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四川電力吹響深貧地區電網建設“衝鋒號”

國網四川電力吹響深貧地區電網建設“衝鋒號”

國網四川電力吹響深貧地區電網建設“衝鋒號”

  四川新聞網成都3月13日訊(向莉莉 記者 戴璐嶺)3月10日,看著提灌站汩汩流水湧入自家洋芋地,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會東縣天坪村村民張興寶笑得合不攏嘴,受疫情影響不能外出復工的他,對新的一年依然底氣十足。

  為了讓更多人能像張興寶一樣,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正集中力量攻克“三區兩州”深度貧困地區電網建設最後的“硬骨頭”。日前,國網四川電力召開專項會議研究舉措確保今年6月30日前,四川“三區兩州”深貧地區電網建設項目全部竣工投運,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

國網四川電力吹響深貧地區電網建設“衝鋒號”

國網四川電力吹響深貧地區電網建設“衝鋒號”

  攻堅克難 打好電網建設“主戰役”

  近日,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剛下了一場小雪,春寒料峭。但在110千伏磨西輸變電工程的施工現場卻是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這是今年四川省“三區兩州”深貧地區電網建設項目之一,為了能趕在6月30日前完工,來自國網綿陽、廣安、成都等供電公司的電力工人正在緊張地開展主變基礎澆築工作。

  這是四川省“三區兩州”深貧地區電網建設復工現場的縮影。據瞭解,國網四川電力建設管理的“三區兩州”深貧地區35千伏及以上電網工程共計87項。截至目前,已竣工投產76項,剩餘分佈在甘孜、阿壩、涼山三地的11個工程正在全力攻堅,合計投資約8.16億元。

  正在施工的涼山州美姑河至拖覺110千伏第二回線路輸變電工程,建成後將加強美姑、昭覺、布拖3縣的電網結構。面對戰“疫”與戰“貧”的雙重戰場,業主項目部負責人李三寶深感責任重大,“現場作業人員超過100人,除了要嚴格執行現場作業安全規範,還要重點做好自我防護”。

  國網四川電力堅持“防疫復工一盤棋”的統籌策劃,保障工程建設物資供應,任務不變、進度不變、要求不變。目前,該工程建設已全面復工,復工人數達到558人。工程全部完工後,甘孜、阿壩、涼山三州供電可靠率和綜合電壓合格率將達到99.8%、97.9%,戶均配變容量基本達到2千伏安,實現由“用上電”向“用好電”轉變。屆時,體現用電質量的戶均配變容量、電壓合格率、供電可靠性這三大指標將全部達到國家標準,“電燈不亮”“機器不轉”等農村地區常見用電問題也將成為歷史。

  發揮優勢 找準精準幫扶“突破口”

  3月11日,涼山州喜德縣阿吼村,春回大地。已經數不清,這是國網四川電力派駐的第一書記王小兵從春節假期以來在阿吼村連續工作的第幾天了。從疫情開始到現在,他操心最多的就是村裡的防疫和春耕工作。農時不等人!在王小兵的帶領下,800多斤百合種已遍佈山坡,新翻的土地煥發著勃勃生機。

  開始進行春耕的不僅有阿吼村,還有國網四川電力定點幫扶的208個村。近年來,按照 “四步五路”扶貧思路,阿吼村探索出“334”精準幫扶模式,逐漸形成了以百合、川貝母為主要支撐產業的國家電網扶貧示範產業園,打造“麗火”品牌,有力的帶動村民致富增收。2017年,阿吼村實現了脫貧摘帽,貧困戶年人均純收入也由2015年的1500元增加到2019年的8979元。

  在涼山州,同樣忙碌的還有會東縣天坪村扶貧工作隊員王永剛。3月2日,他和天坪村6組的村民一起在烤煙煙苗培育大棚查看煙苗長勢。今年疫情防控工作開始以來,王永剛和天坪村駐村工作隊一起開展49千米長提灌站管道的疏通工作為春耕春灌做好準備。春種季節又有灌溉資源,村民在遵守“不扎堆、不走親串戶”防疫措施前提下忙碌起來了。

  在甘孜州雅江縣鄧科村,總戶數29戶中有17戶都是建檔貧困戶,貧困率高達58%。駐村幹部扎西曲迫自兩年前走馬上任後,通過積極爭取電網建設項目,因地制宜調整產業結構,多方籌措資金,在全村建設噴灌管道3.5千米,建起了黃精、白芨等藥材基地40畝。

  2月18日,四川省政府宣佈,包括雅江縣在內的阿壩州、甘孜州的16個藏族聚居區縣退出貧困縣序列,加上此前已退出貧困序列的16個藏區縣,四川藏區實現了全域脫貧摘帽。據統計,“十二五”以來,國網四川電力先後投入超過400億元,建成新甘石電力聯網工程、甘孜州“電力天路”工程、川藏電力聯網工程等,藏區供電水平跨越式發展。

  扶智扶志 激發穩定脫貧“新動能”

  “疫情防控還沒取得最後勝利,大家千萬不能鬆懈,千萬不要聚眾扎堆。”3月10日,涼山州鹽源縣塘泥灣村彝族女孩潘爾色莫在各個老鄉群中呼籲。

  “她是大學生,有學問,有見識,我們信她!”村民們說起潘爾色莫,就像是自家閨女般自豪。

  疫情暴發以來,潘爾色莫和村裡的幾名大學生志願者主動向國網四川電力派駐的“第一書記”張大海申請協助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當前正值春耕時節,他們來到田間地頭,協助扶貧工作隊指導村民種植花椒等經濟作物。

  張大海在說到村裡走出去的大學生們時讚不絕口,他暗自也對自己和扶貧工作隊這幾年在村裡開展的適齡學子入學情況摸排、心理疏導和教育指導等工作感到滿意。幫扶塘泥灣村4年來,先後有像潘爾色莫一樣的61名孩子走出大山,走進大學校園。僅在2019年高考中,塘泥灣村就有24名學生考上大學。

  有的人,走出了大山;有的人,又回來了。來自甘孜州的馬永祥,六年前揹著書包,從雅江縣出發,坐了一天的車,來到四川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國網四川技培中心)。現在,他已經是國網雅江縣供電分公司的一名電力工人,把學到的知識轉化成照亮藏區的光和熱。

  多年來,國網四川電力把“幫眼前”與“扶長遠”結合起來,實施“扶貧+扶智”造血式扶貧,激發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採取“定向招生、定向培養、定點安置”方式招收四川藏區、彝區貧困學生,全額承擔學費、生活費,經培養畢業後100%進入當地供電企業就業。

  4429萬元的培養經費已定向培養835人,畢業525人,受益學子覆蓋甘、阿、涼“三州”36縣,形成了“提升一個人,帶動一個家”的格局,也為提升四川藏區、彝區電網運維和優質服務水平精準輸送了人才。

  他們,將成為電網建設和供電服務的中堅力量。

  (圖片由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