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電商企業近300萬家 15%已“陣亡”公司裡創業型佔七成

2019年作為《電子商務法》實施首年,電商企業表現如何?3月12日,據天眼查發佈的《315電商大數據》顯示,截止目前全國企業名稱或經營範圍含“電子商務、互聯網銷售”的企業共有近300萬家,其中約87%的企業成立時間小於等於5年,超70%的企業註冊資本在200萬以下。然而,由於經營中的各種問題,到目前為止,全國共有43萬家電商企業顯示註銷或者吊銷,佔企業總數近15%。其中超七成為創業型企業。

數據顯示,從2013年起,我國電商企業呈現出迅猛發展的態勢,2016年來增速有所放緩,但依舊保持在40%左右,2017年增速達到高峰,為74.95%。

從地域分佈來看,電商企業較多集中在沿海地區,廣東省的電商企業最多,超過62萬家,佔總數的21.6%。其餘企業則分佈在上海、浙江、福建、山東、江蘇等。較為知名的城市包括浙江義烏,江蘇崑山,福建石獅等。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目前,電商企業融資事件累計超過9,900次,集中在天使輪和A輪,約佔融資總次數的63%。超3萬家企業的註冊資本超過1000萬,357家企業有公開融資事件。

另一組數據來自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2019年度中國電子商務投融資市場數據監測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電商市場融資總金額達1933.81億人民幣。其中,物流科技568.66億人民幣,佔比29.4%;生活服務電商622.67億人民幣,佔比32.2%;零售電商340億人民幣,佔比17.58%,跨境電商214.7億人民幣,佔比11%;產業電商187.7億人民幣,佔比9.7%。

然而,電商企業繁榮生長的同時,經營問題也層出不窮。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近5年內,電商企業累計產生超73萬次經營異常。在2019年達到20萬次,佔比近30%。行政處罰數量也從2015年起翻倍增長,直到2019年才有所回落。

從企業數量上來看,超過9.5萬家的電商企業產生過行政處罰,近7千家公司產生過3條及以上的行政處罰。其中,因涉“食品安全、產品質量、無證經營、虛假宣傳”而產生的處罰約有5700多條,佔比超過14%。

從司法風險來看,法律訴訟案件數量持續上漲,僅2019年就達14萬件。此外,電商企業近5年共產生8.6萬條被執行人信息和超3萬條失信信息。

3月11日,一份來自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2019年度中國電商消費主題調查報告》則披露了13個電商行業亂象,包括商品質量堪憂,發貨速度慢,退換貨遇難,維權未回應等。其中,部分潮流交易電商涉及鑑定造假、保證金被扣等問題。在一些二手電商平臺,則存在公然出售平臺禁售商品、違禁品等。對於跨境電商來說,商品丟失或久未通關,商品合箱被拒,餘額無法提現等問題也有所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