智老黽勉從事,內修外弘,與時俱進。其長期擁政愛國,力踐“人間佛教”,倡導利樂有情,重揚乘雲宗風,服務社會建設。“寺宇昌盛靠上士。”金錢寺將如日中天,再展輝煌!

禪堂何處,

北隅群英路。

廣廈層樓新雅素,

鬧市禪林夙著。

晨鐘暮鼓爐煙,

祈佛許願求懺。

底事風潮日盛,

清平樂在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