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局假貨橫流致多人傾家蕩產,藏家該怎樣玩好收藏?

收藏局假貨橫流致多人傾家蕩產,藏家該怎樣玩好收藏?

孩子好哄,老人好騙!”這話還真不假,在收藏藝術品論壇,久不久就能看到有老人遭遇收藏騙局的新聞。

收藏局假貨橫流致多人傾家蕩產,藏家該怎樣玩好收藏?

“文化公司”假借收藏品行騙 老太8次被騙70餘萬

2017年4月初,鄭州公安局接到舉報,錦藏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採用電話推銷、發放廣告、贈送禮品等手段先吸引客戶,並許諾對所購收藏品進行高價回購、高價拍賣等方式,享受短期高額溢價收益的手段欺騙誘導受害人購買“輝煌中國”、“絕版金鈔”、“紅郵盛典”等公司的收藏藝術品。一年多時間裡,受害群眾153人,涉案金額達824萬餘元。而六十多歲的報案人孔老太先後8次,被騙70餘萬。

誤入收藏局 鄭州老人被騙得傾家蕩產

2017年許昌警方破獲的一起收藏詐騙案,收繳了滿滿一屋子的玉璽、字畫、郵票、錢幣等“收藏品”。而這個團伙正是利用了老人的警惕性低,以及對藏品知識的欠缺,屢屢詐騙得手,受騙老人就有1000多人,涉案金額更是達到了8000萬元。

河南老太購買電視購物“收藏品” 被騙光積蓄

2015年到2016年間,家住許昌市建安區裴莊村的裴大娘在電視臺播出的收藏品廣告中以3000多塊錢的價格買下了“清明上河圖”,隨後就有自稱是收藏中心的人聲稱最近要舉辦一個拍賣會,說是隻要投資了就能掙錢。在收藏中心工作人員的忽悠下,裴大娘9次購買收藏品,花費6萬多塊錢,但是,讓裴大娘一直苦苦等待的拍賣會,卻遲遲沒能舉行。

收藏局假貨橫流致多人傾家蕩產,藏家該怎樣玩好收藏?

其實不止是老年人,許多年輕的藏家近年來,從藏家邱季端捐贈北京師範大學6000件古陶瓷器,到天津瓷房子主人、收藏家張連志被曝拖欠2億元債款,再到號稱國內最大的“國家級民營博物館”隆盛博物館館長蔡振強利用藝術融資平臺涉嫌自融等,最近一段時間,包括藝術品金融、郵幣卡電子盤、“國寶幫”收藏等問題頻出,並不太平的藝術品收藏圈可謂亂象風起雲湧。而多位專家直言,在藝術品局面不明朗的情況下,還將有大批“國寶幫”現身並擾亂市場,對於藏家而言,又該如何識別騙局與貓膩?

收藏局假貨橫流致多人傾家蕩產,藏家該怎樣玩好收藏?

玩收藏,藏家最好先大致確定一下自己的方向,古董的品種和方向太多了,不可能全玩,先把這個角度確定一下。對某個品種感興趣的,就先玩這類好了。一開始不需要太精確,也可以適當寬泛一些,慢慢的需要明確自己的方向,越精確越好,然後開始通讀這類別的經典入門讀物,至少此品種的歷史要了解吧。

譬如你喜歡宋瓷。可以先從瓷片買起來,混這個瓷片圈子,現在市場上賣瓷片的還是蠻多的,幾百元一片的片子做標本學習也已經很好了。總的原則來說,先少量投入,在積攢經驗之後再逐步加碼。玩片子的同時可以和古董商學點基本的知識,一般來說,經營低層次商品的古玩商給你的意見會少一些,但是不妨礙你打基礎。

收藏局假貨橫流致多人傾家蕩產,藏家該怎樣玩好收藏?

你得明白啥是龍泉,啥是影青,啥是鈞窯,如何區分新老等等一些基本問題。一面買實物,一面看書,不懂的就問,這樣一個回合就能有個大致輪廓的概念了。這個階段不需要買太高端的瓷片,因為典型瓷片才是你學習的目標,而高端瓷片是用來說明問題的東西,而且耗錢。瓷片相對來說,新老沒有太多問題,除非是高端的汝窯、官窯瓷片等會有新的。

然後你就要開始嘗試著去買普通的器物,這個階段要勇於嘗試,控制好價格而已,這時候一定會買到假貨,但是不要氣餒。這是學費的一部分,只有交多少,沒有不交的。你在買賣的過程,就是鍛鍊自己經驗的過程,與古董商交流可以看出哪些古董商是誠信的,哪些是不誠信的。這個階段你要能把所謂的“國寶幫”剔除出去。一眼新的東西要能看出來。有一些基本的審美和鑑別能力。不要小看這一步,其實已經99%的人都在這一步停下來了。

收藏局假貨橫流致多人傾家蕩產,藏家該怎樣玩好收藏?

接下來你就要嘗試去偶爾買一些中高端的器物了。這些東西是你動心的,夠得上收藏級別的,而且價格也是超越你現有圈子的評價的。這個階段是真正進入藏家的階段了。藏家麼,就是要靠藏品說話的,拿不出像樣的藏品怎樣叫藏家呢。

這個時候你買的器物不要太糾結於價格,相反要對真假反覆論證,寧可錯過,也要有耐心把這一步走紮實。這個時候通過你以往的買賣經驗,就可以對這個古玩商有大致的判斷了。他是做老貨還是新貨還是做半新半老的。他的口碑人品如何。他的貨源資源如何。最後買好以後再論證一下,回頭再確認。這裡要花點時間去反覆一下。

收藏局假貨橫流致多人傾家蕩產,藏家該怎樣玩好收藏?

如果你能通過這一環節,接下來就是不斷升級你的藏品等級的過程。尋找下一個你認為的值得收藏的器物。這就進入一個良性循環的過程。這個時候你已經掌握了基本的方法,只要不斷修正,注意及時聽取意見即可。難度反而沒有那麼大了。

收藏局假貨橫流致多人傾家蕩產,藏家該怎樣玩好收藏?

其實說到底,鑑定一件古玩需要大量的知識和經驗作為支撐,正如俗話所說:“國有不如家有,家有不如娘有,娘有不如自有,自有不如懷揣”。在利慾薰心和滿是贗品的古玩市場上,練就過硬的收藏眼光,持之以恆的學習才是關鍵,藏品的真正價值應當兼具經濟價值和文化價值兩種,而持有藏品的人若不能真正擁有這兩種價值,都算不上一個真正的收藏家。一個健康有序能真正促進文化交流傳承的生態收藏環境更是需要每一位藏家將文化傳承作為己任,去共同維護促進收藏行業的繁榮發展。

▌投稿、建議、合作:[email protected]

收藏局假貨橫流致多人傾家蕩產,藏家該怎樣玩好收藏?

收藏局假貨橫流致多人傾家蕩產,藏家該怎樣玩好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